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我回了趟乡下老家。这一回去,心里头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不是滋味。一到家就听说村里又走了几个老人,都是些没退休金的老农民。他们在农村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到老了,连个稳定收入都没有。
要是子女有出息,几个孩子一人给个千儿八百的生活费,老人在农村花销少,省吃俭用倒也能勉强过日子。可要是子女自己都顾不上自己,那乡下的老人可就惨了,只能勉强活着,过一天算一天。
碰上小病,还能想法子治治;要是得了大病,好多老人干脆就放弃了,怕最后钱花光了,人也没留住,就在家里吃点好的,喝点好的,等着那一天到来。这么一对比,有退休金的老人可太让人羡慕了。
我父亲今年75岁,是个退休老教师,和母亲一直在乡下养老。父亲做了25年民办教师,一辈子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教出来的学生那叫一个多,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1996年,父亲好不容易通过考试转正了。2009年,他退休后就回了老家乡下。因为有退休金,他和母亲的晚年生活衣食无忧,安安稳稳的,和那些还在地里拼命干活的老人比起来,父亲真的太幸运了,旁人都羡慕不已。
我常年在外地工作,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少得可怜。今年过年回家,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聊起了农村老人的现状,父亲听了,重重地叹了口气。他说,好多孤寡老人在农村孤孤单单的,子女都在城里上班、安家,忙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只能隔一段时间回来看看。
老人身体好的时候还行,要是生个病、头疼脑热的,身边没人照顾,那可就麻烦了。
前几年,村里有个老人在家去世了,过了好几天才被人发现,子女急急忙忙赶回来,可已经天人永隔,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还有个老人中午在地里干活,突然就倒下去了,几个小时后才被邻居发现,人早就没救了。
父亲说,人老了,就没什么尊严可言了,只能混一天是一天。就算像他这样有退休金,在老家乡下住习惯了,也不愿意去养老院。
我和弟弟工作忙,也没办法时刻守在他们身边,万一哪天出点什么事,也只能靠他们自己小心了。我赶忙劝父亲,现在他们身体还算硬朗,能照顾好自己,真到了不能动的那一天,我们肯定会想办法的,让他别担心。
父亲又跟我聊起了村里的一些人。农村大部分人都善良淳朴,特别好相处,大家没事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可总有那么一些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自己没个稳定收入,日子过得不咋样,还见不得别人好。就比如说我父亲这种有退休金的老人,他们除了羡慕,更多的是嫉妒。这些人就喜欢在背后捣鬼、挑拨离间,就盼着别人家里吵架、闹矛盾,他们好站在一旁看笑话。
我大伯比我父亲大十几岁,父亲小时候爷爷走得早,大伯就像父亲一样照顾着这个家,为家里付出了很多,对父亲那是有大恩的。
大伯和大妈多年前就去世了,留下堂哥一个人,到现在还是光棍。堂哥整天游手好闲,就知道吃喝玩乐,没钱了就到处借,从来不想着好好过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父亲一直念着大伯当年的好,又看重亲情,这些年陆陆续续借了堂哥好多次钱,每次两三千块,可堂哥从来没还过,父亲也没指望他还,就当是白送给他了。
可后来,堂哥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整天不务正业,还自私自利,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父亲慢慢就寒了心,接济他的次数也就少了。
这下村里那些爱挑事的人就开始在堂哥面前煽风点火,说什么好处都被我们家占了,我们家亏欠堂哥的,堂哥就真信了,跑来找我父亲要这要那。
后来堂哥经人介绍去一家单位当保安,还没还之前借的钱呢,就又找父亲借钱买体面衣服,说单位没宿舍,还得买电动车上下班,又要父亲给他买。
父亲一听就火了,倒不是舍不得那点钱,主要是堂哥那副理所当然的态度,好像我们家上辈子就欠他的。父亲不想再惯着他,让他自己存钱去买。
隔壁邻居和我同辈,比我大十几岁,一直喊我父亲叔,他儿子一家住在城里,妻子也在城里带孙子,就他一个人留在乡下。
他五十几岁的时候中风进了医院,出院后就一直在家歇着,也不干活,也不锻炼,连饭都懒得做,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
他特别羡慕我父亲有退休金,对我父亲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有一次,他跟我父亲说:“还是你有福气啊,当年我叔叔介绍你进小学当民办教师,你才有今天。要是当年介绍我进去,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
他也不想想,自己读书的时候成绩那么差,真当了老师,还不得误人子弟啊。我父亲当年读书可是很厉害的,就是因为那时候条件不好,没办法继续读书。
还有一次,父亲看他手脚不利索,走路都不稳,就好心劝他平时多锻炼锻炼,让身体灵活点,生活也能过得好一些。
他倒好,跟我父亲说:“你是拿退休金的人,我的命可没你的命金贵。”父亲听了,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从那以后,就很少跟他搭话了,就怕他又突然冒出来一句让人堵心的话。
父亲有个习惯,吃完早饭或者晚饭,就喜欢去田间小路上散步,一走就是一个小时。有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去散步,看到农田里有个农妇正忙得满头大汗,一身都是泥巴。
那农妇看到父亲悠闲散步的样子,就说了一句:“王老师,一个人锻炼身体啊,怎么不带着老伴呢?老两口一起锻炼多好啊。”
这话乍一听没什么毛病,可父亲一听就知道她话里有话,带着股酸味。其实这农妇的公公也是退休教师,也有退休金,可她自己干活辛苦,看到我父亲这么悠闲,心里就不平衡,满满的都是嫉妒。从那以后,父亲就不再走那条路了,改成走另一条人少安静的路,省得跟这些人费口舌。
农村人闲下来就爱打牌,就专找像我父亲这种有退休金、牌技又不太好的老人,几个人合伙想从他身上捞点钱。还好父亲一直都很节俭,要是输多了,就立马不玩了。
平时那些挑唆、说坏话的话,总会传到父亲耳朵里,父亲又特别在意这些小事,每次听到都要好几天心情不好,整天闷闷不乐的。
我就劝父亲,农村有些人就是这样,见不得别人好,嫉妒心强,咱别太往心里去,不然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都这么大岁数了,把心放宽点,听到那些不好听的话,就当耳旁风,别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这一趟回老家,听父亲说了这么多事,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农村的这些人情世故、家长里短,真的让人感慨万千。那些老人的生活,那些邻里之间的矛盾和摩擦,都让人忍不住思考,这生活到底该怎么过才好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