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生态日,在这个聚焦生态保护的特殊日子里,新疆喀纳斯湖传来了好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团队在水下118.5米深处,首次发现了杜父鱼,这不仅创下我国淡水鱼类栖息深度的新纪录,更为生态保护与科研探索标记了新坐标。

近日,新疆喀纳斯湖传来科考重大发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远方的家》栏目在拍摄自然秘境系列节目期间,全程记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团队的水生物多样性调查时,于水深118.5米处发现两尾杜父鱼。这一深度,是我国淡水鱼类已知的地表最深栖息纪录!

新纪录!新疆喀纳斯湖118.5米深处发现杜父鱼!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赵亚辉

这个发现对我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是我们记录的分布最深的淡水鱼类,这个也给我们新的提示,对于它的物种、行为方式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未来我们会深入研究。

新纪录!新疆喀纳斯湖118.5米深处发现杜父鱼!

赵亚辉指出,绝大多数淡水鱼生活深度不超过水下50米的区域,超过100米水深,因为水温、溶氧和食物的条件限制,不利于鱼类生存。作为典型的高山深水湖泊,喀纳斯湖复杂的水文环境与独特的生态系统长期以来都是科研界的关注焦点。此次杜父鱼的影像记录,为破解我国高寒湖泊生物多样性密码,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和关键物种实证。

新纪录!新疆喀纳斯湖118.5米深处发现杜父鱼!

转自:CCTV4《远方的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来源: CCTV4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