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二个默克尔”冒头,亮出了对中国的真实态度。
德国大选在即,风头正盛的德国选择党,也开始了最后的冲刺。联合主席魏德尔积极在外交上寻求突破口,把改善德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作为主要的政治纲领之一。她有志于角逐下一任总理宝座,再不济,也要为自己的政党在联合政府中寻求一席之地。
【趁着欧洲风向转变,魏德尔与匈牙利总理见面】
只不过在德国,顶着个“极右翼”的标签,往往容易四处碰壁。可随着特朗普上台,欧洲的思潮正在经历巨大转变,魏德尔也就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放在了德国之外。
她这几天正在访问匈牙利,得到了匈总理欧尔班的高规格接待。双方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的时候,魏德尔趁机阐述了自己的外交政策,重点强调,她的任务是恢复德国与中国还有俄罗斯的贸易外交关系。
欧尔班对此给出了高度评价,说选择党“才是未来”,他还话里有话地表示,不是每个欧洲领导人都会欢迎选择党上台,但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
而他欧尔班不介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前他也刻意与选择党保持距离,主要是不想得罪德国政府,可去年11月后,朔尔茨领导的红绿灯联盟四分五裂,欧尔班也就再没有什么顾忌,率先对选择党抛出了橄榄枝。
何况放眼整个欧洲,欧尔班领导的匈牙利,都能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不对欧盟的政治正确亦步亦趋,敢公开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唱反调,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之前欧尔班还利用欧盟轮值主席国之便,积极在中俄美欧之间开展斡旋。
【在对中俄友好上,魏德尔与欧尔班不缺共同语言】
这就使得,欧尔班和魏德尔在外交上不缺共同语言。魏德尔还告诉欧尔班,匈牙利在内外政策上表现出来的自主和独立,正是选择党一直在为德国追求的,她将匈牙利视为“伟大榜样”。
既然双方在政治上都持理性务实态度,正视并承认中俄与欧洲在地缘经济上的紧密联系,选择党想获得更大范围的国际认可,从匈牙利入手,无疑是最优选择。
更不要说,此前马斯克搅动欧洲政坛,还专门为魏德尔背书,对她当上德国总理的可能性“表示期待”。
尽管有客套话的嫌疑,但特朗普身边的红人站台选择党,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由于德国法律的限制,马斯克虽然无法为选择党提供更进一步的支持,但很乐意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在舆论层面为选择党造势,更不要说马斯克背后还站着特朗普。
【朔尔茨在外交上颇有些瞻前顾后】
即便自己最后当不上总理,也无法跻身新一届联合政府,但魏德尔有信心,在德国大选尘埃落定后,自己带领的选择党,会成为德国联邦议院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
到那时,选择党也能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德国与中俄改善关系,至少能做得比瞻前顾后的朔尔茨更加“识时务”。
话又说回来,在德国政坛,不能与“极右翼政党”合作这条铁律,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松动,与其担心极右翼会不会卷土重来,如今的德国,面前摆着更现实、更迫切的问题。
红绿灯联盟之所以四分五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无法就这些问题达成一致,究竟是向“政治正确”低头,在一条路上走到黑,还是说迷途知返,作出符合德国长远利益的战略选择,执政党内部出现了激烈的争吵。
【默茨大胆突破红线,在移民问题上与选择党联手】
朔尔茨本人已经无力弥合这些矛盾,其总理生涯也就宣告提前结束。
现如今,“务实”正在成为德国政治的一个关键词,谁能把握住这个脉络,谁就掌握了主动权,重点不是一次大选的成败,而是更长远的政治发展,魏德尔今年也就46岁,以后的路还很长,成为“第二个默克尔”也未尝不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德国呼声最高的基民盟领导人,号称默克尔的“接班人”,同时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德国总理的默茨,罕见选择与选择党联手,以微弱优势通过了一项反移民法案。
此举在德国舆论掀起了巨大的争议,就连前总理默克尔都出面,含蓄地对此表示批评,觉得默茨千不该万不该,都不能跨越二战后德国政治的“红线”。
【默茨被认为是默克尔的“接班人”,但“第二个默克尔”可能另有其人】
不过默茨也有理由的,德国受移民问题困扰已久,但愿意旗帜鲜明反移民的,偌大个德国,居然只有选择党这个“极右翼”愿意合作。
尽管默茨在外交政策上谈不上有多务实,但至少意识到解决移民问题的必要性,而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哪还顾得上什么“政治正确”。
既然政治禁忌已经被突破一次,那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无非是需要间隔多久的问题。即便选择党在今年的大选中失利,但至少已经在政坛中站住了脚跟。如果新一届德国政府,做不到实事求是,继续把德国带进坑里,那么持务实立场的选择党,其基本盘还会进一步扩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