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当中有这样的片段,李云龙在赵家峪的团部遭到日军特工的偷袭,几乎全军覆没,团部仅剩8人,政委负重伤,赵家峪300多名村民全被杀害。

打平安县城,看似莽撞,实则才是李云龙唯一的活路

李云龙突围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紧急集合队伍打县城。

电视剧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这样子,似乎觉得李云龙这个泥腿子出身的红军将领,就是凭借一腔热血,就是莽撞,甚至是有仇必报,不讲究策略,甚至在后面的战前动员会上说,你嫂子被鬼子抓走了,咱们连个屁都不放,那还是爷们吗?

等等,从这些表面的信息看出来,打平安县城的确是一个莽撞的,或者说至少不成熟的决定。

就像邢副团长说的,我们兵力是否充足?有没有攻坚的重武器?敌人增援了怎么办?要不要联络友军?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都应该考虑。

李云龙看似很武断的说了句,作战方案已经定了,友军无权调动,友邻部队主要说孔捷和丁伟,就说要到县城喝酒吃肉,他们想去了就一块。

就这样子,完成决策,集合部队,快速行动,围攻县城。

后面的事情先不说,先说李云龙的这一系列决策部署。

假如说,李云龙第一时间将自己被日军特种部队偷袭的事情,如实上报旅部和师部,会怎么样?

首先,这肯定是一场败仗,总不能表扬李云龙打了败仗吧;

其次,部队那么大的损失,作为军事主官,要不要承担责任?

第三,赵家峪那么多乡亲被害,这在政治上的影响,几乎宣告了李云龙的死刑;

第四,唯一不被追究的就是李云龙战死在赵家峪,但偏偏他又突围出来了;

所以,如果李云龙第一时间上报,上级肯定会调查,几个结论是肯定的:

第一,治军不严,属下出了叛徒,没有及时发现;

第二,警卫安保不力,让小鬼子突袭到跟前了,才发现;

第三,指挥作战不力,自己几乎全军覆没;

第四,没有以人民生命安全为第一,让赵家峪村民全部牺牲;

结果就是李云龙轻则被撸掉,调往后方,从此在军中威望直线下降,重则上军事法庭,甚至被枪毙都有可能。

这就是李云龙不第一时间上报的真正原因,不能报,报了就是自己找不自在,给上级出难题,而不是李云龙说的,因为通讯手段太差,联系不上。

既然不能上报,坐着傻等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着这帮日本鬼子,干净彻底的给消灭掉,才是自己唯一的活路。

不管打不打得过,硬着头皮也得上。

这就是李云龙听说山本一伙跑到平安县城以后,严令通讯班让营连排迅速归建的原因。

部队集合起来了,李云龙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独有的战前动员。

用愤怒、报仇这些来点燃战士们的战斗热情,这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李云龙打县城一反常态,像发疯了一样,不是说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而是自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打下县城,最好在总部回过头来,弄清楚事情之前打下来,如果打县城这个战役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攻坚战,消耗战,总部肯定会知道,中途给叫停了的话,李云龙那就彻底玩完了,只有死路一条。

即便到了最后,日本人把他老婆给拉出来当人质,李云龙也不为所动,果断下令开炮,迅速结束战斗。

当开炮的那一刻,李云龙倒下了,很多人看到以为是李云龙为了打死老婆而自责,其实不是,是李云龙这么短时间内内心集聚的情绪,一下子给释放出来了,整个人泄气了,放松了的结果。

起码有一点,李云龙是可以判断的,自己肯定不会上军事法庭了,被日军偷袭的事情可以交代的,自己最多背个处分而已,安全了。

这就是后面李云龙和旅长一起看起来似乎搞笑,但是依旧充满不确定性谈话的原因。

李云龙说的两点绝对是真的,这次篓子捅的不小,不枪毙总得弄个撤职什么的。

但是李云龙拿捏住了旅长和师长的心理,那就是处置李云龙简单,但是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处置了李云龙带来的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将会给一线的指战员同志们的激情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对于李云龙的处置就会很慎重了。

所以在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之下,采取了八个字的方针,批评从严,处理从宽。

传递出现鲜明的信号就是只要能消灭日本鬼子,即便有违规违纪,都是可以被容忍的。

这也是,打县城如此严重的事情,对李云龙不追究,后面,杀了几个土匪,直接被降成营长。

最后说一点,剧中李云龙给人的感觉就是打仗很有办法,政治上比较傻白甜,这是肤浅。

在那种斗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天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将领,没有政治智慧,别说进步了,根本都活不下来。

从被突袭,到消灭鬼子,解放县城,这一些列操作,在短短的时间里,下定决心,实现目标,这体现出来的就是李云龙超高的政治水平,然后才是军事指挥能力。

有政治水平才能保住自己,有军事实力才能谋得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