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阳 来源 | 顶尖广告
在影视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短剧只有0次和无数次”。
要么一秒划过,要么索性停不下来。
全程无尿点、反转叠反转,狗血剧情里藏着暗爽的短剧,堪称人性弱点的洞察大师,把这届观众拿捏得死死的。
但如今让电视机落灰,让长剧黯然失色的短剧,最近却被推向风口浪尖,沦为众矢之的。

短剧又冲上热搜了,但这一次的爆点不是炸裂眼球的剧情,而是强行打破了次元壁——
两个月前刚举办完婚礼的网友,万万没想到,竟然在热播短剧《我在回忆里万劫不复》刷到了自己的“同款婚礼”。
只不过,这一次主角不是自己和爱人,而是变成了霸总和小娇妻。

图源:月光短剧
这种莫过于在平行时空撞见另一个人生轨迹的场景,魔幻中透着一丝惊悚。
不过现实不同于电视剧,绝非“如有雷同,纯属虚构”,网友很快反应过来自己的婚礼创意疑似被“盗用”了。
剧中仪式区拱门、迎宾区设计与自己的婚礼场景布置相似度超90%,甚至自己婚礼当天遗留的高档矿泉水空瓶都成了道具桌上的“彩蛋”。
最刺眼的是仪式区拱门,短剧中那座由白色大花、云母片流苏组成的粉紫色花拱,与婚礼照片里的布置几乎一模一样。

图源:红星新闻
网友晒出的证据链清晰还原了事件脉络:
首先,婚礼举办前5 天,场地方负责人曾询问能否使用婚礼布景,被她明确拒绝;
其次,这场婚礼凝聚了她近全部的创作心血—— 从花束配色、云母片数量到舞台布景初稿,每个细节都力求“独一无二”。

图源:红星新闻
如今被短剧“像素级复刻”,她的愤懑可想而知。
网友们也从围观吃瓜迅速代入共情:
“盗用别人独一无二的婚礼,想想都膈应人,哪怕改改颜色造型也行啊!”


“婚庆公司肯定脱不了干系,新人仪式后布景早该拆除,哪来的‘二次利用’?”


“剧组怕不是明知故犯吧?”

面对舆论发酵,短剧方回应称“已付费给婚庆方和场地方,正在等说法”,字里行间暗示自己也是受害者。
数据显示,这部由短视频账号“月光短剧”发布的60集短剧播放量高达2.57亿,目前位于播放平台榜首。
如果短剧方所言属实,在剧集热播的时候被负面缠身势必会影响长尾效应,实属无妄之灾。
三方“踢皮球”式的推诿让网友陷入无奈,最终只能诉诸法律维权。
有网友犀利总结,或许是新人和短剧方都被“摆了一道”。

一场本该甜蜜的婚礼沦为现实版“罗生门”,实在令人唏嘘。

短剧“重现”素人婚礼之所以引爆全网,一方面源于公众对私人生活边界被入侵的恐惧,权益边界的模糊感刺痛了每个人;
另一方面,则是大众对短剧市场乱象积怨已久的情绪爆发。
巧合的是,半个月前短剧《麒麟送子,天降喜福》的“炸裂”剧情才刚引发全网声讨。
要不说AI永远无法取代人类,根本编不出“1胎生99子”的反生理、反人性的狗血桥段。

图源:抖音
不仅这个片段引发争议,用“下媚药”等法外狂徒情节调侃成爱情催化剂的价值观同样让人眉头紧皱。

图源:抖音
讽刺的是,这部毁三观短剧竟狂揽4430 万播放量,成绩单亮瞎眼。
面对群嘲,男主演回应称没看剧本,经纪人以“必爆”为由强压他接戏;

图源:抖音
导演则甩锅“剧情太疯是编剧的锅”,用吃瓜语气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主创们的甩锅姿态,恰恰撕开了短剧行业的遮羞布:为流量不择手段已成潜规则。
所有人都盯着“爆款密码”,狗血剧情成了收割眼球的捷径,谁还耐烦打磨精品?
怎么刺激怎么来,反正“炸裂即播放量”。
且短剧市场经历过狂飙后,集体陷入了“霸总+狼人”的爆款公式循坏怪圈,编剧被要求加入狗血桥段,导致内容严重同质化。
而霸总文学的另一面却是“虐女文学”的对照组,短剧往往为了制造视觉刺激,最大程度用女弱烘托男强,为男主角提供“性张力”与“荷尔蒙”,因此催生了动不动掐脖子、水池摁头、绑架、殴打等戏码。

图源:《你是我的万千星辰》
男频短剧中,女性角色更沦为客体化凝视的标本,从着装到台词,每个镜头都在物化女性。

图源:微博
正如一位女演员控诉:“短剧爱女是最大的谎言。” 无论扮演被虐者还是逆袭“大女主”,女演员都难逃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消耗;

图源:@季节限定sally
而铁打的霸总专业户男演员,也因长期演绎施暴者角色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图源:抖音
事实上,短剧的野蛮生长早被盯上。
去年11 月,国家广电总局就针对“霸总”短剧发出管理提示,要求“拒绝荒诞剧情抹黑企业家形象”,并明确 “压缩数量、提升质量”。

微博、抖音等平台也相继清理下架低俗内容,对猎奇审丑的创作乱象“动刀子”。
但积弊难消,在大众认知里,短剧的负面标签早已根深蒂固。
当行业仍在流量泥潭里挣扎,所谓“转型”或许还只是句口号。

值得注意的是,短剧虽被骂上热搜,但人人都想挤进去分杯羹。
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短剧日付费就达6000万元,市场规模突破200亿,直逼电影全年票房的40%。
经过这两年野蛮生长,如今的市场扩张势头只增不减,其“实火” 程度可见一斑。
这把火不光席卷国内,更烧向全球,中国短剧正在掀起一场全球性娱乐风暴。
就连霸总文学出海都能让人上头,还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偏好:
北美沉迷豪门恩怨,拉美为不伦恋疯狂,中东追捧家族复仇…… 因文化差异,阿联酋就曾叫停过不合伦理的剧集。

图源:微博
高冷的好莱坞也放下身段向短剧抛橄榄枝,苹果商店娱乐榜前列已被中资短剧 APP 霸榜,高回报预期促使众多玩家从平台运营转向内容制作。
数据显示,洛杉矶已有 20-30 家短剧公司设立办公室,承制方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尽管争议缠身、狗血剧情屡遭诟病,但市场用数据给出了残酷答案:
短剧不仅没凉,还在全球疯狂扩张,甚至成为Z世代的内容刚需。
不管承不承认,这个价值千亿的新兴市场,正用钞票改写着娱乐产业的规则。
就像被偷走婚礼的素人网友,当观众的审美底线一次次被当作道具摆上流量餐桌,这场用狗血堆砌的全球盛宴,终究会在 “下一个更炸裂” 的狂欢里,把内容创作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撕得粉碎。
不禁让人想问,当所有镜头都对准狗血瞬间,谁还会为真实的生活留白?
这或许才是短剧狂飙背后,留给整个娱乐产业最扎心的灵魂拷问。
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有趣话题 ,尽在【顶尖广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