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思思 李一鸣

编辑丨雪梨王

直击老年公寓大火:知情人说20具尸体已无法辨认,一87岁老人清明回家逃过一劫

直击老年公寓大火:知情人说20具尸体已无法辨认,一87岁老人清明回家逃过一劫

养老院的火灾总要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残忍一些——被困住的,往往是那些连呼救都困难的老人。

4月8日21时许,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国恩老年公寓发生火灾。据初步统计,截至9日凌晨3时,火灾共造成20人死亡。据应急管理部官网消息,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决定对该老年公寓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凤凰周刊》记者,火灾当晚,他认识的一位殡葬服务公司老板参与了事故现场处理。据该老板描述,灭火后,那20具尸体已然无法辨认面目和躯体。“这么大人烧完了就(不到一米)那么一根”。这位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国恩老年公寓是隆化县最大的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他所在的村就有三位老人事发前住在那里,“各个乡的老人都有。把老人送到那的儿女就两种——要么是有钱的,要么是把人送去等死的。”

在农村,像国恩老年公寓这样的养老院屈指可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约1.21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23.81%。但与之相配的养老机构却严重不足。这些散落在乡镇的养老院,很多由旧校舍、老厂房改造而来,消防设施简陋,护理人员短缺。即便如此,它们仍是许多农村家庭不得已的选择——当子女外出务工,当老人失去自理能力,这些收费低廉的养老院成了最后的庇护所。

而发生在4月8日晚上的这场大火,使得农村养老困境再次凸显。

直击老年公寓大火:知情人说20具尸体已无法辨认,一87岁老人清明回家逃过一劫

逃过一劫的老人

阳阳是在4月9日一早知道消息的。

婶婶火急火燎地赶来告诉她,奶奶住的那家老年公寓,昨天夜里着了场大火,“死了两个人”。

幸运的是,奶奶王淑芳躲过了这场大火——就在清明节前一天,阳阳的父亲去养老公寓缴费,想到嫁入外村的女儿放假要回家,临时决定把老人接出来,一家人聚聚。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过完清明,就送奶奶回去。“但我觉得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是让奶奶在家多待两天吧。没想到一大早,就听说公寓发生了火灾。”阳阳告诉《凤凰周刊》,4月9日这一天,她都在四处打听火灾的消息,这次死亡人数变成了“十几个”。养老公寓附近的一个姐姐说法更加骇人,“死了22个,还有的人在医院抢救。”

直击老年公寓大火:知情人说20具尸体已无法辨认,一87岁老人清明回家逃过一劫

事故部分伤者被安置在隆化县医院一号住院楼七楼

不清楚起火的原因,阳阳有些心焦。她打电话给老板娘,想劝她不要着急。发了几条信息过去,一直没收到回复。

据极目新闻报道称,公寓相关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凤凰周刊》致电该公寓,已无人接听。名为“隆化国恩养老院”的抖音账号共发布了约40个视频,目前,“隆化国恩养老院”抖音账号的全部视频已不可见。

一名救护车司机告诉《凤凰周刊》记者,事故发生后,县市救护车都被调动出来负责转运。伤势较轻的老人被送往隆化县医院,伤势较重的被拉去了承德市里和省里的医院,“(转运)一直忙到早上八九点”。本次事故的部分伤者住在县医院一号住院楼七楼。另有其他住院患者透露,原本住在七楼的患者不超过十五人,本次事故伤者送至医院后,他们都被转移到其他楼层病房。

医院工作人员称,目前七层每两位护工照顾三位伤者,伤者人数尚不知悉。

直击老年公寓大火:知情人说20具尸体已无法辨认,一87岁老人清明回家逃过一劫

“一级养老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隆化县国恩老年公寓成立于2016年,该养老院业务范围是“养老,敬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住宿、饮食、生活护理等”。注册资金21万人民币。公寓床位300张,现已入住260人。该老年公寓在2022年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一级养老机构。

据《河北日报》报道,养老机构的评定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级数越高,表示养老机构在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方面的综合能力越强。

这意味着,国恩老年公寓处于养老机构评级中的最低级。

一名隆化县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告诉《凤凰周刊》,县里各个乡镇都有不少小型的养老公寓,但多数条件不佳。至于国恩老年公寓的历史,据他了解,该老年公寓曾开在阿拉营村的卫校原址,后来房屋被一所职中征用,就移址到现在的地方,经营了约九年。

87岁的王淑芳已经在国恩老年公寓住了一年多,平时子女和孙辈都在外打工,只有一个儿子晚上回来睡觉。2023年老伴因新冠去世后,她觉得孤单,“一个人待着没意思,想找人聊聊天。”

养老院,此时成了化解问题的最优选。

2024年年初,子女们在附近到处打听,实地探访了三四家之后,选定了看起来相对干净的国恩老年公寓。阳阳告诉《凤凰周刊》,之所以挑中这家养老公寓,首先是因为它干净亮堂,这是在对比了其他几家后作出的评定,“有的养老院一进去就有味儿。”她还记得一家新开的养老院,楼道里很暗,奶奶当下拒绝,说太黑了,不去。

国恩老年公寓的布局与其他养老院明显不同——这里大多是平房。王淑芳回忆道,走进大门就能看见左右两侧各有一排平房,往里走共有五排这样的单层建筑。而在院落最深处,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栋三层小楼,“那里住着的,都是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

她因此怀疑,这次起火的地点,可能就是那栋三层楼房,“不然怎么死那么多人呢?”

直击老年公寓大火:知情人说20具尸体已无法辨认,一87岁老人清明回家逃过一劫

阿拉营村入口,交警称机动车一律不得进入,行人须查验身份

平房内则住满了身体相对健康的老人,两人一间。王淑芳说,这也是她看中这家公寓的原因之一,“平房出门活动方便,老人都不喜欢坐电梯。”

另一个考量当然是开销。国恩老年公寓每月收费800元,如果需要增加“包月打饭”的服务,则再多缴100元。阳阳说,在附近农村,这是相对便宜的价格了。当初实地走访的时候,她还参观了几家养老公寓,收费在每月1200元-1500元不等。

这样看来,这个离家大约25公里的养老院,已经是性价比最高的那个。

在阳阳眼里,50多岁的老板娘“兰姐”,人看起来大大方方的,很实在。平常她爱和老人凑一起唠嗑,也会在社交平台发布养老公寓的日常,“我经常看到她发的朋友圈,不是过节吃饺子,就是老人在一起跳舞或溜达。”

阳阳一家没少和老板娘打交道,“我奶奶要求比较高,好多事都找她。”阳阳有时从网上买了东西给奶奶,也都是托老板娘去站点取,再转交给老人。

在阳阳的印象中,兰姐挺爱照顾老人。有一次,她担心奶奶半夜上厕所摔着,让兰姐帮忙买一个尿盆,“她马上就买了,钱也不收。”还有一次,他们家几口人都在外地,来不及缴下个月的费用,兰姐告诉她,“回来再说”。

兰姐对火灾并不是没有防范。去年2月,她的账号里还发布了一张“消防疏散演练与员工教育培训”的合影,15位身穿白色护理服及3位身穿保安服的员工,参与了这项活动。阳阳听人说,兰姐一家在北京还有一家养老院,是她的丈夫和女儿在经营。

王淑芳残留着不少有关老年公寓的记忆——公寓饭堂有4个大厨,日常菜品也有不少,但“都不好吃”;紧挨着饭堂的边上有依靠几棵树搭建起来的棚子,供大家休闲娱乐;天气好的时候,老人们会坐在外面晒太阳;公寓还有卫生所,有老人犯病,老板娘就去诊所里叫医生过来。

今年春天,公寓装修过一次,安了灯,粉刷了房间,贴上了瓷砖。王淑芳感慨,“弄得挺好的”。

另有一名78岁的老人告诉《凤凰周刊》,她的兄弟去世前,曾住在阿拉营村的一家养老院。她和老伴则住在距镇中心60多公里外的村里,子辈们都常住外地。她患有心脏病,和老伴相互照顾,每人每年都要到县医院住三次院,开药加调养算下来,每次都得花1000元上下。而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流转,每亩地年承包价200元。

据这位老人透露,隆化县很多村镇都有类似的养老公寓,供子女不在身边或丧偶的老人居住,其中大多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直击老年公寓大火:知情人说20具尸体已无法辨认,一87岁老人清明回家逃过一劫

留下的老人和出走的年轻人

对于一个2020年刚刚脱贫“摘帽”的北方县城来说,想要找到一家像样的养老院,恐怕比想要找到一个愿意留下的年轻人还难。

根据公开资料,隆化县处在冀北山区,2023年GDP总量在承德市各区县中排名第4;而这一年,承德市的GDP总量则在河北省11个市中排名第10。

承德市统计局2020年发布的报告称,“由于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工业发展压力巨大,再加上高中教育水平的落后,造成我市人口流出现象严重。2019年全市户籍人口382.53万人,而全市常住人口只有358.27万人,两者差值近24.26万人”,“流出人口比较严重的是围场县累计超过 10 万人,隆化县累计超过7万人。”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承德早在2000年之前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22年,承德市人民政府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206号建议的答复》中给出的数字是,承德市常住人口约 333.63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75.48万人,占总人口的22.6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50.98万人,占总人口的15.28%。据预测,到2025年,承德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接近83万人,到2035年将超过百万。

直击老年公寓大火:知情人说20具尸体已无法辨认,一87岁老人清明回家逃过一劫

聚落分散,普遍缺乏近距医疗设施,也是农村养老的一大挑战

“我国现在养老服务业人才(员)缺口大。由于长期受计划生育、少生优育思维的影响,重视抓生育而忽视抓养老,由此造成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迟缓,从养老机构、基本养老设施,到相关服务照护人员都明显不足。”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王桂新告诉《凤凰周刊》,“我知道在农村还有不少贫困老人有病无钱医,他们最需要的、摆在第一位的可能是吃饱一顿饭、能多活一天。”王桂新曾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一位农村贫困家庭的患病老人,为了不给子女增加沉重的生活负担竟快求一死,这样的养老现状令他感到十分难过和感慨。

与此同时,王桂新发现,聚落分散,普遍缺乏近距医疗设施,也是农村老人养老的一大挑战。

这也是隆化本地人的感受。接受《凤凰周刊》采访的出租车司机称,在当地,养老确实是大问题,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老年公寓也应运而生,里面住着的多是没有亲人照料的老人。他经常从老年公寓拉上老人到县医院,或者从县医院拉老人到养老公寓。大多数情况,陪伴着的都是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他总要帮忙把老人从车上抱下来。“身上那个味儿,可难闻了”。

对王淑芳来说,眼下养老公寓是回不去了。除了为那些正在抢救的老朋友们揪心外,她最大的担忧是——

不知道往后去哪寻找下一个“家”。(实习生韦懿轩对本文亦有贡献)

直击老年公寓大火:知情人说20具尸体已无法辨认,一87岁老人清明回家逃过一劫

(文中阳阳、王淑芳为化名)

运营 / 雪梨王 校对 / 李宝芳 美术设计 / uncle玛丽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凤凰周刊冷杉RECORD,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