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
梦想可以有,但不能太多,否则就成了幻想。
比如诗仙李太白,24岁仗剑出蜀,主打身份就是江湖游侠,还留下了为吴指南守尸,持剑与猛虎对峙,最终吓退老虎的戏码:
“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间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
老虎跑了以后,李白暂将吴指南草葬于洞庭湖畔,数年后,李白折返,以泪洗剑,重拾吴指南遗骸,用布袋背到武昌,立冢于黄鹤楼旁。
据不完全统计,李白诗中含“剑”字的诗,多达100多首,比如: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但实际上,李白的武力值应该不高,否则困居长安与人互殴时,就不需要好友陆调解围了。所以李白的江湖梦,大抵也就如此,但比起江湖,李白更想当官,还要当大官,最好位极人臣,为此他也付出了许多,包括入赘前宰相府,委身悍妇刘氏等。
除此之外,李白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成仙得道,为此特意上紫极宫,请高天师授道箓,还数次登黄鹤楼,想沾沾仙气。
可是,当李白想要在黄鹤楼题诗时,发现已经被人捷足先登,而且诗还写得特别好,所以这件事就成了李白一生的心心念念,最后不得不在金陵凤凰台仿了一首,假装分了一缕仙风。
不甘啊不甘,真是不甘。
而让李白也觉得自己的诗略逊一筹的人,正是崔颢,同样是一个有趣的妙人。史书有载:崔颢者,亦擢进士第,有文无行。好蒱博,嗜酒。娶妻惟择美者,俄又弃之, 凡四五娶。终司勋员外郎。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去。
早年,李白也拜谒过李邕,但连拜帖都没有投进去,故有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如此看来,李白和崔颢当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后人更有好事者言,李白,字太白,但终究是白,而“颢”曰“白得发亮”,更压一头。
至于李白是哪一年登黄鹤楼,想要在上面题诗的,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仅述为壮年。下面我们先来读一读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再讲一讲他的故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汴州人,郡望博陵,为“五姓七望”中的顶级豪门,仅有唐一代,就出了16位宰相,实力相当了得。所以,崔颢20岁就进士登科了,相当年轻,然而仅仅封了一个太仆寺丞。
太仆寺丞的官阶是从六品,倒也不低,左右拾遗才不过八品,只不过太仆寺丞的工作内容不太上台面,主要负责马政,隶属兵部,也就是传说中的“弼马温”。
所以崔颢一怒之下就办了个停薪停职,去官远游了,这一游不要紧,整整游了20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自淮楚至武昌、过河东、奔辽西、再入蓟北,甚至还从了军,所以笔下有不少气势雄浑的边塞诗。
在游历期间,北海太守李邕听说了崔颢的大名,特意设宴邀请,求崔颢亲题。没想到,崔颢提笔就写下了: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李邕见崔颢如此轻浮,遂拂袖而去,胡须都气直了。
崔颢早期的诗,以浮艳而名,至于有多艳,不知,就崔颢遗存的40多首诗看,比元稹的“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要收敛许多。
除此之外,崔颢还有两个小癖好,首先是好赌,其次是换妻,频繁的换,专挑年轻貌美者:娶妻惟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
浪荡够了以后,已经入不惑之年的崔颢被召回朝,擢司勋员外郎,依然从六品,但工作性质好多了,主要负责功臣的表彰工作。
从这以后,史书中关于崔颢的记载就很少了,仅知卒于公元754年,终年51岁。这一年李白在金陵,后游泾县桃花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史书中,关于崔颢哪一年在黄鹤楼题诗,也没有明确记载,但肯定是早于李白,不然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而李白首登黄鹤楼,当是公元730年,时孟浩然科举落第,应崔国辅之邀东游,途经江夏时再遇李白,故李白有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也就是说,崔颢的诗当作于730年以前,723年之后。
据传,仙人子安曾驾黄鹤至此楼,后飞升而去,故名。李白见崔颢题诗后,惜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搁笔,“搁笔亭”就是因此而来,这也成了李白一生最大的遗憾。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后,玄宗避蜀,太子李亨伺机在灵武称帝。
永王李璘不服,大肆招兵买马,邀李白入其幕府,此时李白已经57岁,官瘾还没过够。不久,永王璘兵败,李白以附逆罪下狱,后流放夜郎。
行至奉节时,遇大赦,因此有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公元761年,李白将夫人送去庐山后,再游金陵,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是李白仿照崔颢的《黄鹤楼》而作,算是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个心愿。次年,李白在当涂病逝,终年62岁,大鹏乘风而去,带走了半个盛唐的浪漫。
虽然,李白官没做明白,江湖也没闯明白,连羽化登仙的梦也破碎了,但他的一生足够传奇。换个角度想,“诗仙”也是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故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