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斯德哥尔摩的七月,空气中弥漫着北欧夏日的清凉,但中美两国经贸团队所在的会议室里,气氛却异常紧绷。

这是三个月内双方第三次坐在谈判桌前,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斯德哥尔摩,每一次交锋都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

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面对中方高层率领的代表团时,双方都清楚:这场博弈已进入微妙时刻。

瑞典谈判桌上,交锋与妥协并存。

中方高层重申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强调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美方则罕见承认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双方最终达成务实成果:同意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这一共识为八月即将到期的关税休战按下了暂停键,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谈判桌上摆放的茶杯升起袅袅热气,映照着双方代表严肃而专注的神情——这短暂休战背后,是过去数月贸易战硝烟带来的沉重代价。

几乎在瑞典会谈进行的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姿态出现耐人寻味的变化。

中美瑞典谈判开启,特朗普身段放软,微妙时刻,美方另一路人马要来北京,包括想给中国卖飞机的波音

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美方不仅拒绝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过境”美国的请求,还撤销了4月发布的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对华销售禁令。更关键的是,知情人士透露,自6月伦敦会谈后,美国事实上已暂停实施涉及中国的新贸易管制。

这些举动被美国内部批评者视作“危险的信号”,前国防部官员拉特纳甚至担忧这会“喂大北京的胃口”。

然而这种“身段放软”并非偶然。

回溯今年4月,特朗普将中国商品关税税率陡然提高至145%。中方随即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精准反制打中了美国产业链的痛点。美国专家坦言“中国发现了美国无法承受的痛点”。哈德逊研究所的索博利克指出,特朗普近期态度转变与其说示好,不如说是为“考虑不周的贸易战”付出代价后的策略回调。

当国家安全牌撞上经济现实牌,华盛顿的选择显得尤为现实。

就在斯德哥尔摩的官员们结束会谈时,另一条对华接触渠道已悄然开启。

中美瑞典谈判开启,特朗普身段放软,微妙时刻,美方另一路人马要来北京,包括想给中国卖飞机的波音

特朗普(资料图)

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主席、联邦快递CEO芮思博带队,波音高管及USCBC会长谭森等组成的美国商界代表团正飞赴北京。这是4月关税战升级后美国商界最高级别的访华活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波音公司——这家曾在2017年随特朗普访华斩获370亿美元订单的航空巨头,因关税战导致交付受阻而急切寻求破局。

中国商务部曾明确表示,美方关税大棒已严重冲击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美企业均深受其害。

美国商界对恢复合作的渴望远超政治博弈。

USCBC最新调查显示,关税问题已成为在华美企第二大关切。近三分之一受访企业承认过去三年失去了中国市场,四分之三预计未来份额将持续萎缩。报告直言:尽管美中关系面临挑战,中国市场仍是维持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没有中国业务,美国企业难以在全球立足。

这种焦虑在波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欧洲空客持续扩大在华份额,波音高管此行背负着夺回市场的巨大压力。

中美瑞典谈判开启,特朗普身段放软,微妙时刻,美方另一路人马要来北京,包括想给中国卖飞机的波音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近日“可能已收到访华邀请”的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颇为微妙:“请参阅中方此前发布的新闻稿”——既未直接否认,也未明确证实。这种外交辞令背后,体现的是中方一贯的审慎与务实。中方更看重的是美方能否落实两国元首6月通话共识,真正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

当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关税休战延期时,中美关系的天平似乎正朝着理性方向回调。

从斯德哥尔摩的谈判桌到北京的企业对接,从白宫的关税政策到波音的订单焦虑——中美经贸关系正呈现政商双轨并行的新局面。

特朗普政府的“身段放软”与商界的自救行动形成微妙共振,揭示出贸易战难以为继的残酷现实。美国企业用脚投票的行动(如链博会美企参展数量逆势增长15%)比政客的言论更具说服力。中美能否跨越战略猜疑找到利益平衡点,将决定这场大国博弈是滑向双输的深渊,还是走向可持续的竞合新局。

至少在这个北欧之夏,双方都意识到:冲突的代价,远比想象中更沉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