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台2025年07月28日12时00分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预计28日20时至29日07时,我市大部分地区6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个别点可达300毫米以上,山区及浅山区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风险极高,低洼地区可能出现严重积水,请注意防范。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公众防护指引,请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企事业单位除保障城市运行、民生服务等外,非必要不要求员工到岗上班。
此外,北京目前处于暴雨红色预警、洪水红色预警、山洪橙色预警中,请市民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密云水库加大泄流!
7月27日至28日,密云水库流域再次降雨68.8毫米,根据气象预报,7月28日至29日还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根据全市防汛工作统一部署,7月28日中午,密云水库加大向下游泄流量到600立方米/秒。
密云水库7月27日15时启动泄流。北京日报记者 和冠欣摄
为应对密云水库后续的上游来水,7月27日15时开始,密云水库的下泄流量从80立方米/秒增加到200立方米/秒,其中第三溢洪道的下泄流量为120立方米/秒,白河下泄流量为80立方米/秒。16时开始,密云水库出库流量增加至300立方米/秒,其中潮河第三溢洪道200立方米/秒,白河100立方米/秒;17时再持续增加到400立方米/秒;18时,密云水库泄流量已提高至500立方米/秒。
7月27日7时许,水头已过潮河、白河汇合口;7月28日早7点,密云水库泄流水头已过沮沟橡胶坝;7月28日上午9时30分时,水头到达白庙橡胶坝......
泄流期间,密云水库下游潮河、白河、潮白河等河道水位持续上涨。请下游密云、怀柔、顺义、通州等区市民远离河道,确保安全。
天气形势明天开始有变化
从7月24日以来,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且稳定,在副高边缘降雨异常频繁,主雨带维持在内蒙古河套到吉林中部一线,降雨点强。
预计这样的天气形势7月29日起会有所变化,东北将有冷涡系统影响,副高阶段性减弱。北京7月28日夜间的大雨会有冷空气推动,暖区的强降雨结束。
降雨“主力”还未到,今天夜间为降雨主要时段。
北京的雨为何总出现在夜间?
“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降水最集中的时期。身处华北地区的小伙伴,有没有这种感受,七八月时降水总是出现在傍晚或者夜间呢?
事实上,你的感受没错,通过分析2005年至2023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降水数据,我们发现7月、8月大多数城市降水多发时段集中在19时至22时。承德、张家口、石家庄等太行山沿线城市的降水多出现在上午到中午;而北京、天津、沧州、唐山等地处平原地区的城市夜雨现象更为明显。
图为2005年至2023年,7月、8月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降水多发时段示意图
进一步分析京津冀地区各城市7月、8月不同时段出现降雨的累计日数,可以明显看到多夜雨是华北平原夏季降雨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图中颜色越深表示降雨日数越多)。那么,华北平原的夏季夜雨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图为2005年至2023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7月、8月不同时段降雨日数
在雨季,京津冀地区的降雨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夏季风来临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位置偏北,其西侧会产生低空急流。夜间低空急流的增强,正是夜雨产生的关键原因。
图为京津冀地区7月、8月夜雨成因示意图
在白天,受太阳辐射加热的影响,地面气温较高,边界层大气湍流活动相对旺盛,与上部空气的混合作用较强,这种湍流就相当于给空气施加了摩擦阻力,导致低空急流强度减弱;而夜间边界层空气相对较稳定,湍流活动弱,摩擦力显著减小,因此低空急流得以加强。当夜间低空急流加强后,处在副高西北边缘、低空急流左前方的京津冀地区,便位于低空空气辐合区域,由于空气抬升,就容易出现夜雨的现象。
图为夜间低空急流强度增强示意图
此外,地形分布对低空急流的强度也有一定影响,从河北南部到北京一带,西边是太行山,东边是平原,因此会形成类似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在夜间山区空气下沉、平原空气上升,形成温度梯度,通过大气热成风作用,增强低空急流,进而促使夜雨产生。
图为京津冀地区山谷风对夜雨影响的示意图
明晰了京津冀地区夜雨的有趣现象,也需谨慎防范其带来的影响。
来源:北京日报、气象北京、北京应急、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科技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