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签谅解协议,美财长贝森特就喊话中国,希望加快稀土出口,但这一次美国却忘了,其还有一件事情没办。那么,美方为何会急于对华喊话?中方又应如何处理?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采访时直言,美方希望中国尽快恢复稀土磁铁的出口。贝森特说,目前稀土流通虽然恢复了,但还没有达到4月初的水平。也就是说,美方急着要这些稀土资源,怕再拖下去,美国的产业链就得跟着卡脖子。

中美刚签协议,贝森特喊话中国,加快稀土出口,但美有一件事没办

众所周知,稀土对美国非常重要,其本身就被用来生产高端芯片、军工产品和新能源设备,这些东西一旦断供,对美国经济和国防都不是小问题。就在6月份,美国福特公司还因为稀土短缺,直接关闭了芝加哥工厂。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美国83.7%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重稀土依存度高达97%。尽管特朗普政府紧急与澳大利亚、蒙古国签署矿产协议,但这些国家开采的稀土原矿80%仍需送到中国精炼——中国掌握着全球92.3%的稀土分离产能和86%的深加工专利。

相比之下,美国构建自主稀土供应链困难重重:缺乏商业价值的自然储备、专业工程师稀缺、企业利润微薄等因素,都形成不小的阻碍。正如美智库所说,美国想摆脱中国稀土还要十年时间,而中国企业已开发出大多数美国芯片的有效替代品。

中美刚签协议,贝森特喊话中国,加快稀土出口,但美有一件事没办

于是,急切的自然是美国。但需要注意的是,就在上个月,中美就贸易争端和稀土出口刚刚达成了一项谅解协议,目的就是把紧张局势稍微降一降。按照协议内容,中方会依法审批稀土出口申请,美方则会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性措施。

但到目前为止,这事只做了一半——中方确实开始审批符合条件的稀土出口申请,商务部也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审批会依法合规、加快进度,还会加强与各国的沟通。但反过来,美方在取消对华限制措施这件事上的进度非常慢,很多措施并没有兑现。这就让中方对美方的诚意打上问号。

分析来看,华盛顿也有自己的算盘。一方面,美国内部也有担忧,怕限制撤掉后,美国就失去了继续对中国施压的筹码;另一方面,美国内部政治斗争严重。财政部长、商务部长和国会之间都有分歧。贝森特希望优先保证供应链稳定,先把稀土弄回来再说,但国会里有一批鹰派议员,他们更在意继续对中国搞技术限制,觉得退一步就是软弱。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强调“先拿好处再谈放松”,因此,稀土问题拖到现在还没完全落实。

中美刚签协议,贝森特喊话中国,加快稀土出口,但美有一件事没办

对此,中方立场一以贯之,商务部已经多次强调,如果美方不取消歧视性限制,中国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正当权益。这不是一句空话。过去一年里,中国已经多次用稀土出口管制回应美国的技术封锁。从镓和锗的出口,到把7类中重稀土纳入出口审批清单。可以说,中方从不畏惧将限制“进行到底”,美方如果一再指责、拖延或者找借口拒绝取消限制,中方也可以继续管制稀土。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自然更等得起。因为芯片供应可以用补贴和产能转移缓冲,而稀土供应一旦断掉,就直接影响生产线。比如5月份印度汽车行业就表示,稀土库存最多只能撑到6月初;日本和韩国也表示,如果中国收紧出口,电池和半导体产业将全面停滞。对于美国来说,盟友的压力会传导到自己身上,进一步削弱对华强硬的底气。

这就是现实,贝森特呼吁中国加快稀土出口,但美方该取消的限制没办到。短期内,美国想“吃着中国的稀土,还打压中国的产业”,基本不可能两全。可以预见,接下来,中美关系会继续在“合作—对抗—谈判—再对抗”的循环里反复拉扯。

中美刚签协议,贝森特喊话中国,加快稀土出口,但美有一件事没办

要知道,稀土只是其中一张牌。未来如果美方继续拖延落实承诺,中国可能会在稀土、镓、锗甚至更多关键矿产上收紧管控,逐步把压力传递回去。未来几周,美国内部是否能就取消对华限制达成共识,将是观察中美关系走向的一个关键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