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市纪委监委消息:重庆市民族宗教委原党组书记陈文森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这位土家族干部曾带领群众修路架桥、发展油茶产业,让14.9万人摘掉了穷帽子。可谁能想到,这个“脱贫功臣”转身就成了“有问题"的干部。
公开资料显示,陈文森,土家族,1965年2月出生,重庆秀山人,市委党校研究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重庆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

陈文森的起步始于中学教师,而后跨度到体制内工作,曾在三个县担任的“一把手”,分别是秀山县、云阳县和酉阳县,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县也都位列重庆曾经的14个国家级贫困县名单。

陈文森的履职经历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秀山县任职(1990-2008年):
历任秀山县物资局副局长、局长,发展计划委主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等职,长期参与地方经济规划与基层治理。2007年升任秀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2008年调离。

第二个阶段在云阳县任职(2008-2011年):
2008年6月调任云阳县委副书记,分管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当地脱贫攻坚相关项目。
第三个阶段下酉阳县任职(2011-2021年):
2011年11月,任酉阳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后转正为县长(2012-2016年)。2016年2月,升任酉阳县委书记,主政期间酉阳县于2020年2月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截至2019年底,酉阳县累计脱贫14.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7.4%降至0.5%,130个贫困村全部销号。

公开报道,陈文森在酉阳县任职期间,他带头走访贫困村和贫困户,成立脱贫攻坚督导组,常态化督查政策落实情况。并对13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开展全覆盖培训,建立“选派、管理、培养、激励”机制,确保扶贫干部驻村履职。
建成油茶、茶叶、青花椒等特色产业基地130万亩,带动12.5万贫困人口参与务工,人均年收入超8000元。依托桃花源5A级景区、龚滩古镇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5万多名贫困群众通过旅游服务业增收,如叠石花谷景区带动周边200多户增收超千万元。

就是这样一位带领全县脱贫的好领导,却走上了违纪违法的路。通报中显示,“搞形式主义,违规赠送礼金,无视组织原则,搞“一言堂”,不如实交代问题”。陈文森在推动各项项目时,是否存在只为政绩不考虑实际的情况发生,自己有权就自己说了算的病态心理,拿着权力为自己所用。

“穷庙富方丈”的戏码悄然上演。陈文森嘴上喊着“精准扶贫”,暗地里却把扶贫工程当“提款机”。通报中还显示,他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中收受巨额财物,连干部选拔都成了交易市场。更讽刺的是,这个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慷慨陈词的扶贫功臣,对群众的实际困难却消极应付,对历史遗留问题能躲就躲。正如俗话说的“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表面文章做得再好,终究经不起时间检验。

陈文森严重违反了“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和工作纪律”,真是“五毒俱全”,表面仁义,背后腐化,不收敛不收手,实在是可恶。
值得一提的是,陈文森曾担任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还兼任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这种双重身份的领导岗位,更应该受到双重监督管理。
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为正局级,归口中共重庆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领导。

李中武
讽刺的是,两任党组书记连续被查:李中武(2019-2021年任职,2021年10月被“双开”)和陈文森(2021-2024年任职,2025年4月10日被“双开”)均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且两人均在脱贫攻坚关键期或脱贫后主政重庆市民族宗教委。
两人的问题共性包括,均涉及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并存在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等行为,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

陈文森这种“台上喊扶贫,台下捞油水”的双面人,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实在是荒唐,马上就可以退休享受生活了,没想到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这也印证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铁律,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把心操在人民身上,才能不走偏,成为人民的的好领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