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月19日,普京为了展示自己对乌克兰谈判的诚意,销毁了7架本进攻乌克兰的无人机。
但没想到,乌克兰转头用无人机袭击了莫斯科,不仅打得莫斯科毫无还手之力,也狠狠打了普京的脸。
乌克兰的无人机,到底有多强,竟然可以把80年未遭受袭击的莫斯科防卫撕得粉碎?接下来,俄罗斯又该如何“反击”?
普京的怒火
自从俄罗斯经历了保卫莫斯科的艰苦战斗后,80多年来,莫斯科一直过得非常平静,完全没有经历过外敌的袭击,简直就像是俄罗斯的“保险箱”,然而,俄罗斯一度认为自己不可能被敌人攻破的“硬骨头”,竟然被乌克兰的一架架无人机给撕裂了。
莫斯科的民众,很多人都吓得没了睡意,四处奔逃,城市上空的爆炸声让人心惊胆战,普京当然也气得火冒三丈,这可真是“丢了脸,伤了面子”。
说实话,乌克兰的这一招,真的是让世界都大吃一惊,无人机这个小家伙,居然能这么灵活、迅速地穿越俄罗斯的防空系统,直接攻击到莫斯科,更让人佩服的是,乌克兰人不仅不受挫,反而变本加厉。
3月21日,乌克兰再次袭击了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的驻地——图160基地,乌克兰也真是胆大,居然也敢把它当成目标来打,他可是俄罗斯的“重量级选手”。
乌克兰也真是胆大,居然也敢把它当成目标来打,将俄罗斯的“颜面”被狠狠地撕裂,普京这下的火,可真是忍不了了。
乌克兰的进攻
乌克兰的无人机可真是让俄罗斯头疼得不轻,3月11日,乌克兰的91架无人机潜入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那场袭击,简直让莫斯科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惧。
俄罗斯那时是气得直跺脚,想不到自己这大国首都居然会被人这样“敲响警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乌克兰的无人机攻击可不止一次,2025年1月14日,乌克兰军队就利用无人机,对俄罗斯多个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了打击,比如说,驻有俄罗斯图160轰炸机编队的“恩格斯2”军用机场,就在这次攻击中遭了殃。
接着,1月21日,乌克兰还袭击了位于萨拉托夫市的多个重要设施,包括航空工厂、能源枢纽、化工企业等,乌克兰这波行动,真是让俄罗斯高层心头火冒三丈,几乎都要调兵遣将开始大反击。
可问题是,乌克兰这股子“无人机狂潮”并没有因此停止,2月26日凌晨,乌克兰再次调动了128架无人机,继续对俄罗斯境内发动了空袭。
虽然俄罗斯国防部紧急通报,表示已经击落了全部无人机,但乌克兰这波攻击依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房屋、燃气管道、学校等民用设施遭到破坏,甚至有居民也在袭击中受伤,这已经不只是军事对抗的问题了,人民的生活安全也成了大问题。
随着3月11日乌克兰发动的袭击愈发猛烈,普京的愤怒达到了顶点,莫斯科,俄罗斯的心脏,竟然成了乌克兰无人机的目标,这让普京愤怒不已,毕竟,谁能想到,一个国家的首都竟然会成为这样的攻击对象?
而就在3月21日,俄罗斯宣布暂停进攻之后,乌克兰毫不示弱,继续发动了袭击,这次,他们又将目标对准了“恩格斯2”军用机场,俄乌之间的无人机“空中对决”愈演愈烈,简直成了“无人机大战”版的续集。
乌克兰使用无人机袭击俄战略轰炸机基地,引发巨大爆炸 财联社 2025-03-21 00:19
不仅如此,有消息称,乌克兰还将“战火”蔓延到了匈牙利,袭击了匈牙利的输油管道,导致了俄罗斯至匈牙利的输油暂时中断,这操作,让地区局势更加紧张了,周围国家恐怕也得开始绷紧神经了。
总的来说,2025年的这场无人机攻防战,不仅让世界看到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潜力,也让俄罗斯感受到了自己强大国力背后的脆弱,乌克兰这边,显然还没有打算放慢攻势,反而像是越打越顺,越打越火热。
而普京选择暂停进攻,也许是想给自己留个喘息的机会,不过,谁知道,下一轮的无人机对决会在哪里爆发呢?
现代战争的新“宠儿”
无人机可不仅仅是飞在空中的“遥控玩具”,它集成了大量尖端技术,什么侦察、监视、打击、电子干扰等功能一应俱全,让人惊叹的是,俄乌战争中,无人机几乎成了双方的“常客”,成了情报侦察的得力助手。
不管是发现敌方阵地,还是实时追踪敌军的动态,无人机都能做到精准无误,堪比“战场眼睛”,一旦通过无人机侦察锁定目标,它马上就能变身为“死亡使者”,准确无误地对敌方进行致命打击。
更好笑的是,这种厉害的武器居然价格便宜得让人怀疑人生,一款乌克兰使用过的自杀无人机,成本居然不到600美元,但能精确打击数千万美元的战略目标,甚至让俄罗斯的百亿美元防空系统都瘫痪了,这种“廉价且高效”的武器,真的是战争中的“黑马”。
要知道,无人机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仅仅是看它的硬件性能,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就是通过民用技术——马斯克的星链系统,弥补了战场上通信系统的不足。
乌克兰造出首款“100%国产”无人机,成本不到600欧元 2025-03-24 08:08·海峡网
这项民用技术反而为乌军提供了比军用通信系统更强大的数据分析与通信能力,可以让乌军能够实时掌握战场信息,精准指挥无人机进行攻击。
而且,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乌克兰军队的操作更是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攻击的时间,竟然可以缩短到0.3秒!这种速度,简直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更牛的是,借助AI和星链系统,乌克兰军队甚至能够同时操控1000架无人机进行协同作战,达到精确打击,这么一来,无人机不再只是空中的侦察兵,更成了能够高效、精准、灵活打击敌人的“超级战士”。
对中国来说,俄乌战争提供了很多值得反思的经验,无人机的使用不仅展现了现代战争中信息化和高科技的结合,也提醒我们,未来的战场将不再是简单的“火拼”。
而是科技与速度的较量,谁能率先在科技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在战场上占得先机,所以,未来的战争,可能是军用科技和民用技术共同角逐的舞台,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可能决定胜负的关键。
普京下令后,俄军自毁袭乌无人机 鲁中晨报 2025-03-20 08:47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