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沮丧承认现实,中国无法从内部“攻破”。美国最擅长的手段,在中国这里根本行不通。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近日现身了美国众议院的一场听证会,期间,鲁比奥在一个敏感话题上聊到了中国。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他表示,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影响力很小,因为华盛顿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政府”。另外,鲁比奥还对此表达了所谓的“遗憾”。
美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这也是美国最擅长的手段之一,特朗普政府同样不例外。
特朗普对欧洲极右翼的支持、派人前往格陵兰岛鼓动当地民众独立、逼迫伊朗放弃自己的核计划都是鲜明的例子。
具体到手段上,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软”的和“硬”的。
“软”的就是通过资金的支持、各领域的渗透,潜移默化地改变对象国家。美国国际开发署,就是美国长期以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白手套”。
【鲁比奥表示,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影响很小】
虽然该机构目前已经被特朗普搞得接近停摆,但这并不等于特朗普放弃了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做法。他的想法其实是,美国国际开发署实在是太“浪费钱”了,他完全可以用其他手段来达成目的。
比如特朗普此前就委托马斯克去接触欧洲极右翼、进而尝试影响欧洲国家选举。
而顾名思义,“硬”的就是用强力手段,迫使其他国家采取美国希望看到的行动。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对伊朗的极限施压都在这一范畴中。
不难发现,虽然特朗普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只关心美国事务”的人,但他的“美国优先”并不是美国要关上国门、过好自己的生活。
恰恰相反,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是建立在为了美国的利益,不惜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基础上。
【特朗普为了他的“美国优先”,势必要干涉更多国家内政】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肯定会主动去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他在这方面的行动,会比一些传统美国政客更加积极、大胆、甚至是猖獗。
而对于中国,特朗普政府同样有这一想法。
这点从鲁比奥开头的话,尤其是所谓的“遗憾”就能看出来。毫无疑问,美国不是不想干涉中国的内政,而是做不到。至于原因,鲁比奥确实说出了关键。
评价一个国家的维度有很多,包括经济发展状况、军事力量的强弱等。其中,内部稳定性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鲁比奥口中“强大的中国政府”,恰恰确保了这一点。
这使得中国能在面对各种风浪和挑战时保持坚定、拒绝外部势力的干涉和影响,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中美近期进行了接触】
做一个对比。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有一些国家的高层内部,在最近已经心生动摇,就比如伊朗。德黑兰有人甚至都说出了永远不发展核武器、同意国外派人检查这样的话,希望通过大幅度让步的方式换取美国解除制裁。
然而,伊朗高层的服软信号,却让特朗普得寸进尺。他迅速提高了价码,要求伊朗连民用核能都不能发展。他的逻辑是,伊朗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他想不出发展核能的理由。
毫无疑问,特朗普这就是强盗逻辑。伊朗有什么资源,与是否发展民用核能,完全是两码事,要做决定也是由伊朗自己做出,而不是由特朗普一个外人下定论。
很显然,伊朗当局的动摇,已经让他们乃至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更加不利的境地。
相反,在面对特朗普的威胁时,中国坚定的强硬态度,却为自己争取到了相应的利益。特朗普“虎头蛇尾”的对华关税战正是如此。
【特朗普并没有在与中方的交锋中占到便宜】
也正是因为经过了正面交锋,鲁比奥才承认,美国这套“屡试不爽”的打法,在中国这里根本行不通。
事实上,拜登政府也有过类似的感叹。他们曾表示,美国几十年来尝试对中国的“改造”都失败了,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国,并将在未来持续存在下去。
因此,基于中国已经成了气候这个前提,拜登政府才会定下“管控分歧、长期竞争”这个对华政策。当然,他们口中的“管控”以及“竞争”,未必是我们理解的意思。
不过,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他们的这些话也都暗含了一个危险的信号,那就是从深层次讲,美国还是在幻想能改变中国、干涉中国内政。
毕竟“失败”的前提是“尝试过”。如果美国认为时机已到,他们在尝试干涉中国内政一事上,不会有丝毫犹豫。为此,中国这边也要保持充分的警惕。
不过,考虑到中美已经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关于美方的行事风格和可能采取的行动,中方必然也是一清二楚。中国以前不会给机会,现在和未来也不会。鲁比奥这样的美国政客,也只能一直“遗憾”下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