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72岁的老厂子,差点被自己头顶上的一座“渣山”给压垮了!

这可不是普通的山。就在离长江800米的地方,堆着1860万立方米的矿渣。这玩意儿就像一把刀,随时都可能掉下来,把长江的水给弄脏了。四年前,这事闹得很大,厂子因为污染问题,只能停产。

那时候铜的价格正高呢,一吨能卖到7。8万元,正是赚钱的好时候。可没办法,欠下的环境账,早晚都得还。一个在矿上干了三代人的老工人说起这事,直叹气。

湖北黄石这家央企的1860万立方工业矿渣哪去了?!

为了把这把“刀”拿掉,大冶有色下了血本,一口气投了14。2亿元。钱花出去了,换来的变化也看得见。以前防洪水的管子,只有1。5米宽,现在直接弄成了2。5米乘3米的大管廊,别说百年一遇的大水,就是千年一遇的也不怕了。

厂里的脏水和雨水也分开了,花了1900万元改造。处理过的废水,清得都能养鱼浇地了。那座吓人的“头顶库”,提前三年就种上了草,一千多亩的大草原,现在好多人都跑那去拍照,成了个新景点。厂里还装了40多个新设备,时刻盯着那片山,稍微有点不对劲,马上就能知道。

湖北黄石这家央企的1860万立方工业矿渣哪去了?!

厂子里面也大变样了。走进那个叫弘盛铜业的智能工厂,干净得不像话。操作员吴春花穿着干干净净的工装,笑着说,以前干活烟熏火燎的,现在按个钮就全搞定了。AI机器人代替了人眼去检查,生产出来的阴极铜,合格率有99。8%那么高。

就说那个浇铸银锭的生产线,花了660万元改造后,原来需要6个工人,现在只要3个。人少了,活干得更好了,白银回收率还高了0。3%。以前生产的东西,都是一吨一吨地卖,现在不一样了,是按克来卖的。

湖北黄石这家央企的1860万立方工业矿渣哪去了?!

走进稀贵金属车间,能看到雪白的硒颗粒,从智能生产线上哗啦啦地往下掉。这种直径8毫米的小颗粒,叫3N高纯硒,价格是普通粗硒原料的十倍。这东西用处大着呢,可以做半导体,还能做抗癌药的原料,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把好东西便宜卖给外国人了。

更厉害的是,他们还在搞一种叫5N级高纯金的东西,就是纯度有五个九的黄金。这东西要是搞成了,我们国家做芯片用的黄金导线,就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了。给光伏企业专门定制的银锭,上面都有编码,利润一下子就高了30%多。

生产搞得好,环保也没落下。2025年4月,国家商务部都点名表扬了,说大冶有色的碳减排做到了43%,是全国的榜样。他们的秘密武器,是一种特殊的油,叫液压油。别人家用的油,生产一吨产品要排出3。5吨的二氧化碳,他们家的只要1。88吨

湖北黄石这家央企的1860万立方工业矿渣哪去了?!

就凭着这个,连外国人都竖大拇指。必和必拓的人来看了以后说:“中国的环保数据,比澳洲的老厂子还好!”现在,大冶有色不光在国内牛,还把这套“低碳生产”的技术带到了非洲赞比亚,帮着那边的铜矿也搞起了智能生产。欧盟不是要收碳关税吗?他们一点都不怕,这绿色环保就是他们的通行证。

2025年过年的时候,厂里也没停工,有35%的工人都在加班。就那八天假,生产了6000吨粗铜、6800吨精炼铜,还有超过2万吨的硫酸。智能工厂里的双闪熔炼系统,能自己调节氧气和物料的比例,能耗一下子就降了10%。正月初三那天,阴极铜一天的产量就达到了2200吨,破了纪录。

这家老厂子现在有了新目标,剑指千亿赛道。弘盛铜业的产能还要扩大,黄石这边的冶炼规模要做到每年100万吨,冲进全国前三。还要再投30亿元搞铜箔项目,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用的超薄铜箔。以前那个让人头疼的1860万吨尾矿渣,也找到了出路,要和华新水泥合作,把它变成水泥骨料。

从挖矿炼铜,到提供新材料方案,这条路走对了。大冶有色集团的董事长胡国斌立下军令状:“从铜锭到芯片,价值链要延长十倍!”今年头五个月,厂子就带动了黄石地区新增了11家A级物流企业,整个区域的运输能力提到了每年395万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