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这场关税战打的可以说是不可开交,双方都对彼此征收了高达三位数的关税。美国方面,总统特朗普想得太简单,他主观地认为中国会像其他一些国家一样,在极限施压的策略下选择对美国妥协。
然而,中国的态度异常坚决,明确表示要与美国周旋到底。倘若没有意外情况发生,只要特朗普不采取进一步使局势升级的冒险行为,那么这一轮的关税战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长期战、消耗战以及持久战。
美国企业接收90艘货轮商品,麻烦才刚刚开始
中国在面对这样一场可能的持久战的时候,有着充足的耐心、强大的定力以及雄厚的实力。回顾历史,中国也不是没有遭遇过比当下更为恶劣的情况,但依然能够成功应对并发展至今。相比之下,美国缺乏应对这种长期、恶劣贸易战环境的经验,也没有相应的心态和韧性。
有消息称,在关税战正处于激烈胶着状态的时候,有90艘大型货轮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美国,目前正在海上航行,预计下周就能抵达美国的港口。或许一些朋友就奇怪了,毕竟中美经贸关系由于关税问题似乎已经濒临断绝,为何中国商品还能够运往美国呢?
这是因为这些货船上装载的商品是美国企业之前下的订单。这些美国企业前脚刚下订单,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就开始实施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企业单方面违约,那么按照相关规定,中国企业有权要求美国企业支付违约金,所以美国企业只能硬着头皮接收货物。而当货品交接完成之后,美国企业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由于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了145%的关税,这就导致美国企业面临两难的境地。如果按照原来的价格出售商品,那么企业的利润将会大幅减少,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本的情况;要是提高售价,绝大多数美国消费者很可能就不会购买。如此一来,受到损害的无疑是那些“有货无市”的美国企业,以及不得不充当“冤大头”的美国消费者。
有人亏本,有人捡漏
在这场关税战中,有国家利益受损,自然也有国家从中受益。例如巴西,由于中国不再购买美国大豆,巴西大豆便成为了中国进口大豆的首选。在中巴近期达成了多笔大豆订单之后,巴西媒体表示,加深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将成为巴西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
还有阿根廷,其总统米莱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行动,不断放宽关税,甚至直接取消了对部分中国产品的限制,这使得阿根廷的进口量大幅增加,从而抢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阿根廷总统米莱
米莱这么做与阿根廷的市场状况以及民众需求有着紧密联系。阿根廷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太理想,物美价廉的商品对阿根廷民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是,阿根廷从上个世纪开始实行经济隔离政策,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贸易限制措施,试图挖掘国内需求,实现自给自足。然而,阿根廷的经济体量较小,一旦某家企业规模稍有扩大,就很容易形成对整个阿根廷市场的垄断。
当有竞争对手想要进入时,就必然会遭到行业龙头企业的打压。这样一来,阿根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且价格相对较高。所以,米莱现在放宽市场限制,允许外国商品进入阿根廷市场,这不仅能让阿根廷的消费者以更加实惠的价格购买到同类产品,而且还能够为原本如一潭死水般的阿根廷市场注入活力。
有阿根廷业界人士用“可靠、实惠”来称赞中国制造的商品,中国制造进入阿根廷,更能促使阿根廷国内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最终达成阿根廷商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目标。
中国深知米莱政府目前面临的困境,也清楚阿根廷非常缺乏外汇储备。因此,中方同意与阿根廷政府续签12个月本币互换协议中的部分金额。这一举措对中阿双方而言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对于阿根廷来说,人民币一直以稳定性而闻名,续签本币互换协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阿根廷货币比索。对于中国而言,这也有助于中国商品顺利进入阿根廷市场。
大家都知道米莱是特朗普的“粉丝”,但在对华贸易政策上,米莱却“倒向中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首先,阿根廷的国力相对较弱,没有足够的资本像美国那样折腾。
- 其次,米莱已经执政了相当长的时间,在长期的治理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最重要的是,米莱与特朗普有着本质的区别。特朗普可以在任期内肆意妄为,因为四年任期结束后他无需再为美国的后续发展负责。而米莱是有连任需求的,如果不能搞好经济,阿根廷选民的收入无法提高,米莱就难以实现连任。
降低关税,进口便宜的商品,最起码能够降低物价,从而减少选民对他的怨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