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火爆了,火爆得不要不要的,人间烟火,活色生香,热辣滚烫!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14/913bc010j00srnjnd0038d000u001hcg.jpg)
中国人的食物,是中国人生活智慧与生存策略的最生动体现。从古到今,我们的餐桌记录下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清晰印迹。时序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当我们再次凝视自悠远传统中不断更新的食物生产实践,藉由舌尖上的百姓智慧、中国方法,见证面向世界的中国式发展路径中一个深具说服力的现实侧面。
本季《舌尖上的中国》,将视线聚焦在与当下中国人食物关联最为密切的七个时空场景,分别是:传承手艺“绝活”之美的操作空间——双手;汇聚八方食材,点亮人间“烟火”的交易空间——菜场;蕴藏储存智慧,“焕发”创新生机的变化空间——方寸;孕育“天作”食材的生存空间——田园;负载中国地道“风物”与食俗的乡土空间——县城;由传统厨艺迭代出的别有“洞天”的生活空间——厨房;体现“和羹”之美,带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走出国门,让“华流”涌动在大洋彼岸的文化空间——中餐厅。
从充满人情味、生活态的小切口深入主题,以小见大、以点及面,构建中国人饮与食的集体文化记忆;探寻世代中国人以食物为媒,生生不息,与自然永续互动、天人合一的处世哲学和生存智慧;展现当下中国人对食物的新认知、新观念、新审美——根植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永续发展,彰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视野。
《舌尖4》都说了些啥?
如果朋友没时间坐下来细细看七集连续播出的节目,那么,我“蒸馏”一下,让您一两分钟就看到全貌和亮点。
第一集《绝活》
无论何时,亲手制作都是中国人最高的餐桌礼遇。厨艺绝活之美就在于人们舞动十指、驾驭工具、同自然对话、与食物共情。
宁波的滩涂上,老人用传统的荡钩神技与红钳蟹博弈。钦州的海边,妇女们争分夺秒,在海蜇自溶之前将其迅速分拆。在泰州,师徒俩以身入炉,烤出传承三百余年的大炉烧饼。在台南,渔夫不厌其烦拔除鱼刺,就为了全鱼整吃的执念。一把菜刀,在淮扬菜师傅手中,让各种食材化整为零,千变万化;一团猛火,在盐帮菜厨师手中,让食物弹指间由生变熟,恰到好处。只因老菜谱中的一句话,有人用尽生平所学,将一条鱼做出七十多个版本,寻找那个仅存于想象中的味道。
各路高手展示绝活,各显神通。千万次重复造就了一双巧手,正应了那句老话:无他,唯手熟尔。只要对生活保有一腔热忱,食神无处不在,绝活遍地开花。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14/20c5e01cj00srnjnd001vd000u000gwg.jpg)
第二集《烟火》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本集节目将通过八个极具特色的菜市场,展现中国人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
大凉山中,一列绿皮慢火车穿山越岭,将好食材带到城市的餐桌。这列慢火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移动的菜市场。车上买卖交易,各取所需,这也是“市”的源起。
菜市场为我们的日常餐桌谱写了四季之歌。
从浙江宁波到黑龙江北安,各地百姓根据时令,上演一幕幕热火朝天的“抢货大战”。在云南昆明,当地百姓在几百种野生食用菌里自由挑选,沉浸式享受美味险中求的乐趣。
菜市场里不仅仅有四季食材,也有人间烟火。
在广东汕头,商户们用精湛的处理技艺和周到的服务,为百姓餐桌锦上添花。在江西泰和,菜场里的早酒店生意红火。厨娘的烹饪高招、“闺蜜团”的默契配合,让菜场充满人情温暖。
菜市场的变化,是一方城市发展的缩影。随着旅游城市的热度飙升,厦门和澳门的菜场存续更新,记录着一个个时代的故事。
人生酸甜苦辣咸,菜场最抚凡人心。菜市场,是认识一个地方最快速、有效的方式。这个人气与烟火气并重的空间,构建出了一个饱含中国式温情的市井江湖,折射了时代发展中百姓菜篮子的升级之路。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14/01cf0d84j00srnjnd002ed000u000gwg.jpg)
第三集《焕发》
本集内容将深度聚焦中国人在“贮藏食物”方面的精妙探索。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巧妙运用时间与温度,与微生物和谐共存;沿袭世代积累的经验,让食物焕发新生。这不仅是中国人独特生存智慧的体现,更是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技艺。
在遥远的西北牧区,哈萨克族牧民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里,利用烟熏智慧贮藏食物;而在长江流域的湖南,烟熏技艺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食俗特色。即便是在饮食风格迥异的四川与香港,干制品同样深受喜爱,成为两地共同的味蕾追求。
我们的先辈在味觉探索的道路上,更是驾驭了微生物这一神奇力量。粗壮脉纹孢菌、根霉菌、醋酸菌、米曲霉菌等菌种,被运用得炉火纯青。湘北小山村的红霉菌豆腐渣,在粗壮脉纹孢菌的作用下,拥有了午餐肉般的口感;而在黄土高原,当地人巧妙利用柿子自身产生的醋酸菌,酿造出纯天然的柿子醋,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江南水乡传承千年的黄酒技艺,同样离不开根霉菌与米曲霉菌的精心辅佐。
这些微观世界中的美食秘诀,在偶得的灵感中悄然萌芽,在经年累月的尝试与实践中逐渐生根、开花,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14/aab58a9fj00srnjnd001qd000u000gwg.jpg)
第四集《天作》
在中国,许许多多的美食奇迹,往往出现在大自然造就的狭促贫瘠之地。深山峻岭、碱地荒滩、幽谷密林……中国人用智慧、坚韧和乐观,将与大自然的一次次狭路相逢化解为天作之合,创建出一处处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从古至今,无数奇绝的物产与美食、多样的劳作与生活方式,都在其中孕育、延续和发展。
如何超越重重局限,营造绿色田园?与众不同的出产,独一无二的食风,如何点亮中国人的食物版图,给生存带来无限空间?
本集《天作》,选取中国多样地理环境中最具典型特征的“夹缝”之地,以高山、碱滩、海洋、林地、平川中潜藏的特殊局限为视点,记录和呈现中国人运用卓绝智慧、坚韧毅力,顺应自然天时,在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中,辛勤劳作,获取食物,创建美好生活。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14/cdd4783dj00srnjnd002md000u000gwg.jpg)
第五集《风物》
每一座县城,都蕴含着一方的风物。本地最新鲜独特的食材,最富地域特色的烹饪方式,造就了最地道的中国味道,交织成乡土版的“美食中国”。
与繁华都市不同,也与田园乡村有别,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之间,被忽视的宝藏地带。县,也是我国历史上最稳定的行政区划单元,其建制历史渊源深厚。作为与食材原产地无限接近的县城,既一手可触最为地道的物产——在地性与多样性无可挑剔;另一手也掌握着最独特的本地化烹饪技艺。得益于对食材第一手的理解,和本地饮食风俗的养成,风物应运而生。
本集节目去往广东、云南、湖北、吉林、福建、浙江等省份,走进几个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国小城。既探访了狮头鹅、咖啡等特有的地方风物;又挖掘了粉蒸、炙烤、包裹等独到烹饪技法的历史成因;还有蓬勃发展中涌入小城的异域佳肴……
执着、聪慧、传承、包容、温暖,县城的特质造就了一方风物,也成为了平凡食物的不凡出处。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14/34d3e72aj00srnjnd000sd000u000gwg.jpg)
第六集《洞天》
厨房,容纳万千滋味,掩映万家灯火,既烹煮一日三餐,也记录岁时更迭。
中国人的厨房,往往“别有洞天”:漂泊于茫茫沧海之上、穿梭于广厦森林之间;有以天地为炉的古老火塘,也有钢铁齿轮的超级工厂。
无论厨房大小,总有儿时记忆沸腾;不管厨房新旧,终归是一方风土民情。
本集探寻山川湖海、草原水乡,足迹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延续一个月跟拍龙船饭盛景,历时2周追随延绳钓渔人大海追鱼,从严寒到酷暑,从微观到宏观,以不同风格面貌的“厨房”为切入口,拍摄了拉祜鸡、鱼圆汤、红烧海鳗、慈姑烧肉、油炸小慈姑、松糕粑、小馄饨、龙船丁、烧猪、酸马奶、螺蛳粉等近四十种中华美食。不仅挖掘传统特色,更关注技术变革下,诞生的舌尖新滋味。
生活的况味在千万个厨房里流转,这里是故事的起点,更是团圆的港湾。当饭香穿越时光,亲情点亮灶台,平凡的厨房盛满了中国人最深情的牵绊,这便是我们的“洞天”。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14/affdcd0ej00srnjnd001ld000u000gwg.jpg)
第七集《华流》
中餐随华人出海数个世纪,历经几代更迭,以“调”为技,以“和”为美,用“美食”这一世界性的语言,传递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及和而不同的融合之道。
本集节目选取了饮食文化迥异的七个国家:美国、秘鲁、英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展现巧手的华人,如何凭借广泛的取材、精湛的烹饪技术、以及融会变通的智慧,让深厚的中华饮馔文化落地生根。
中餐从“异乡客”变为了“常驻民”。与其他国家饮食文化体系结合诞生出的法式、美式、东南亚式等的融合菜,新奇而惊艳,异域的餐厅烹煮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隔海的餐桌汇聚了文化交流的融合之道,中餐在海外正在成为“华流”。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走出国门的中餐厅,生动反映了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http://dingyue.ws.126.net/2025/0214/75348cedj00srnjnd001rd000u000gwg.jpg)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