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4月4日,中国迅速出台一系列组合反制措施,包括自2025年4月10日12时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以及将16家美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等共11项举措。本文一并总结、量化2025年以来中国对美三轮措施的规模及潜在影响。
今年以来,中国对美采取了三轮反制措施,预计将推升对美关税税率约36个百分点,但由于近年来中国自美进口占比整体下降,反制措施对中国整体进口关税的影响有限。4月4日,中国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假若4月10日该措施正式实施、并假设中国进口的关税弹性为-1.2~0,预计将推升中国自美进口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约34个百分点;此前,中国分别于2月和3月宣布对美部分商品加征10%-15%的进口关税,预计合计推升中国自美进口加权平均关税2-2.3个百分点(图表1)。三轮反制措施将合计推升中国对美关税约36个百分点。不过,由于近年来中国对美的贸易依赖度已逐步下降,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已经降至6.3%、仅占中国GDP的比重仅0.9%(图表2),因此,三轮对美反制措施将推升中国进口平均关税税率仅约3-4个百分点(图表3)。相比美国本次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后,加权平均进口税率可能上升至23-31个百分点而言,中国对美加征反制关税的对国内供应链的扰动较小。
对需要从美国进口的商品而言,加征对美关税可能局部推升其价格,但反制措施对国内整体物价影响有限。商品方面,美进口占比高的机械设备、化工等行业、以及此前已加征关税的能源、农产品等行业价格上行幅度可能相对较高。反制措施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进口价格指数,不过考虑到美国占我国总进口比重不高、反制措施对我国平均关税的推升幅度有限,对整体价格的影响可能相对温和。不过,自美进口占比较高、以及加征税率较高的行业可能受影响更大。具体看,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中,机械设备(约占23%)、化工(14%)、矿产品(14%)占比较高(图表4);部分能源、农产品和汽车已在今年前两轮反制中被加征10-15%的关税(图表5),此外,2018-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曾对自美进口的钢铝、部分化工产品等加征了5%-25%不等的关税,上述行业面临的关税税率更高,价格上行压力可能相对显著。
综合考虑进出口关税调整的影响,短期内部分可贸易部门的价格可能面临一定压力。我国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为5,247亿美元,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下降至2024年的14.7%,按照当前美国的关税政策,年内美国已累计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约54个百分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大幅关税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相关行业的价格面临一定调整压力,尤其是中国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不过中国的反制措施或部分对冲价格下行压力。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中,机械设备占比达41.6%,日用品和纺织品的占比分别为12.3%和6.2%(图表6),上述行业短期内受影响可能相对偏大。2018-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尽管进口商品价格显著上行,但PPI走势整体平稳(图表7)。不过,考虑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随机性较强,例如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的关税反复调整,后续中美贸易摩擦的演绎、以及关税对价格水平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大都可以被中国自身的内需所“吸收”,所以行业景气度的关键仍在是否能有效将外需转化为内需。随着关税税率大幅上升,中国对美出口、以及对东盟转口贸易的到岸价格可能明显上升,压低相应需求。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较高的品类包括机电、日用品、纺织品等(图表8),而如果国内的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企稳回升,这些产能大都可以被有效吸收。所以,某种意义上,对美国提高关税壁垒最有效、有力的“反制”措施,是提振国内需求、并适当提高对相关行业的补助,以最大幅度上减轻美国加征关税对国内市场主体的冲击。
风险提示:关税政策超预期变动,海外经济和金融条件超预期变化。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4月7日发布的《中国对美出口反制的宏观影响》
易峘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100005 | SFC AMH263
陈玮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4030003 | SFC BVH374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