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反对无效!向美国捐1亿,又给大陆捐500亿的香港富豪胡应湘,提出港珠澳大桥想法时竟被李嘉诚“威胁”,可胡应湘铁了心要造,如今大桥通车回头再看,两人高下立判!
胡应湘是香港合和实业的老板,上世纪80年代,他就盯上了珠江口那片海。那时候从香港到珠海,要么坐船晃一个多小时,要么绕陆路跑三小时。
胡应湘想把香港、澳门、珠海串起来!想法挺好,可当时香港还没回归,港英政府压根不搭理他。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董建华当上特首,这事才有了转机。
但胡应湘没想到,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政府,而是自己的商界老熟人——李嘉诚。
李嘉诚的算盘打得精,他的生意版图里,港口和物流是重中之重。要是港珠澳大桥建成,货流从海运转陆运,他在深圳盐田港的投资可就悬了。
更关键的是香港作为中转港的地位一旦动摇,他手里那些码头、仓储的价值都得缩水。所以从胡应湘提出想法那天起,李嘉诚就没松过口。
那时候李嘉诚在香港商界跺跺脚,地皮都得抖三抖。他先是通过媒体放话,说建桥是“劳民伤财”,还暗示这项目会害死很多人。接着又联合其他财团,用“环保争议”“经济不可行”这些理由给胡应湘施压。
甚至有传言说李嘉诚私下警告胡应湘,别为了虚名把生意搞砸了。可胡应湘铁了心,他认准这桥不是为了自己赚钱,是为了三地老百姓能抬脚就走、货物能连夜通关。
而胡应湘到处奔走,找政府谈、找专家论证。他带着团队一遍遍地测算,从潮汐到地质,从成本到收益,把每个细节都抠得清清楚楚。
1997年香港回归后,他又找到董建华,把大桥的规划图往桌上一摊:“你看,这桥通了,香港的货能直接进内地,内地的产品也能借香港出海,三地拧成一股绳,谁也别想小看咱们。”董建华也觉得这事儿靠谱,可架不住李嘉诚在背后使绊子。
真正让事情有转机的是2001年广东抛出的“隧道计划”。广东打算自己修条海底隧道连接深圳和珠海,这等于把香港撇开了。
香港这才慌了神,要是再不出手,珠三角的物流蛋糕可就没他们份儿了。这时候胡应湘又站出来,提出“单Y”方案,把澳门也拉进来。国务院一锤定音,就这么干!
从2009年开工到2018年通车,整整九年。胡应湘几乎天天往工地跑,看着那55公里的桥隧一点点成型。最让他揪心的是海底隧道,当时全世界都没人在这么深的海里埋过沉管。
外国专家开价1.5亿欧元当顾问,还说中国人根本做不到。胡应湘跟总工程师林鸣咬咬牙咱们自己干!他们研发出深基槽水流监测系统,像搭积木一样把沉管一节节拼起来,愣是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现在大桥通车从香港到珠海开车只要半小时,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货车从桥上跑过,电子产品、珠宝首饰、新鲜蔬菜,早上在珠海装车,下午就能摆上香港的货架。澳门的游客坐着大巴直达珠海长隆,香港的上班族周末开车去中山喝早茶。
更厉害的是大桥带动了整个大湾区的经济,珠海的房价涨了,周边的产业园冒出来了,连带着广西、云南的货物都能借道出海。
再回头看李嘉诚,他的港口生意确实受了影响,盐田港的集装箱量不如从前了。有人说李嘉诚是商人,眼里只有账本;胡应湘是企业家,心里装着家国。这话不假一个算计着眼前的得失,一个盯着未来的星辰大海。如今站在大桥上,看着往来的车流,谁高谁下,一目了然。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