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土耳其第17届国际防务工业展于7月24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现场展台。
近来,土耳其国防工业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一阵波澜。今年7月底,第17届国际防务工业展(IDEF)在伊斯坦布尔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这场由土耳其武装部队主办的展会,本质上是为土耳其本土国防承包商提供一个展示其产品的平台。
展会上公布的一系列成果令人瞩目:多家土耳其企业展示了新型巡航导弹、快速攻击艇及一系列无人系统等在研原型机。更引人关注的是,印度尼西亚代表宣布计划采购48架土耳其即将推出的第五代战斗机“卡安”(Kaan),以及两艘自主研制的“伊斯蒂夫”级护卫舰。
这些消息为本就热切的评论界提供了新的论据,他们早已准备好庆祝土耳其在科技领域的崛起。在土耳其本土英语媒体的推动下,多家国际媒体对土耳其及其蓬勃发展的国防工业进行了正面报道。这些报道进一步强化了多年来形成的叙事框架,即土耳其正迅速崛起为新兴军事强国。
乍看之下,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土耳其无人机制造商目前占据全球市场65%的销售份额,该国国防工业整体出口额位居全球第11位。越来越多的国家购买了土耳其设计的舰船、轻型武器和无人系统。一些土耳其以外的专家评论称,欧洲国家在努力加强和现代化集体防御时,必须寻求与土耳其企业的合作。
宣传攻势下的“纸面实力”
然而,对土耳其安全部门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土耳其国防能力的前沿领域大多仍处于研发阶段,因此目前尚难以判断其日益扩大的军火库将达到何种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关于新型舰船、飞机及其他武器系统在实际应用或集成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操作挑战,国内外的讨论相对较少。
尽管土耳其作为武器制造商的进步速度和力度值得称赞,但过高的期望可能与现实发生冲突。
如果你观看土耳其电视或关注相关社交媒体账号,你会看到关于该国国防工业的积极新闻层出不穷。土耳其陆军长期以来一直期待国产主战坦克“阿尔泰”的列装。据一份评估报告,海军舰队预计将迎来约24艘各类新型舰艇。最受期待的是被称为“第五代”战斗机的“卡安”,以及一款名为“红苹果”(Kizilelma)的无人固定翼战斗机。
然而,这些平台的测试,更不用说实际整合,远比报道所暗示的要艰难得多。关于“国产坦克”的计划自2007年起就开始酝酿。然而,直到今年,“阿尔泰”坦克才预计开始批量生产。据媒体报道,到2026年底,仅有14辆将交付给军队。
在海上领域,进展更为显著。自2011年以来,土耳其干船坞已交付多艘水面舰艇,其中包括一艘轻型航母和多用途护卫舰。但这些舰艇尚未投入大规模作战,土耳其海军仍缺乏能够在远离港口区域护航新航母的舰艇。
与此同时,“红苹果”和“卡安”仅在过去一年才完成首次成功试飞。土耳其的无人战斗机“红苹果”计划于2026年服役;目前仅有一架建成,当前计划仅要求明年生产“超过10架”。据一些报道,“卡安”可能仍需五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投入实战。
在缺乏广泛的测试和使用的情况下,只能推测这些平台的实际性能或有效性。与此同时,海军最新舰艇大量配备了国产弹药、传感器和软件。尽管行业报道常将这些系统的发展描绘为“完全成功”,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舰队新兴技术能力与外国同类装备的对比情况。
“自力更生”的迷思与前车之鉴
事实上,尽管土耳其成熟的国防工业自豪地宣扬其“自力更生”,但这一说法也常被夸大。一再有行业人士和民选官员,包括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誓言该国军队完全依赖“国家及本地”零部件和工程技术。但截至目前,尚无具体计划说明土耳其何时或如何能够生产“阿尔泰”坦克、“卡安”或“红苹果”的发动机。
其他国家的例子也为质疑土耳其政府的乐观情绪提供了依据。例如,韩国在自主研发武器方面比土耳其拥有更长的历史。在出口韩国制造的系统方面,韩国也拥有广泛的经验;韩国的目标是到2027年成为第四大武器出口国。
简要回顾韩国的历史表明,在建设本土国防工业时,耐心和谦逊是必不可少的品质。一个特别能反映高端武器系统生产过程中所面临挑战的例子是韩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KF-21“猎鹰”(Boramae)。作为美国F-35战斗机的廉价版本,KF-21自2000年代初就开始研发。与“卡安”类似,印度尼西亚对该项目表现出早期兴趣,并投入大量资金,希望能够共同生产该型飞机。然而,工程设计挑战以及付款纠纷已导致其生产计划被推迟。与“卡安”不同的是,KF-21已完成多次飞行测试,包括一次成功的空中加油试验。尽管计划于2026年服役,但该机型尚未进行必要的武器测试和其他作战评估。
更接近本地的其他案例也提供了更多怀疑的理由。不久前,土耳其最著名的多用途无人机“旗手”(Bayraktar TB2)曾是国际媒体的宠儿。作为一款兼具侦察和打击任务的无人机,TB2因在2022年春季帮助抵御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最初进攻而备受赞誉。
然而到了夏季,俄罗斯大规模部署电子战设备和防空导弹系统,暴露了TB2的局限性。尽管有少数几起广为人知的成功案例,但“旗手”已不再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主要武器。此外,战场上的最新发展,如使用线控无人机和其他创新技术,表明无人系统可能正在迅速摆脱“旗手”所提供的打击能力。
一场豪赌与严酷的现实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土耳其制造的飞机、舰船或武器系统是劣质或不值得称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系统可能证明其价值。
但外国政府不应被这种兴奋冲昏头脑,以至于忘记部署新武器和平台时不可避免的困难。土耳其希望生产的许多东西仍处于假设阶段。即使经过广泛测试,像“卡安”这样的飞机或像“阿尔泰”这样的坦克在战场上能否独当一面仍不明确。土耳其的原型机必须与经过验证、拥有成熟血统的系统竞争。它们还可能面临由在成熟平台上接受过更长时间、更全面训练的操作人员。在此背景下,土耳其及其军事装备的购买国可能面临短期至中期的严峻挑战。
例如,印度尼西亚正将赌注押在“卡安”和“伊斯蒂夫”上,希望它们能为其老旧或过时的空军和海军舰队提供急需的提升。雅加达在未明确确认联合生产或交付细节的情况下采取了这一步骤。
土耳其面临的风险同样重大。与以色列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加剧,引发了关于直接军事对抗风险的广泛讨论。土耳其的担忧在以色列战机袭击疑似未来土耳其军事设施的多个叙利亚基地后达到新高度。
尽管存在这些令人不安的迹象,土耳其评论员仍保持乐观,因为他们对土耳其国内国防工业充满信心。他们认为,以色列过于风险厌恶,不会冒险与土耳其开战。如果真的开战,土耳其武装力量击败以色列的几率远高于伊朗。无论以色列对土耳其发动何种攻击,土耳其制造的飞机、导弹和坦克都将予以更猛烈的反击。
如果这些观点确实反映了埃尔多安及其顾问的思维,那么土耳其舆论界可能会面临严酷的现实。
作者:瑞安·金杰拉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