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20日,美军一架战略侦察机,逼近我国广东汕头外海约200公里处。

美国真是“放肆”,表面上与中国谈判,却又派遣侦察机向我们挑衅,一点都不怕我们的歼-10C击落“阵风”!

美国为什么频频派战机扰乱南海,笃定中方不敢动手吗?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美军“不速之客”

美军的RC-135U电子侦察机,可是情报搜集的“王牌”,甚至被誉为“空中顺风耳”,它的侦查非常强大,就算是在万米高空,也能对目标、导弹进行精准分析。

它主要是用来收集电磁信号,还可以截获雷达、通信等关键的电子情报,在机头的两侧,装了特殊的俯视雷达,还配备有超宽频电子截取设备,精准捕捉电子信号。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RC-135U电子侦察机

美军依靠它,可以获得关键的情报,从冷战时期,RC-135U就是美军手中的一把利刃,而支撑这把利刃的,就是KC-135R空中加油机。

它可是空战中的“老将”,服役于1957年的,由C-135运输机改进而来,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它却被多次升级改造,放到今天,也是美军空中加油的“中流砥柱”。

KC-135R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46吨,堪称“空中巨无霸”,它可以携带92吨燃油,每分钟可以输送975—1690升油,让侦察机可以“不间断”侦察。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5月20日,RC-135U电子侦察机和是KC-135R加油机“携手”到达南海,快要逼近我国的汕头外海,大约只有200公里,听着有点远,但飞机一会就能飞到。

两架飞机同时来南海,说明美军不只是为了来“看一眼”,而是想进行一场“持久战”,尽可能多地搜集我国的情报,万一中、美爆发了冲突,这将是重要的情报。

汕头所处的海域非常关键,靠近我国东部战区、南部战区,是重要的战略要地,美国这时候派它们来南海,显然是蓄意为之,绝不是所谓的“自由航行”。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而且,这也不是它第一次来我国周边,它曾跟随美航母,多次来我国海域“探查”,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在试探我国的底线,威胁我国的主权安全。

歼-16出击:中方的强硬回击

美军明目张胆,中方自然不能放过它,雷达发现它的侦察机后,解放军赶紧行动,一架歼-16战机蓄势待发,听到命令后火速升空,向美侦察机冲去。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说起歼-16战机,称得上是我国战机的“明星”,不仅装备了先进的源相控阵雷达,还有出色的“挂载”能力,可以携带多种导弹,堪称是“空中多面手”。

飞行员驾驶着歼-16直奔目标,很快就锁定了那架美军侦察机,美军也很嚣张,不为所动,为了向美军传达警告信号,飞行员直接从RC-135侦察机前方横穿了过去。

这把美侦察机吓得不轻,要知道,歼-16是重型战机,产生的尾流冲击到了RC-135侦察机,导致它机身缠斗,差点失去控制,美战机惊慌失措,迅速调整。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这也不能怪咱们,谁让它跑到我们“家门口”挑事!

中方的行动向美方传递出的信号很简单:美方已经踩线,必须立即离开,然而,美方印太司令部却罔顾事实,开启“受害者模式”,颠倒黑白地指责中国飞行员的操作“不专业”、“危险”。

美国这套把戏见得多了,它的侦察机跑到我国挑衅,遭到合理拦截之后,却想倒打一耙、“碰瓷”,歪曲事实,博取同情,把我们塑造成“挑事的一方”,实在可笑。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除了这次挑衅,在5月初,央视《朝闻天下》曝光,一架疑似美军F-35战机,悄然逼近南海的西沙永兴岛空域,解放军还是派出了歼-16对付他。

双方缠斗了50分钟,但美战机只能“被动招架”,被追着打,美军战机撑不住之后,只能被迫调头撤离,歼-16把它“护送”到外围的空域,它才彻底消失。

美方的“双重人格”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美国的行为让人愤怒,美国一边挑衅我们,另一边却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和中国进行关税谈判、进行贸易往来。

甚至有消息称,美防长一直希望与中防长通电话,表面上是想强调“怕误判、要对话”,加强联系,但从美军的行为看,他们完全没有向谈判、沟通的诚意。

美方这种“嘴上喊和气,行动全反着来”的做法,本质上是为了试探中方的底线,他就是想故意制造“挑衅”事件,激怒我们,看看我们如何应对,以达到“诈唬”和“摸底”的目的。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他们就像赌徒,一边在牌桌上虚张声势,一边窥探对手的底牌,他们所谓的谈判,不过是在把“刀子”架在中方脖子上的同时,虚情假意地询问“你还好吗”,他并非真心实意地想要解决问题。

美国的“表里不一”跟特朗普的“翻脸”一模一样,不仅导致中、美关系的紧张,也让各国对美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除了在军事上,美国在经济、科技上同样如此,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2022年拜登发布《芯片禁令》,美国对中国,始终在“合作”与“对抗”间摇摆。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美国对中国的“产能过剩论”一直不遗余力地炒作,美财政副部长尚博指责中国的产业补贴“约为GDP的5%”,是美国的10倍,但调查之后才发现,美国的美国的“产业补贴”远超中国。

在疫情期间,美国媒体一边无端指责中国“封城”侵犯人权,一边却把西方国家的防疫吹捧为“牺牲经济以保生命”,这种行为,彻底暴露了美国价值观的虚伪性。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约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当成了制裁他国的“武器”,这与美国宣扬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背道而驰。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结语

中方曾多次表示:中国不惹事,但绝不怕事,中方虽然承诺“不开第一枪”,但对于美方的挑衅,我们该怼就怼、该拦就拦、该亮剑就亮剑,绝不退缩。

如果美国能正视现实,摒弃霸权主义思维,尊重我国的主权和利益,中、美还有调解的可能,但美方若执迷不悟,那么,玩火者必自焚,它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信息源:FLIGHTRADAR24航班系统图

信息源:耿爽:美国频繁派遣军用舰机耀武扬威 是南海安全稳定的最大威胁 新京报 2025-05-21

美军一侦察机逼近汕头,不惧歼10C击落阵风,笃定中方不敢动手?

信息源:耿爽:美国频繁派遣军用舰机耀武扬威 是南海安全稳定的最大威胁 新京报 2025-05-21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