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过紧日子不等于削减正当薪金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原标题:筋斗云:对“过紧日子”的误读与正解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持续引发热议。关于“过紧日子”,存在一些曲解、误读,有必要细加辨析、正本清源。
过紧日子是一以贯之的要求,而非权宜之计。“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党的十八大以来,不管是文件规定,还是改革旨归,党政机关节俭的要求与行动是一贯的。2013年党中央制定出台《条例》,这次修订与时俱进,是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更新升级。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条例》规定的主体是党政机关,约束的是奢侈浪费等行为,并不影响扩大消费、民生投入。事实上,党政机关该花的花、该省的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汇集更多资源投入教育、医疗、科创等领域,正是要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百姓福祉。
过紧日子不等于“一刀切”,而是“切一刀”。究竟切在哪儿?切在大吃大喝、奢侈铺排等作风弊病。看《条例》修订后的“增量”:规定“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要求“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明确“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紧的地方,是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
过紧日子不等于降低公共服务质量。有声音担忧,“过紧日子是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恐会殃及公共服务质量”。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进度达到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4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9%,为今年以来月度增幅首次由负转正。而且,过紧日子与干部担当作为是两回事。扫除歪风邪气只会激发党员干部敢作善为,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过紧日子不等于削减干部正当的薪金待遇。有网友说,“身在体制内,担心降薪”。需要明确的是,过紧日子压减的是机关不必要开支,而非干部的合理收入、待遇保障。事实上,近年来,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事业单位工资动态调整机制等不断改革完善,激发了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
过紧日子不等于政府行为失了法度。“以后跟政府的生意不好做了”“结款要变难”等悲观论调,可谓杞人忧天。过紧日子的要求,只会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在招投标、治理拖欠账款等方面严格以求。随着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同政府部门打交道会变得更容易、更顺畅。承接政府的项目,可以更放心去做。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人民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