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食堂的凉菜卖完了,老板说搞特价是因为菜过期了。

赵乐辉的父亲舍不得扔,买回家给儿子拌米饭吃。就是这盘二十块钱的特价凉菜,三块荤的一块素的,让他爸在工友面前显摆了半天。

赵乐辉是贵州来的,十八岁。他看着这盘菜,心里不是滋味。这点东西,连给他塞牙缝都不够。

贵州18岁小伙暑假来浙江,晒爸爸的工地饭,泪目:我会好好读书的

他来浙江工地陪爸爸过暑假,这才知道钱有多难挣。以前在家里,他总觉得爸妈给钱是应该的。手机里,苹果手机的配件还包着没拆。

可他爸呢?指甲缝里全是水泥灰,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住的工棚,墙上全是黑乎乎的霉斑。赵乐辉拿手机拍照发朋友圈,眼泪珠子直接掉到了手机屏幕上。照片发出去,没人知道他哭了。

河北有个学生叫于志飞,一个月生活费不到三百块。他省了半年的钱,才买了一个二手的看书的电子玩意,因为那比买纸书省钱。别人问他为啥不多吃点好的,他说看到食堂里倒掉的饭菜,心里就堵得慌。

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数据说,全国有六成的农村娃,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贵州一个十六岁的男孩,中考一考完,就跟着师傅去工地贴瓷砖,为了挣自己的学费。

河北那边,有高中生高考一结束就进了工厂。每天站十个小时,累得不行。

他们不是不想上学,是真的没有钱。有人一边啃着干馒头一边学习,最后考上了清华。也有人为了省钱,高中都不去读,直接上了职校。每个省报上来的贫困生名单,翻开看,背后都是一本难念的经,一个家庭的账本。

赵乐辉以前总嫌学校的食堂难吃。现在他看着一个塑料碗,里面就是白米饭拌点辣子。他突然就懂了,啥叫血汗钱。

贵州18岁小伙暑假来浙江,晒爸爸的工地饭,泪目:我会好好读书的

工地上四十度的高温,太阳能把人烤化。那些不上学的年轻人,肩膀上扛着一袋一袋的水泥。有人给他们算过一笔账,上四年大学花的钱,够他们在工地上熬五年。

但那些还在读书的孩子心里明白,他们的课本,就是父母用一盘盘凉菜换回来的。

赵乐辉的爸爸对他说过一句话:“别嫌弃工地的饭,你考上大学,就再也不用吃这个了。”这句话,比老师说一百句大道理都有用。

很多在城里打工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城里来读书。他们又怕孩子忘了自己的根在哪。有个当爸的,专门让孩子来工地住一个星期。不是真要他吃苦,就是想让他明白,“好好学习”这四个字,到底有多重。

浙江的高温补贴涨了一点钱。但工地上的农民工,还是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防晒的衣服。他们宁愿把这点钱省下来,给家里的孩子买台电脑。

最近上面有政策,说要多搞些助学基金,帮帮这些穷孩子。

可很多农民工根本不知道咋弄。赵乐辉的爸爸听说了,第一个想法就是:“填那些表太麻烦了,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挣。”就是这种想法,让好多能拿到手的钱,最后都没人要。能真正帮到孩子的,不到三成。有些孩子只知道家里穷,但不知道到底穷成啥样。

那些在工地上晒得黢黑的少年,早就把“任性”这两个字,从自己的生活里给删掉了。

贵州18岁小伙暑假来浙江,晒爸爸的工地饭,泪目:我会好好读书的

现在的赵乐辉,天天在工地上干活。他背着五十斤重的水泥袋子,一天下来,腰又酸又痛,都直不起来。

他手机里存了好多东西。所有能申请的助学贷款,流程是啥样的,他都下载好了。晚上工棚里黑,他就借着外面马路上的路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没人知道这个暑假过去以后,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就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天拍下的那盘凉菜的照片,他再也没舍得删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