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生产好剧不靠“运气”

作者/乔苗儿“好作品的来源,就是创作者毫无退路,必须压上身家性命去完成创作。”2月20日上午,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主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发表的主题演讲,既道出行业创造好内容的集体向心力,也将市场需求的参照系从“内容为王”升

南京“竖店”在这里

横店影视城是全球最大的影视基地,因拍摄大量手机竖屏观看的视频短剧,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竖店”。短剧风口之下,作为具有“双区叠加”独特优势的江北新区,自带创新和开放基因,第一时间便紧紧抓住风口、乘势入局。以去年9月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开园为起点,经过多方联动

从“爽感”到“质感”“微短剧+”展现赋能潜力

杨慧近年来,微短剧这一新兴网络视听形态在我国迅速崛起,虽逐步成为网络视频平台力推的文艺类别,但小制作、“情绪化”是多数作品常见的标签。然而,这一常态正悄然发生转变:近期受到关注的《》《延乔兄弟》等作品,与以往微短剧留给人们的节奏快、情绪激烈、剧情反转频繁的

杨慧:从“爽感”到“质感”,“微短剧+”展现赋能潜力

来源:环球时报近年来,微短剧这一新兴网络视听形态在我国迅速崛起,虽逐步成为网络视频平台力推的文艺类别,但小制作、“情绪化”是多数作品常见的标签。然而,这一常态正悄然发生转变:近期受到关注的《》《延乔兄弟》等作品,与以往微短剧留给人们的节奏快、情绪激烈、剧情

文化新观察|突破“爽感至上”,微短剧如何探索精品化之路?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题:突破“爽感至上”,微短剧如何探索精品化之路?  白瀛、尹思筠、袁秋岳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半年增长率高达14.8%;仅半年时间,微短剧独

陆先高 创新·跨界·共生:“微短剧+”激活媒体深度融合新势能

作者:陆先高来源:《全媒体探索》2025年3月号导读2025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启动“微短剧+”行动计划,旨在激发创作活力、拓展应用场景、培育新型商业模式,赋能千行百业。在政策红利与技术赋能的双轮驱动下,主流媒体纷纷进军微短剧市场。在这一新赛道中,主流媒体如何既打造

【大会专稿】优酷——为好内容全力以赴

2024年以来,在竞争激烈的大剧热衷赛道里,优酷剧集《墨雨云间》《边水往事》《新声》《难哄》《盒子里的猫》等作品边破边立,推陈出新。白夜剧场《少年幻单元》,为先锋剧集开辟了试验场;《闪耀吧大运河》《清明上河图密码》用虚拍技术和创新世界观拓宽了内容表达的新世界。

微短剧求快求刺激并非其“原罪”,而是体现出精准直击情绪“痛点”的能力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千行百业入剧来:微短剧产业生态与艺术创新论坛”举办,论坛聚焦微短剧的产业升级、跨界融合与生态共建等主题展开了讨论。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形式,微短剧以其“短平快、轻量化、强互动”的特点迅速崛起。其充分利用了短视频平台的传

【文汇艺评】微短剧的精品化在于指人心近人情

一年一度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近日在蓉城迎来第12届的盛事,与过往几年一样,微短剧仍是大会的热点、焦点。今年一月发布的《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是在继“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探索颇具效应的局面下,再次深化了这一新大众文艺门类与人民生活生产

流量退潮内容上岸,微短剧的“升维”之战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办。国内外多家网络视听头部平台代表围绕AI、微短剧、短视频等话题,共同探讨行业新趋势。当下,微短剧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赛道正在崛起。从“流量狂欢”到“内容为王”,这场大会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微短剧正从野蛮生长迈向精品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