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能扛事的人,他们都懂先保身,再谋事

一位做企业的朋友最近跟我感慨:"以前总觉得有理走遍天下,什么事都要争个对错。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才明白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是靠硬刚成功的。"这样的觉悟,你是不是也有过?那些在职场、商场、官场能够扛事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温和谦让,但他们才是最后的赢家。这个深刻的智慧,

‍《大明王朝1566》5句台词:说透人情世故,无论何时听都受益匪浅!

《大明王朝1566》里的台词特实在,没那么多弯弯绕,却把当官的门道、做人的道理都说透了,放到现在听也特别有共鸣。1.严嵩说“造反的都是种地的”“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没听说商人能闹翻天。”这话戳中了当时的实情:种地的人靠天吃饭,一旦没了活路,只能拼了;可商人要

《大明王朝1566》何以在10年后荣登电视剧的“天花板”?

《大明王朝1566》何以在10年后荣登电视剧的“天花板”?《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首播于2007年的历史正剧,在经历初期的市场冷遇后,于十年后逆袭成为现象级作品,并最终被公认为国产剧的“天花板”。编剧刘和平以明朝嘉靖年间的“改稻为桑”政策为切入点,虚构事件却真实还原

《大明王朝1566》裕王没有徐高张和李妃的辅佐他的结局将会如何?

即使没有李妃和清流的徐高张三位师傅,只要裕王没有在嘉靖前面去世,他都会继承皇位。但日子过得怎么样,就说不清楚了。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权谋棋局中,裕王朱载坖被塑造成,一个温和却缺乏魄力的储君形象。他虽占据“未来天子”的政治身份,但其每一步决策几乎都离不

《大明王朝1566》:嘉靖这句只有少数人才能听懂的话,你懂了吗?

距2007年《大明王朝1566》首播至今,已经过去18年了。虽然中间被停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依旧不影响其国产权谋剧天花板的级别的地位。该剧豆瓣评分高达9.8分,有23万多人参与了评分,其中五星与四星好评分别占比89.5%和9.1%,好评率超过98%,换算成人数的话,即有超22.5万人给

大明王朝:全剧最精彩的“一场戏”——嘉靖执导,裕王妃友情出演

天若不生严世蕃,严嵩能多屹立好几年!得益于严世蕃一次“没脑子”的助攻,竟凑巧地把严嵩搭在弓上“蓄势待发”的箭,射了出去,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嘉靖原本严嵩奏请嘉靖严查齐大柱通倭,并不想要谁的命,只是想以此警告清流“别太放肆”,同时,也提醒嘉靖他“廉颇未老”。却不

大明王朝:全剧最高段位的“思退”,吕芳只用一句话,就倒了严

靠着逢迎圣意,以及私底下各种帮嘉靖捞钱,严嵩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问鼎内阁首辅之位,而以严嵩为首的严党,也随之成为占据大明朝半壁江山的庞大利益集团。严家父子巅峰时期,曾公开放话“任他燎原火,自有东海水”,其嚣张程度可见一斑。只不过,荣极一时的严家终究没能逃

《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被冷落了这么多年

《大明王朝1566》从2007年首播时的收视惨淡,到十余年后被奉为“国产历史剧巅峰”,其命运堪称中国电视剧史上最戏剧性的“翻红”案例。它的长期被冷落并非偶然,而是多重时代因素与作品特质激烈碰撞的结果:一、首播“生不逢时”:与时代的错位播出平台的致命错配该剧由湖南卫

把《大明王朝》看完了

一、虽然618很忙,还是花一周把《大明王朝》的小说看完了。有几个感触。第一,比起电视剧,小说有更多细节。值得再看。电视剧其实已经拍很好了,但是对照原著小说看,电视剧寡淡许多。很多信息也被截断了。比如第一章,电视剧里严党和清流两派争个不休时,嘉庆起身去撒了泡尿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是如何用两首诗,和海瑞达成了精神共振?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严党重要人物;海瑞,清流一个不入流的小知县。之前两人从未谋面,胡宗宪却花费很多时间,找出两首唐诗,一下子拉近了彼此心灵的距离。赵贞吉与海瑞因为浙江大案互怼,赵大人被海瑞诛心,于是派海瑞去军营给胡宗宪送军需。海瑞和胡宗宪从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