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在英国谢菲尔德的克鲁斯堡剧院落下大幕,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比12战胜老将马克-威廉姆斯夺得冠军。这是中国选手乃至亚洲选手第一次摘下这项象征职业斯诺克最高荣誉的赛事桂冠,而赵心童以业余选手持外卡夺冠,更是历史上头一回。

从被禁赛到登顶斯诺克之巅,赵心童用了两年多时间,实现涅槃重生。

赵心童夺冠刷爆多项纪录,广东何以盛产斯诺克名将?赵心童夺冠刷爆多项纪录,广东何以盛产斯诺克名将?

赵心童手捧冠军奖杯

天赋少年:横空出世却又跌入深渊

1997年,赵心童出生于深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医务工作者。7岁时,他在自家楼下的台球桌上首次接触斯诺克,从此与这项运动结下不解之缘。父母的支持为他铺就了职业道路:家中专门改造出训练室,聘请教练,甚至在他14岁时支持其从深圳市松岗中学退学,全身心投入台球训练。

赵心童的成长轨迹深深烙刻着“广东元素”。他师从中国斯诺克教父伍文忠——这位曾培养出丁俊晖的教练,以严格训练和战略思维著称。在伍文忠的指导下,赵心童的技术框架逐渐成型,尤其是其标志性的快节奏进攻风格,令他的比赛极具观赏性。

在中国斯诺克界,“忠叔”伍文忠绝对是传奇人物。丁俊晖、梁文博、肖国栋、田鹏飞、周跃龙等名将都曾得到他的悉心指点、教导,也是忠叔“看着长大”的“伍家班”成员。包括斯佳辉在内的多位年轻球员,都有南下广东求学的经历。

赵心童夺冠刷爆多项纪录,广东何以盛产斯诺克名将?

昔日“伍家班”合影

赵心童的职业生涯始于天赋与机遇的交织。2015年,他在世界业余锦标赛中屈居亚军,却因冠军放弃资格而递补进入职业赛场,这段经历被圈内人称为“命运的转折点”。那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时候的目标就是成为丁俊晖那样的人,“丁俊晖2005年夺得中国公开赛冠军那天晚上,正好是我的生日,当时就一直想象,以后我要是走到冠军领奖台,会是什么感觉。”

进入职业赛场后,18岁的赵心童很快成为斯诺克界的焦点:奥沙利文盛赞他“拥有不可思议的天赋”,“台球皇帝”亨德利则预言其“未来将改写斯诺克格局”。2021年英锦赛夺冠,更让他成为继丁俊晖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选手,世界排名飙升至第9位,被媒体称为“斯诺克界的费德勒”。

2023年,多位中国球员卷入赌球案。赵心童虽未直接参与打假球,也因行为违规遭禁赛2年6个月,后因主动认错且态度良好,禁赛期缩短为20个月,至2024年9月解禁。

当时的赵心童是世界排名最高的中国斯诺克球员,暂居第11位。他曾表示:“当时感觉天都塌了。之后很长时间都在反思,想要去弥补这个过错。”

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无法参加比赛,这对于一个职业球员的伤害有多大不言而喻。不过,赵心童没有放弃训练,回国后每天依然保持8小时以上的练球时间,按照他的说法,“我知道斯诺克对我有多重要,也清楚这段时间过得有多漫长,我只能每天更加刻苦去训练。”

中国台球国家队教练、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副院长张东涛,是赵心童在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学习时的教练。“禁赛期间,赵心童一直在学院练球,每天就跟以前当学员一样,按时来训练,把曾经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修复,完善进攻的同时,再解决防守的问题。还增强了很多复杂局面的缠斗能力,训练的状态也很好。他经常在训练中打出147分,过百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张东涛说。

赵心童在本届世锦赛创造了多项纪录:首位亚洲世锦赛冠军、首位以业余身份夺冠选手、最年轻中国世锦赛冠军(28岁30天);单届18杆破百追平丁俊晖纪录,成为斯诺克首位持外卡夺冠选手;以“神准”著称,长台成功率高达82%,多次在复杂局面下打出极限杆法。

赵心童夺冠刷爆多项纪录,广东何以盛产斯诺克名将?

5月5日,赵心童在决赛第三阶段比赛中。图/新华社

涅槃重生:从禁赛阴影到历史突破

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赵心童以“业余外卡选手”身份从资格赛突围,一路击败奥沙利文、威廉姆斯等传奇,最终以18比12战胜“金左手”,成为首位问鼎世锦赛冠军的亚洲选手。这场胜利被奥沙利文评价为“统治力堪比巅峰亨德利”。

回顾赵心童的职业生涯,他曾三次打入排名赛决赛,此前两次分别是2021年英锦赛和2022年德国大师赛,两次决赛赵心童分别以10比5击败布雷塞尔、9比0击败同胞颜丙涛夺冠,如今问鼎世锦赛,距离个人大满贯只差一座大师赛。

广东与这项运动有多深的渊源?

斯诺克是台球运动的一个分支,19世纪晚期,在英国驻印度的军队中诞生,并迅速传回英国。只是,当时的英国人认为传统台球才是正统和科学的玩法,斯诺克只是民间的娱乐消遣,难登大雅之堂。直到斯诺克奇才乔·戴维斯出现,这项运动才真正开始风靡英国。

上世纪80年代,“四大天王”斯蒂芬·亨得利、罗尼·奥沙利文、约翰·希金斯、马克·威廉姆斯陆续出现,斯诺克文化开始从英国向全球渗透,并在香港流行。得益于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广东成为内地最早流行斯诺克的地区。

因此,广东有着非常深厚的斯诺克群众基础,全国各地的斯诺克爱好者都会前来练球。这些慕名者中不乏高手,其中就包括1995年全国精英邀请赛的冠军李建兵、1998年全国斯诺克锦标赛冠军徐鑫健、2000年全国冠军杯锦标赛冠军蔡剑忠(后来成为丁俊晖的教练)等。

1994年,广东名将郭华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取得英国职业斯诺克赛事资格的选手,曾在比赛中击败过亨得利和达赫迪,他的留洋经历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年轻选手。

而继丁俊晖之后,东莞再次走出斯诺克世锦赛冠军。2024年,东莞女子斯诺克队员白雨露一举夺得2024女子斯诺克世锦赛第二座冠军奖杯,成为国内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选手,刷新中国斯诺克运动历史。

赵心童夺冠刷爆多项纪录,广东何以盛产斯诺克名将?

白雨露夺得2024女子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奖杯

丁俊晖不再是孤勇者

据公开报道,2025斯诺克世锦赛总奖金为2395000英镑,冠军奖金为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83万元),亚军奖金为2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93万元)。换而言之,赵心童世锦赛夺冠,奖金约合人民币483万元。

近些年来,斯诺克在中国重新焕发生机。美国《时代》杂志称,斯诺克的“翻红”与中国天才少年丁俊晖的出现息息相关。2005年,18岁的丁俊晖获得中国人在职业斯诺克领域的第一个排名赛冠军,这如同一剂“强心针”,极大刺激了斯诺克在中国的崛起,亦成为中国台球运动复苏的转折点。

赵心童夺冠刷爆多项纪录,广东何以盛产斯诺克名将?

丁俊晖 资料图/新华社

如今,丁俊晖不再是那个闯荡世界球坛的孤勇者,赵心童创造了新的历史,中国军团形成了集团优势。本届世锦赛,共有10名中国选手创纪录进入正赛,其中6人打进16强。

二十年前丁俊晖以“孤勇者”姿态打破西方垄断,用14个排名赛冠军搭建起中国斯诺克的基石,如今的赵心童则代表着更国际化、更富观赏性的新一代。这种接力不仅体现在竞技层面,更推动着运动生态的升级。丁俊晖时代,中国斯诺克依靠个体突破吸引关注;如今中国斯诺克以六人出现在世锦赛十六强的群像姿态出现在最高舞台,赵心童的最终夺冠更将进一步带动全民参与热潮——2025年世锦赛期间,中国观看人数超1.5亿人次,未来预计吸引更多青少年投身斯诺克训练,进一步扩大这个项目在中国的群众基础。

世界台联主席弗格森甚至预言,斯诺克世锦赛未来可能落户中国,这种影响力的提升,正是由两代运动员共同书写而成,更将以蓬勃之势继续燎原。

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走过波折,中国斯诺克迎来了新的黎明。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文字 | 记者 苏荇杨楚滢

编辑:聂粤

来源: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