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周淇然
国际金价在创下每盎司4380.79美元的历史新高后,10月21日突然遭遇大幅回调,单日跌幅一度超过6%,一度跌破4100美元/盎司关口,创下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这种剧烈波动让投资者不禁联想到黄金历史上那些惨痛的暴跌周期。从1980年至1982年的65%暴跌,到2011年至2015年的46%腰斩,黄金在辉煌之后总伴随着深度回调。
本文带你一起回顾黄金百年历史中的五次显著下跌,并从中寻找规律,分析现在的黄金价位,会不会再次出现暴跌。
五场暴跌:历史轨迹与当下现实
黄金历史上五次显著的暴跌,每次都与全球经济格局的剧变密切相关。
第一场暴跌发生在1980年至1982年,现货黄金价格从850美元跌至300美元以下,跌幅近65%。当时美国通胀高企,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克尔将利率提高至20%,极大削弱了无息资产黄金的吸引力。
第二次暴跌出现在1983年至1985年,金价从500美元跌至200多美元,跌幅约41%。这一时期全球经济复苏,大量资金流入股市等风险资产。
1996年至1999年间,黄金遭遇第三次暴跌,从415美元跌至252美元,跌幅约40%。欧洲多国央行集体抛售黄金,加剧了市场恐慌。
第四次暴跌发生在2008年3月至10月,金价突破1000美元后跌至680美元,跌幅超过30%。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市场陷入流动性危机,投资者抛售一切可变现资产。
第五次暴跌是2011年至2015年,金价从1920美元跌至1046美元,跌幅达46%。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释放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的信号,美元大涨。
暴跌背后的共同规律
分析这五次暴跌,可以发现在金价下跌的背后,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是导致金价下跌的关键因素。1980年代的暴力加息,2011-2015年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都显著提升了美元资产吸引力,导致黄金遭抛售。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也会引发资金流动转向。1980年代中期全球经济复苏促使资金流向风险资产;1996-1999年互联网繁荣推动股市暴涨,分流了黄金资金。
在金融危机时期,流动性危机可能引发“无差别抛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为获取现金,投资者被迫抛售包括黄金在内的各类资产。
央行行为则会影响市场情绪与供需。1996-1999年欧洲多国央行集体抛售黄金,显著加剧了市场恐慌。
当前金价位置与市场观点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不断攀升,在过去数周涨势尤为猛烈。但在10月初创下历史新高后,金价近期出现了显著回调。
10月10日凌晨,黄金价格最低触及3947美元,较纪录高位跌超100美元。随后,本周二国际金价遭遇了更大幅度的下跌,现货黄金价格盘中跌幅一度达到6.3%,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下跌纪录。
面对金价大幅回调,市场观点出现分歧。有分析认为,这仅仅是牛市中的短期调整,也有观点担忧这可能是一场更大规模下跌的开端。
乐观的机构仍然看涨黄金后市。
中信证券也认为,尽管促进金价上涨的短期因素终会消退,但基本面的长期利多难以改变,明年一季度金价有望超过4500美元/盎司。
更为激进的高盛在最新研报中维持黄金2026年底达到每盎司4900美元的预测。摩根大通策略师团队甚至表示,随着投资者越来越多地用黄金对冲股票,金价可能在三年内上涨一倍以上。
五大关键因素决定未来走势
观察历史,黄金未来走势将取决于多空因素的博弈结果。
全球央行购金潮是重要支撑力量。2022年,央行等国家层面的黄金需求达到1136吨,创历史新高。中国人民银行当年宣布购入62吨黄金,储备量突破2000吨。
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也是黄金的潜在支撑。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从同年10月起金价从1630美元水平直线飙升。中俄尝试建立替代美元的国际结算体系,挑战美元霸权,推动了黄金需求。
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将显著影响金价。历史表明,美联储加息会提升美元资产吸引力,削弱黄金作为无息资产的魅力。目前,美联储处于加息中段,全球利率中枢抬升,可能削弱黄金投资吸引力。
美元走势与黄金通常呈反向关系。美元走强往往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下跌。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从3月份的不足100,走高至近期高点109,对黄金形成了利空效应。
通胀预期变化也会影响黄金需求。美十年期通胀预期已经回落至2.3%至2.4%,反映美联储通胀预期管理成效显著,这抑制了对黄金的购买需求。
美元强势与美联储加息往往成为金价下跌的催化剂,而地缘政治风险与央行购金行为则构成黄金的有力支撑。
回顾1980年以来的五场暴跌,黄金总是在暴跌后重新站上新的高度。1980年从850美元暴跌至300美元后,黄金如今已站在4000美元之上。
摩根大通预测,金价可能在三年内翻倍。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押着相似的韵脚。(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