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已经没有人会怀疑,中国空军已经是一支“手握全球重型隐身机数量最多”的航空战力。没有错,我们的国产双发重型隐身战机歼-20,已然成为目前全世界生产量和装备量最大的重型五代机。
据美国媒体报道,洛·马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泰克莱特表示,该公司将在2025年交付190架F-35隐身战机,其中既包括走下生产线的新制造产品,也包括此前因软件版本存在问题而遭美军暂时拒收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吉姆·泰克莱特证实,中国已将歼-20的年产量提高到“每年100多架”,虽然尚不及F-35“1年156架”的年产量,但这仍对美国有着不小的威慑效果。
我们知道,F-35是一款中型体量的第五代战斗机,综合战力天然逊于歼-20这一级的重型五代机。如今,歼-20的年产量已突破三位数,且这一水平正逐步逼近高速生产状态下的F-35。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美国恐将在新造五代机的质量和数量这两个方面,均被中国所超越,即歼-20的产能有望跑赢F-35。
不过,对于很多国内军迷来说,无论是双发重型五代机歼-20,还是更加新锐一些的国产新型中型五代机歼-35,似乎都已经在前不久试飞的两款第六代战斗机面前,成为了近乎“牛夫人”式的存在。既然国产六代机已展开密集试飞,且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正式列装部队,那如今“平均3天搓出1架歼-20”的势头,还能维持多久呢?这款重型五代机的总产量又会来到多少呢?
事实上,带有跨代进步意义的新一代战斗机的到来或即将到来,往往并不会很快就对上一代型号战机的生产工作,带来近似“戛然而止”式的影响。时至今日,即便歼-20已服役多年,歼-35也横空出世,中国空军也没有停止对非隐身四代半战斗机歼-16的下单采购。而在美国空军这里,虽然F-35的生产势头一路高歌猛进,但其也不忘恢复F-15系列战斗机的量产,即F-15EX。要知道,在F-15EX问世前,供美军自用的最后一架F-15系列战机,还是26年前服役的。
更具体来看,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未来潜在军事斗争的预设战场,已经拓展到了“第二岛链”、乃至是“第二岛链”和“第三岛链”之间的海空域。这对军用航空器的航程和作战半径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也意味着解放军空军是全球位数不多的“对重型战斗机有极高需求程度”的空中战力。可以想象,未来解放军空军战斗机部队装备序列中,成本较低的中型战斗机固然仍有一席之地,但重型战斗机的列装数量恐将占到大头,即这将是一支少见的“肯投入巨额成本所打造出来的以重型战斗机为主要装备的空军”。
这样想来,无论是总产量和服役数量超过美军双发重型五代机F-22,还是年产量突破三位数,显然都不是值得我们满足的所谓“目标”。数百架老旧的歼-7和歼-8亟待换装,早期型歼-10和歼-11也到了该换代之时,再加上不小的远程空战压力和需求,故即便中型五代机歼-35开始批量生产,乃至是六代机距离到位之时越来越近,歼-20的高速生产之势,恐怕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放缓。
况且,在六代机真正服役之前,歼-20就是不折不扣的“中国正在生产的最强战斗机”。贸然停产现阶段最强战斗机的结果会如何,我们已经在美国停产和拆除F-22战斗机生产线一事上,看得再明白不过,相关教训就在眼前。既然是要打造一支带有“决战色彩”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空军”,那歼-20的高速量产工作就绝不会在短期内停止。“3天搓出1架歼-20”的势头,或许还会再持续5~8年,进而有望让这款战斗机的总产量达到四位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