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一生奢靡,统治清朝47年,她以奢靡著称,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她活着享受,死后也希望能继续享受,于是,她早早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从31岁开始修建陵墓,一直到她73岁才彻底完成,历时42年,共经过两次修建,耗费白银227万两,重修时光贴黄金就用了近4600两。就在陵墓修好的第二年,也就是1908年,11月15日74岁的慈禧在光绪帝驾崩的第二天便离世了,死前留下遗言:“以后不允许妇女参与朝政”。
可她万万没想到,就在自己驾鹤西去的19年后,一个农民出身的小军阀进入她的陵寝用了仅仅3天的时间就将她霍霍的面目全非,还将陵墓中的陪葬品洗劫一空,就连她的尸身也遭到凌辱。
这个小军阀名叫孙殿英,出生在光绪帝亲政的那一年,也就是1889年,和李大钊同一年出生,生于河南省永城县小马牧集乡孙家庄的一个贫寒之家。
孙殿英的父亲孙玉林不务正业,好赌,在孙殿英幼年时被人打死。母子生活无着落,只好搬到西杨楼村——孙殿英的外公外婆家居住,靠着二亩薄地艰苦度日。
孙殿英的母亲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走正路,就省吃俭用将他送进一所私塾读书。不料孙殿英却是个学混子,他自己不仅不学习还扰乱其他同学。
他经常将同学打得鼻青脸肿,私塾老师批评了他,他却偷偷将私塾给烧成灰烬。
从此小孙不再踏进校门。
孙殿英在八九岁时染上了天花,差点没命。他昏迷了三天三夜后,侥幸不死,可是却留下了满脸的大麻子,因此被人称为孙大麻子。
孙殿英生性顽劣,经常和一些地痞流氓混迹在一起,干一些偷鸡摸狗、赌博、贩卖鸦片等令人不齿的勾当。
他25岁那年投奔河西土匪张平,正式成为了一名土匪,经常干一些打家劫舍,绑票诈财的恶事。
孙殿英想混出个名堂,觉得首先要有枪、有自己的地盘。
于是,他就加入了姜桂题统率的毅军。
有了枪支后的孙殿英明目张胆地在军中贩卖起鸦片,被姜桂题知晓,将他军法处置后赶出毅军。
被赶出军队的孙殿英不甘心,就砸钱托关系混进河南第一混成团,成了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的副官。
孙殿英了解到丁香玲既贪财又好色,就和他臭味相投,并对他献计说:“制毒和贩毒来钱最快。”
丁香玲一听很高兴,就让孙殿英大胆放手干。
孙殿英就带着一伙人在河南、安徽、陕西三地外,汉口、连云港、大连等地的水路码头,大肆贩卖毒品,他黑白道通吃,越干越大胆。
丁香玲见孙殿英“有胆有才”,极力维护他,先是将其提升为排长,后又晋升为机枪连连长、营长等职。
为了拉拢上海滩势力,孙殿英大手一挥直接送给青帮老大黄金荣十万大洋的鸦片,得到黄金荣的赞许,从此孙殿英将贩卖鸦片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上海。
为了谋取更多的暴利,他还“造假”,借着丁香玲的威名大发横财。
孙殿英有了一定的资本后,决定不再依附丁香玲。
就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加入了河南本地的帮会——庙道会。
他凭着一些雕虫小技很快在会中获得很高的地位。
孙殿英利用自己所在的庙道会明面上招揽信徒,却暗暗扩大土匪数目,都是骗一些老实巴交目不识丁的农民子弟入伙。
对此,孙殿英后来说:
“几十年来闯荡江湖就靠了它(庙道会)。孙中山总理有国民党、三民主义;蒋委员长有黄埔系;我孙大麻子气候小,就只有靠庙道会了。每年二月二十二日祖师爷(刘廷芳)生日这一天,我要亲自传道,向徒弟们耍一手,要钱的有钱,要鸦片的有鸦片,要官的有官,要女人的有女人。有好多徒弟不远千里来投,为的还不是这些,怎好叫他们失望。想我孙大麻子这些年风风雨雨,之所以屡仆屡起,就是靠这帮铁子弟捧场。当然,这一套只能骗骗老实巴交的农民子弟,骗不了读书人,那些儒生秀才们是不信这一套的。”
孙殿英不断拉拢土匪和地方武装,扩编自己的机枪连,很快将部队发展到了一千多人。不过相比正规军相差甚远,他想到大树底下好乘凉,就寻找机会借力。
在孙殿英26岁时,接受了河南督军万选才的招安,入国民军,编于其手下的第五旅,在旅长憨玉琨的手下当了一名营长。
由于孙殿英匪性太重,无道无义不守规则,他和他的一帮弟兄的名声早坏透了,因而和憨玉琨部格格不入,经常受到排挤打压。
孙殿英哪受过这等窝囊气,一气之下重操旧业当回了土匪。
直到1922年,直奉战争的拉响。
此时的孙殿英已过中年,33岁。
而憨玉琨部已被吴佩孚改编为第二十七师,憨玉琨担任师长,驻防洛阳,下令要将周围的土匪荡平。
孙殿英一看势头不对,赶紧托关系送礼,重新归顺到憨玉琨部,他和他手下的一帮土匪被改编为独立团,孙殿英摇身一变成为团长。
到了1924年,直奉战争再起。
孙殿英看到吴佩孚亲自在山海关督战,冯玉祥倒戈发动北京政变,直军即将玩完,为了自保,孙殿英趁机发动兵变,趁乱扩大势力,自封为独立旅旅长。
此后的孙殿英带着自己的军队在豫、鄂两省边界处耀武扬威,无恶不作。他招兵抢粮,劫财劫色,手下的土匪人数不久就翻了三倍,已有五六千人。
憨玉琨听闻孙殿英发展的不错,觉得此人不一般。
连忙派人拉拢,又将孙殿英收编到自己麾下,让他当了第五混成旅旅长。
I925年2月,憨胡战争爆发,憨玉琨战败,吞了鸦片自尽。
孙殿英一看局势对自己不利,立刻投向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叶荃部,当了旅长,后来又任副师长、师长等职,继续扩充壮大自己的势力。
不久国民军第三军接到冯玉祥之命,令其由豫开赴陕西。
孙殿英又有了自己的主意。
他自知不是冯玉祥部的嫡系,如果远离自己熟悉的地盘,就会受到掣肘,到时就会身不由己任人宰割。
于是孙殿英假装服从命令,就在马上要进入陕西境内时,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悄悄脱离了部队。
他又回到豫西一带干老本行,还在亳州大肆烧杀抢掠,引起河南省新任督军张福来和安徽省督军齐燮元的震怒。
他们发誓一定要将孙殿英绳之以法。
不料孙殿英却使出毒计,让手下绑架了包括姜氏家族在内的富商大户二百多人,并放狠话说:“如果谁敢朝我孙殿英所在的方向开一枪,我就会杀掉其中一人”。
在孙殿英的威胁下,他们只得答应让孙殿英率部逃走,孙殿英在逃跑过程中仍旧挟裹着这些人质,并让他们的家属不断送钱粮,这样孙殿英又大捞一笔钱财。等逃出险境才将他们这一帮人放回。
此事过后,孙殿英的名声大响。他逃到曹州后,引得一些人投奔。
例如,一个叫刘月亭的匪首带着他的一帮弟兄,非要跟着孙殿英一起干。
还有,曾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直军残部谭温江(字松艇)也率兵归顺。
孙殿英的势力再次壮大。
他有了新的想法:
他知道自己的军队匪里匪气,影响不好,很难有大的前途,为了以后长远的发展就决定走正规军路线。
于是,孙殿英就请了冯养田做了自己的参谋长。
冯养田毕业于保定军官讲武堂,是一名退伍军人,此人在严肃军纪提高军队素养方面很有一套。
他很快将孙殿英的这支军队训练得有了正规军的模样,赢得当地百姓的好感,美名远扬。
孙殿英又聘请梁朗先当秘书长。而梁朗先与张宗昌的参谋长韩虔古是至交,孙殿英就利用这层关系靠近了张宗昌。
张宗昌对和自己臭味相投的孙殿英很有好感,就将孙殿英的队伍收编为直鲁联军第二十五师,让孙殿英任师长。
经过一系列操作,孙殿英又收编了三四千人,钱财也随着增多。
孙殿英打败冯玉祥后,得到张作霖的青睐,下令晋升孙殿英为三四方面军第十四军军长。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变换主子和特殊操作,孙殿英的势力越来越大。到了1927年,孙殿英受到老蒋的改编,成为第六团第十二军军长,其部下设了四个师,一个独立旅和一个工兵团,外加部分手枪队等。
孙殿英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一员将领,不过他领的军队并不属国民党正规军,而是杂牌军,老蒋并不看重他。
他让孙殿英在冀东一带剿匪,但并不按时发放军饷。
1928年,孙殿英部被克扣粮饷半年有余,其部下官兵心有不满,随时都有兵变的危险。
此情此景令孙殿英犯了难。
他眉头紧锁,命人召来遵化、玉田、蓟县三县的官僚、豪绅、商贾想让他们筹备军队的粮饷,可兵荒马乱的年头,这些人也很难拿出钱来。
他们中有人诱导孙殿英说:“奉军溃退,兵已变匪,钱粮都被抢空,马兰峪有个土匪头子叫马福田,去年秋曾被奉军岳兆麟军长收编,他成了团长。奉军败退后,马福田又领着他那四五百弟兄归山做匪,除了抢掠老百姓的钱粮外,他盗了清东陵,弄了很多宝贝偷偷卖,据说一笔就成交十二万元,大发横财……”
孙殿英一听立马红了眼:“咱也盗墓去!他马福田能盗墓,我老孙咋不能?!”
7月初,孙殿英派兵进入清东陵,清东陵自从1663年葬入第一个皇帝顺治之后,共有帝、后、妃陵寝14座,依山势排开,宏伟壮观,那里有着漫山遍野的千百年松柏,苍翠欲滴。
孙殿英以演习为名掘墓盗宝,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清东陵盗墓”案。
孙殿英盗墓时的粗暴野蛮程度令人咂舌。
一、孙殿英盗墓时对慈禧粗暴野蛮,乾隆地宫未能幸免
盗墓前,孙殿英对坟墓里躺着的慈禧做了充分了解。
他听人讲述了慈禧被安葬时的奢华,她的丧礼是按照清朝列代皇帝的规格举行的。
1909年11月5日,慈禧的棺椁在紫禁城停放将近一年后,才由84名轿夫抬着离开紫禁城,7920人轮流抬棺,万人下跪,从京城到陵墓,送葬队伍走了整整5天!最终按照钦天监选择的良辰吉日安葬于咸丰皇帝皇陵以东的普陀峪定东陵地宫内。
时任荷兰阿姆斯特丹《电讯报》驻北京记者的HenriBorel参加了慈禧太后的盛大葬礼,留下详细的记载。
慈禧出殡那天,大街上人山人海,两边挤满了围观的群众,就单单灵柩,就有几百人换着抬。
慈禧葬礼现场,抬灵柩的仆人。
用纸糊的兵马,犹如真的,看起来很阴森。
真是声势浩大啊。
慈禧太后嗜权如命,她生前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衣食住行极尽奢华,她平生最爱奇珍异宝,她死后地宫陪葬的宝物更是不可计数。
而裕陵是乾隆的陵墓,乾隆皇帝又是清朝鼎盛时期最富有的皇帝。这二人死后,陪葬宝物自然也最多,孙殿英早就听说坟墓里埋葬着乾隆的九龙宝剑,各种珍珠玉器还有西太后的翡翠西瓜……
据清宫档案《大行太皇太后升遐纪事档》记载,慈禧生前先后向金井中放了六批珍宝。当时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亲自参加了慈禧棺中葬宝的仪式,见证了慈禧陪葬品的奢华。
据李莲英和其侄子所著的《爱月轩笔记》记载:
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慈禧尸置荷叶、莲花之间;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重四两,价值一千万两白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袍褂。她盖的衾被上有珍珠堆制成的大朵牡丹花,手镯是用钻石镶成的一大朵菊花和六朵小梅花连贯而成。身旁放金、红宝石、玉、翠雕佛爷二十七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两棵,那翡翠西瓜为绿皮红瓤黑籽白丝;翡翠甜瓜一个是青皮白籽黄瓤,一个为白皮黄籽粉瓤;两棵翡翠白菜,都是绿叶白心,菜心上伏着一个满绿的蝈蝈,菜叶旁停落着两只黄色马蜂。
慈禧尸身左边放有一玉莲花和一黑玉石荸荠。尸身右侧,有一枝玉雕红珊瑚树,另外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二百多枚。玉石骏马八尊,玉石十八罗汉,共计七百多件。棺内空隙处又倒进四升珍珠和红、蓝宝石二千二百块;四升珍珠中有八分大珠五百粒、二分珠一千粒、三分珠二千二百粒;宝石与珍珠约值银二百二十三万两。而按“内务府簿册”载,殓入棺中的珠宝玉器无论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极为惊人,几乎是一个“珠宝玉器大全”。
而乾隆帝执政于清朝极盛时期,他一生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堪称清朝最富有的皇帝,他一年的开销不低于一百万两,他动不动就给下人赏赐,喜欢办各种庆典活动、旅游……他死后,他的儿子嘉庆帝弄倒了和珅,给他办了隆重的葬礼,珍贵的陪葬品更是数不胜数。
因而慈禧和乾隆的这两座陵墓成为孙殿英盗墓的主要目标。
1928年6月,孙殿英把几个师长叫来商量盗墓步骤,几个师长全部支持,他们都很兴奋,积极出谋献策。
等筹备好一切,转眼到了七月份。
- 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幌子,在东陵周围三十里内发出警戒,严密封锁,老百姓一律不准靠近,并将“演习”区内的老百姓迁移到远处,并哄骗百姓说陵园四周布有地雷。
他还派人拜访了一些大清遗老和当年的太监,打探清东陵的一些构造及秘密入口。
不过,刚开始挖时,一连挖了两天两夜也没有找到墓葬的正真入口。
孙殿英急红了眼,就让人寻找当初修建陵墓的石匠。
一天深更半夜,一个被称为“姜石匠”的男人被孙殿英的手下请到清东陵来,孙殿英让他指出进入慈禧寝宫的墓道入口,否则就不让他回家。
姜石匠只得带引他们找到墓道口。
可是墓道口却被厚厚的多层花岗石堵得严严实实的,石头与石头之间又用的是桐油糯米石灰浆黏固,凿都凿不动。
他们想尽各种办法累的精疲力竭也无济于事。
孙殿英一看直接让部下运来炸药炸,“轰、轰”几声巨响后,慈禧陵墓的墓道被炸开一个大窟窿。
慈禧陵墓道内精美的青白石浮雕在冲击波中大面积剥落,墓门铜钉被震飞数十米。据参与盗掘的士兵后来供述,因找不到地宫最后一道"金刚门"的机关,盗墓者竟用40斤炸药连续爆破三次,导致地宫券顶出现结构性裂缝,引发了后来的陵墓渗水。
墓穴刚被炸开的瞬间,一股股阴霉气从墓里嗖嗖地窜出来,官兵吓得不敢呼吸,他们屏住气直往后退。
此时的孙殿英异常兴奋,他大吼一声:“他奶奶的,还不赶快下去!”。
几个掘墓官兵提着马灯战战兢兢地沿墓道往下,孙殿英又吼道:“他奶奶的,谁也不许私藏宝物,谁敢胡来我崩了他!”
接着孙殿英又命谭师长带一排士兵堵在墓道口,一旦发现携宝潜逃者格杀勿论。
不一会儿匪兵们就进入主墓室。供桌上的殉葬宝物闪闪发光,他们一窝蜂地挤上前抢了个精光。
盗墓者们看到高约一尺的汉白玉棺床上停放着慈禧的棺椁。棺椁表面镶嵌的珍珠玛瑙已在爆破震动中脱落大半。
他们又一窝蜂冲了上去。
他们刀劈斧砍,哇哇大叫着将慈禧的棺打开,满棺的金银珠宝差点闪瞎了他们的眼睛。
他们一个个如饿虎扑食将棺内的珍宝抢了个干净。
“当时将棺盖揭开,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阴纳衣袋中。于是司令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世载堂杂忆》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由于地宫密封被破坏,空气骤然涌入,原本栩栩如生的慈禧遗体接触氧气后迅速氧化,原本保存完好的面部在盗匪注视下逐渐变黑塌陷。据说慈禧死后将近20年尸身不腐是因为其口中所含的夜明珠。
当时慈禧头戴的珍珠凤冠被匪兵们粗暴扯下,导致三千多颗东珠散落满地;身上覆盖的"织金陀罗尼经被"被撕成碎片,上面缀缀的820粒珍珠全部遭劫;慈禧口含的夜明珠被士兵用刺刀从下颌撬出,导致遗体面部严重受损。
他们用军靴践踏慈禧遗体,将龙袍上的金线一根根抽走;又用刺刀刮取棺内金漆;还有士兵在墓室角落便溺……
在争抢尸身宝物中,慈禧尸首被分拆,尸骸被扯出棺外,惨不忍睹。有三名军官为争夺宝物互相厮杀起来,最终都死于地宫内。
匪兵们在撬动棺木时又发现一个地洞,地洞里满是宝贝,他们又将这些宝物抢光。
盗完慈禧墓,孙殿英又命挖乾隆的裕陵。
同样用炸药开墓道入口。乾隆的地宫富丽堂皇,此时的乾隆已死去129年,其尸身已腐化,仅剩头发和肋骨等。
当盗匪发现地宫积水时,竟动用抽水机连续工作三天三夜,导致六具帝后棺椁全部泡毁。匪兵们为获取乾隆牙齿上镶嵌的宝石,竟用锤子敲碎了这个"十全老人"的头骨,最终将乾隆棺的宝物抢劫一空,其中乾隆脖子上的一串朝珠和一柄九龙宝剑被盗取,被盗取的还有一些玉石、象牙、珊瑚雕刻的文玩及金质佛像等物,匪兵们还将一些字画、书籍毁坏。
孙殿英以野蛮手段,经过七天七夜的时间疯狂盗掘东陵,将乾隆和慈禧墓中的殉葬财宝,搜罗一空。7月11日,孙殿英部满载开拔西去,珍贵的殉葬品足足装满了20多辆大车。
孙殿英盗墓的野蛮性不仅体现在暴力手段,更在于其彻底摧毁了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那些被敲碎的玉器被毁坏的经卷、被玷污的陵寝,共同构成了中国文物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正如梁思成当年考察东陵后所言:"这不是普通的盗墓,而是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施暴。"
孙殿英盗墓的消息传出以后,震惊天下,“东陵大盗孙殿英”的名号家喻户晓。
盗案曝光后,大清皇室的遗老贵族们悲痛无比,清末皇帝溥仪当时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张园)得知消息后羞愤难当,他们组织的重殓小组记录下了触目惊心的现场:慈禧遗体长满白毛,左手反扭背后,右脚赤足,华服已成碎布。
“……慈禧的遗体倒伏在残破棺盖上。长发散而不乱,扎辫子的红头绳犹在。当翻转她的尸身,发现遍体长满白毛,口角处有残破痕。”《于役东陵日记》
溥仪在回忆录中痛陈:“见此情形,众人无不痛哭失声。”他们给老蒋发出通电,要求惩办孙殿英,并要当局赔修陵墓,但并未如愿。
二、孙殿英经过运作“以财换命”
刚开始,老蒋倒是答应严办,可却因孙殿英的运作改变了注意。
孙殿英看到事态严重,为逃脱罪责他紧锣密鼓地托关系求自保。
他到处活动行贿:他将乾隆脖子上那串108颗的朝珠,其中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送给了戴笠。
托戴笠将所盗物品中最为宝贵的九龙宝剑送给了蒋介石;
将慈禧口中含的那颗宝珠送给了宋美龄;
将“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
孙殿英还将慈禧鞋上的两串宝石送给了孔祥熙和宋霭龄。另外,孙殿英还送给何应钦、阎锡山等要员们名贵古玩、字画和黄金等。
对此孙殿英后来说:
“乾隆的墓修得堂皇极了,棺材里的尸体已经化了,只留下头发和辫子。陪葬的宝物不少,最宝贵的是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听说是代表十八罗汉,都是无价之宝。
慈禧太后的墓崩开后,墓堂不及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宝物却多得记不清楚。慈禧从头到脚,一身穿挂都是宝石,量一量大约有五升之多。慈禧的枕头是一只翡翠西瓜,我托雨农赠给宋子文院长了。她口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个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好像在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上才发了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我将这件宝贝夜明珠托雨农代我送给了蒋夫人。宋氏兄妹收到我的宝物之后,引得孔祥熙部长夫妇眼红,接到雨农的电告后,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
因而国民政府表面上声言“要查办”,却没有真正彻查。
圆滑的孙殿英为彻底逃脱罪责,曾对盗墓一事“解释”说:
“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并说:“我发掘满清东陵,有3个好处。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像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
最终孙殿英被逍遥法外,盗墓一案不了了之。令人痛惜的是,大量文物因军阀混战流散海外,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翡翠西瓜"、法国吉美博物馆的"金编钟"等,都被怀疑是东陵文物。
三、逍遥法外的孙殿英的余生
孙殿英盗墓后,他的生命在乱世中又延续了十几年,他的身份不断变化: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孙殿英在政治上投机。他刚开始依附阎锡山、冯玉祥的反蒋联盟,被任命为安徽省政府主席。
当他看到战局不利时,又转头归附老蒋,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1军军长。就这样,他在军阀混战中得以保全,但也同时使他自己失去信誉,被各方贴上“三姓家奴”的标签。
抗战爆发后,孙殿英才为自己挽回一些名声。1933年,他率部在热河抗战,获得"抗日将领"的名声,得到当地一些百姓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众形象。
可是,到了1943年他在河南作战时被日军俘虏,变节投敌,出任伪"新五军"军长等职,成了公认的汉奸,被汪伪政权任命为新编第五军军长。
抗战胜利后,他再次被蒋介石收编,对付我方军队。孙殿英这种反复无常的立场终究难逃清算。
1947年,在河南汤阴战役中孙殿英“识时务”,他没有负隅顽抗而是主动向人民解放军投降当俘虏,避免了更多的流血牺牲。
因孙殿英曾抗日过,我军并没有为难他,而是将他送往河北武安的解放军教导队对他进行思想改造。改造期间对他相当宽待,还给他配带一名卫士照顾他的生活。
由于孙殿英长期吸食鸦片,身体早已垮掉,加上精神抑郁,还有年事已高,最终于1947年病逝。不过,孙殿英去世前所得的病症很奇怪,和慈禧临死前所得病症极为相似。
四、孙殿英临终病症和慈禧相似
孙殿英有着几十年的鸦片龄,他临死前所得的病为“烟后痢”,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烟漏”。
一旦得了这种病就会腹泻不止,严重者会有痢疾,腹痛、乏力,发烧、昏迷等,脸色蜡黄全身倦怠,在当时那个年代就是不治之症。
巧合的是,慈禧太后也是因痢疾而死,距离孙殿英死前49年,也就是1928年,慈禧出现持续性腹泻和严重水肿,御医诊断为“木郁土衰”(肝脾失调)。
11月10日,她在仪鸾殿召见军机大臣时突然昏厥,醒来后口述遗诏,安排身后事。11月13日,痢疾病情急转直下:高烧不退、脉象紊乱,伴有咯血症状。御医张仲元、戴家瑜等会诊后,记录其“痰壅气闭,神志时昏”,死前一直痢疾,不见好转。
11月15日,慈禧梳洗完毕,用完早膳后,六时,开始召见军机大臣,共与皇后(即光绪帝之妻,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日后的隆裕太后)、监国摄政王载沣等人洽谈多时,后以新国君的名义下诏书,尊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又尊皇后为太后。
慈禧自知时日不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敲定太后管重要之事,监国摄政王裁定,新的皇帝溥仪也被确定了下来。
她在即将离世时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最终,执政47年的慈禧被痢疾折磨而死。
而孙殿英死前症状和慈禧非常相似,也许是因果报应吧。
1947年9月30日,东陵大盗孙殿英离世,时年58岁。据说,他在临终前,说了最后一段忏悔的话:
“我过去做了许多坏事,对不起民众......我本想重新做人,补偿过去的罪恶,可是,晚了,来不及了......”
总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见不得光的取财方式永远被人所不齿。孙殿英的人生轨迹印证了一个道理:在历史的长河中,靠不义之举获得的财富与权势,终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