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出现新冠病毒变种株,其免疫逃逸能力强、传染性高,引发关注。与此同时,澳门新冠病毒流行水平虽已从高峰回落,但仍处于较活跃状态。
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讲座教授孔繁毅表示,香港出现了轻微变种病毒株,同时在亚洲地区包括香港,还出现了新的病毒株XDV.1。这两种病毒株免疫逃逸能力较强、传染性较高,不过整体破坏力相对轻微。但高危人群若感染,出现重症的几率较大。他相信目前的疫苗仍有足够的保护力。孔繁毅还称,香港的新冠病毒活跃程度自3月中起上升,目前呈现出大约每半年一次轻微爆发的循环,主要原因是社区混合免疫抗体随时间下降。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指出,香港新冠病毒的活跃程度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儿童及成人严重个案的数字有所上升,不少重症病人都未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最新数据显示,香港呼吸道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比率创近52周新高,还录得多宗死亡个案。4月27日至5月3日,新增与新冠相关死亡个案31宗。近期邻近地区新冠病毒活跃程度持续上升,已达高峰水平。
香港正处于新冠疫情高峰期,近日有两名儿童感染新冠病毒,情况分别危殆及严重。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表示,香港新冠病毒活跃程度已达相当高的水平,自3月中起各项监测指标持续上升,超过去年8月的高峰,但仍低于过去两年的纪录。
根据卫生防护中心的监测数据,香港呼吸道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比率,由3月16日至22日一周的1.71%急升至4月27日至5月3日一周的11.42%,创近52周新高。截至本月3日,自大流行结束后,累计因新冠相关死亡的个案达1430宗。4月27日至5月3日一周内,新增与新冠相关死亡个案31宗,远高于3月16日至22日一周内仅3宗个案。
在严重个案方面,欧家荣指出,近月个案同样有所增加。儿童严重个案4月有2宗,本月有3宗,主要出现呼吸道并发症,年龄介于8个月至13岁。另外,过去4个星期,成人新冠严重个案有75宗,其中26宗为死亡个案,相关数字已高于前4星期。
目前,XDV及JN.1后代谱系为香港主流的变种病毒株,免疫逃脱力较高。香港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分析,这一波高峰期主要是因为去年一段时间新冠阳性比率跌至极低水平,社区长时间没有自然传播,导致缺乏免疫补充,部分人对新冠的免疫力下降。孔繁毅预料,此次新冠高峰期将维持3至4个月,个案数字将在两个星期内见顶,并在最高峰后再维持6至8星期。
内地方面,中国疾控中心在5月8日发布的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监测期内(3月31日 - 5月4日)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3.3%升至6.3%。4月14日 - 5月4日的三周内,新型冠状病毒超越鼻病毒成为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量的首位。
从地域上看,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省份,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上一次新冠的小高峰发生在2024年7 - 8月,距今已过去10个月,随着人们抗体水平的降低或消失,此波小高峰也属正常。
今年澳门较邻近地区更早踏入新冠流行高峰。根据实验室监测数据,澳门流感样病人检出新冠病毒的阳性率自今年2月下旬开始上升,3月中旬达高峰(第12周阳性率为44.3%),之后逐渐下降,目前近三周呈现波动,第17、18、19周的阳性率分别为12%、17%、11%,显示曾轻微回升。总体而言,澳门新冠病毒近期仍处于较活跃水平,居民需注意防范。
目前澳门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为与JN.1相关的XDV变异株,与周边地区基本一致。最新资料并未显示XDV会较JN.1和XBB及其后代谱系引发更严重疾病,澳门使用的JN.1新冠疫苗仍然有效。在流感样群集性感染事件方面,2025年至今澳门录得111宗群集性流感样疾病事件,其中26宗由新冠病毒引起群集性感染,主要发生在院舍。卫生局已按院舍支援机制为相关院舍提供适切医疗服务,为适用对象处方抗病毒药物。
澳门本年至今暂未录得新冠病毒引起的危重及死亡病例。但鉴于长者、患有严重慢性基础病、免疫力低下的高风险人士感染后出现重症乃至死亡的风险较高,卫生局提醒加强防范,建议高风险人士尽快完成接种JN.1新冠疫苗。
值得关注的是,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治疗可阻断病毒复制,感染新冠病毒后5日内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发生的风险。若高风险人士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等疑似新冠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阳性者尽快到医院和卫生中心就诊,以便及早获得抗病毒药物,并按医生指示服用。
目前新冠病毒已成为长期及周期性流行的传染病,卫生局提醒,为减少患上新冠或其他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每年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二是及时接种建议的新冠疫苗;三是确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饮食均衡以及勤做运动;四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五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用纸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并尽快洗手;没有纸巾时应用肘部掩住口鼻,而不应用手掌掩住口鼻;六是保持空气流通及良好的环境卫生;七是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地方;八是凡有感冒病征、需要照顾病人及进入医院及诊所的人士,都应戴上口罩;九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及留在家中休息,若症状加重必须尽快就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