《大明王朝1566》裕王没有徐高张和李妃的辅佐他的结局将会如何?

即使没有李妃和清流的徐高张三位师傅,只要裕王没有在嘉靖前面去世,他都会继承皇位。但日子过得怎么样,就说不清楚了。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权谋棋局中,裕王朱载坖被塑造成,一个温和却缺乏魄力的储君形象。他虽占据“未来天子”的政治身份,但其每一步决策几乎都离不

《大明王朝1566》:嘉靖这句只有少数人才能听懂的话,你懂了吗?

距2007年《大明王朝1566》首播至今,已经过去18年了。虽然中间被停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依旧不影响其国产权谋剧天花板的级别的地位。该剧豆瓣评分高达9.8分,有23万多人参与了评分,其中五星与四星好评分别占比89.5%和9.1%,好评率超过98%,换算成人数的话,即有超22.5万人给

大明王朝:全剧最高段位的“思退”,吕芳只用一句话,就倒了严

靠着逢迎圣意,以及私底下各种帮嘉靖捞钱,严嵩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问鼎内阁首辅之位,而以严嵩为首的严党,也随之成为占据大明朝半壁江山的庞大利益集团。严家父子巅峰时期,曾公开放话“任他燎原火,自有东海水”,其嚣张程度可见一斑。只不过,荣极一时的严家终究没能逃

大明王朝:吕芳临走前,为啥把“免死金牌”给冯保?是嘉靖的暗棋

对于冯保这个干儿子,吕芳是用足了心思。当年,冯保擅自在大年三十打死了周云逸,随后又犯了越级报喜的大忌,本是死路一条的结局,幸得吕芳呵护,将其送到了裕王府,做了世子大伴,硬是为其觅得一条生路。好在冯保也算争气,悟得吕芳教他的“思危,思退,思变”心法,一心扑在

40集历史大剧来袭!胡歌、陈道明领衔,看了阵容我想说:这剧必爆

最近看到一个采访节目,很有感触。被采访的对象,是老戏骨王劲松。当被问起在《大明王朝1566》中饰演杨金水的感受时,王劲松说,刘和平老师(本剧编剧)的剧本,真的是一个字也动不了。他说的真诚,我也是打心底里相信。要论历史剧领域,国内含金量最高的编剧,当属刘和平老师

把《大明王朝》看完了

一、虽然618很忙,还是花一周把《大明王朝》的小说看完了。有几个感触。第一,比起电视剧,小说有更多细节。值得再看。电视剧其实已经拍很好了,但是对照原著小说看,电视剧寡淡许多。很多信息也被截断了。比如第一章,电视剧里严党和清流两派争个不休时,嘉庆起身去撒了泡尿

《大明王朝1566》背后:谁才是最伪善的角色?

《大明王朝1566》的群像谱中,赵贞吉的不粘锅属性早已被观众识破,成为伪君子的代表。而清流中还有隐藏的伪善之人,他是谁?被张居正称为国士的谭纶,他这个"清流砥柱"始终披着理想主义的光环。别人只看到他的光芒,而没有看清,这位国士的伪善,远比赵贞吉更具破坏性。他以海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唯一的朋友,剧中唯一保持初心的人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群像剧,剧中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赵贞吉、海瑞渐次出场。他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嘉靖对他们严防死守。因为嘉靖皇帝如同深宫中的困兽,被权力、猜忌与孤独层层包裹。这个将自己囚禁在精舍的皇帝,身边围绕着无数汲汲营营的权臣宦官,却唯有司礼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对现代职场用人的启发?

《大明王朝1566》,不仅是一部顶级权谋剧,更可以看作大明职场剧。嘉靖有着自己一套御人理论,控制着朝堂。大明正是嘉靖,培育对立集团,实现动态平衡的谋划,其实是为大明埋下了巨大祸根。几十年后,大明亡。嘉靖的御人之术,隐藏着很多危险因素,会给大局埋下雷。大明的结局

《大明王朝1566》人物比喻名梗大合集,看完保证你笑到捶地(三)

接上回镇山的虎,嘉靖道长是全剧中智慧最高的,因为他掌握最多信息,又善于搞权谋。嘉靖的理念,大臣们斗则忠,和则奸,所以嘉靖朝大臣总是斗个不停,皇帝的位置自然就稳定了。如同海瑞这样的大臣,一开始都觉得是严嵩坏了朝政,可越来越深入了解,才知道背后的一切都是嘉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