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鸭绿江畔,在宽甸河口,一座被炸断的石桥横卧在江面上。走上断桥,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连长钟和飞边走边向官兵们介绍:“当年先辈们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为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该旅组织9名优秀官兵代表,先后来到辽宁省丹东市、沈阳市,寻找刻在这支英雄部队血脉里的精神信仰。

某旅官兵寻根溯源传承英雄部队血脉

↑钟和飞在宽甸河口断桥为官兵讲述战斗故事。韩喜东 摄

时光回溯到75年前——1950年10月25日,该旅前身部队在“温井之战”中大获全胜,打赢了抗美援朝第一仗,挫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嚣张气焰。

该旅始终注重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优良作风,不断追寻“抗美援朝第一仗”背后的制胜密码。他们坚持开展“忆战斗历程、讲战斗故事、话战斗英雄”活动,把光荣战史编成故事讲、排成节目演、画成漫画学;每逢新兵下连、新排长报到,都会先去参观旅史馆;还经常利用训练间隙、党团活动等时机,让老兵上台讲战斗故事,让新兵上台谈传承感悟,在点滴熏陶中感悟“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光荣传统。

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支部队的一名老排长曾南生长眠在这里。当年,曾南生随部队首批入朝,一次战斗中,他和全班战士连续抢占3个山头,击退两个排美军7次攻击。战至最后,阵地上仅剩他和另外一位战友。战后,他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获朝鲜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曾南生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后,他生前所在排被命名为“曾南生排”。

某旅官兵寻根溯源传承英雄部队血脉

↑官兵们向曾南生烈士献花。韩喜东 摄

入伍后,在老排长“不畏艰难险阻、誓死完成任务”的精神感召下,现任“曾南生排”六班班长曲毅敢于吃苦,勇于争先,时时处处做表率,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

某旅官兵寻根溯源传承英雄部队血脉

↑官兵们学习“曾南生排”战斗故事。韩喜东 摄

在该旅官兵眼中,考场就是战场,比武就是打仗。中士张国杰参加国际军事比赛期间,在环境恶劣的陌生地域,他以191环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夺得步枪射击课目第一名,被陆军表彰为“强军精武标兵”;二级军士长闫建勋参加全军某次集训时,在高手云集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取得总评全军第二、陆军第一的优异成绩……

从传统步兵到机械化步兵,再到新型装甲步兵,75年来,这个旅历经多次编制体制调整,但“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光荣传统从未褪色。近年来,他们在全军率先完成整体改制换装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建设,出色完成上级赋予的跨区演习、中外联演等十余项重大军事任务,有20余名官兵在上级比武中摘金夺银,多次被上级评为“备战打仗先进单位”。(张振、仲崇岭、张明哲)

编辑:张骄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