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回了趟老家,发现村里变化还是非常大的。
以前热热闹闹的晒谷场,现在长满了半人高的草;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烟囱冒烟的景象,也变成了零星几户亮着灯。
如今在晚上,农村是真的很黑,因为都没有几户人家亮灯了,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空荡荡的!
但奇怪的是,不管有人住的老房子,还是锁着门的空屋,大门口几乎都装着摄像头,红幽幽的指示灯在黑夜里一闪一闪,像无数只眼睛。
村里人笑着说:“现在咱农村,比城里还‘高级’,家家门口都有‘保安’。”不少人也很疑惑,就是如今家家户户门口都装了摄像头,这是为了看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门在外的年轻人装的,方便了解家里老人和孩子的动向,也解思念之苦!
村东头的王婶家,摄像头装在堂屋正对面。每天早上七点,摄像头准时会“响”——远在深圳的儿子会通过摄像头喊她:“妈,早饭吃了没?”
王婶今年六十八,老伴走得早,唯一的儿子在深圳打工,一年到头也就过年几天在老家。
去年冬天,王婶在院里劈柴摔了一跤,躺了半个月才敢跟儿子说。“怕他担心,更怕他回来耽误挣钱。”结果儿子知道后,连夜网上订了摄像头,第二天就让镇上的师傅来装上了。
现在王婶每天的生活,都跟这摄像头绑在了一起。早上对着镜头给儿子看她做的玉米粥,下午坐在门口择菜时,会跟屏幕里的孙子说:“你看奶奶种的青菜,嫩着呢。”
有次摄像头没插电,儿子打了五个电话过来,直到王婶举着手机让他看自己好好的,才算放心。
村里像王婶这样的老人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一年到头回不来一次,摄像头就成了连接两头的绳。
隔着屏幕看看老人是不是按时吃饭,看看老人家每天都在干什么,甚至只是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能看到老人健健康康的,心里也能踏实点。
有人说这是“云尽孝”,可对这些背井离乡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是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
(2)空房子也得装:防的不是贼,是突如其来的意外!
农村的老房子,最怕的不是小偷,是各种意外。春天怕雷击,夏天怕暴雨,秋天怕野火,冬天怕积雪压塌了屋顶。
去年邻村有户人家,空屋的电线老化短路,着了火,等发现时屋顶都烧穿了。
现在有了摄像头,远在县城的老李,每天早晚都会点开看看。看到屋檐下的排水管堵了,能赶紧喊村里的亲戚帮忙通一通;看到院子里的杂草长疯了,能拜托邻居抽空割一割。“房子在,根就在。哪怕不住,也得看紧了。”
更别说有些人家,院子里种着果树,墙角堆着秋收的粮食。以前总怕被人偷摘几个果子,现在摄像头对着,就算真有人动了心思,看看那亮着的红灯,多半也会打退堂鼓。
特别是现在农村搞养殖的也多了,交通也便利了,进出村里的陌生人也多了,家里大门口安装一个摄像头,这样心理也会踏实很多!
有户人家的摄像头还带喊话功能,有次看到隔壁小孩在偷摘桃,他在城里直接对着手机喊:“小子,放下!回头让你爸来我家拿!”吓得小孩撒腿就跑,成了村里好几天的笑谈。
(3)不止是摄像头,还是黑夜里的一盏灯!
现在农村的摄像头,早就不是单纯的“监控”了。大多带了夜视功能,晚上会亮着柔和的光,照亮门口的一小块地方。而且都是有感应功能的,只有有人经过,或者是有动静,这些灯就会亮起来,相当于是在门口装了一个路灯!
村道没装路灯,以前晚上走夜路,全靠手机手电筒。现在好了,走在村里,一路能借着各家摄像头的光。
有次我半夜开车回村,村口那段路坑坑洼洼,全靠路边人家的摄像头照明。红的、白的灯光一路铺过去,像条温暖的光带。那一刻突然觉得,这些冰冷的电子设备,好像也沾了点人情味。
有人说,农村装摄像头,是因为人心变了,不像以前那样夜不闭户了。可我觉得,这更像是时代的无奈。
年轻人要出去挣钱,老人孩子留在家,空房子越来越多,大家只能想办法用科技填补牵挂。
而且这些摄像头,很多都是不用花钱买的,这也是农村家家户户装摄像头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的电信,移动公司在农村搞活动,就会赠送这些产品,既然不要钱,送了就装上了,免得浪费了!
而且吧,装这个也用不了多少钱,连接到手机上,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家里的情况,也是非常不错的!真要发生什么突发情况,或者是意外了,这些摄像头就能发挥大用途了!
你老家的房子装了摄像头吗?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