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军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自己实施的军事行动具体情况,强调整个军事行动持续27分钟,攻击了巴基斯坦9个目标。巴基斯坦方面公布最新死伤结果是,至少26名平民死亡,另有至少46名平民受伤。伤亡的平民中包括了大量妇女和儿童,包括“2名三岁女孩”和“至少7名妇女”在袭击中遇难。印军这次军事行动给巴基斯坦造成较为严重人员伤亡,主要是无辜平民伤亡。不过印军在军事行动中并没有占到便宜,基本上被巴军压制。

巴基斯坦为何能在空战中压制印军

1

巴基斯坦背靠强大体系“超视距猎杀”,公布最新战果:击落8架印军战机。巴基斯坦防长上午公布的最新战果是击落6架印军战机,印度承认至少3架战机坠毁。最新消息是,巴基斯坦宣布整个空战行动击落8架印军战机,并且公布了具体型号。巴方公布的型号具体为,3架阵风战斗机、1架以色列产苍鹭武装无人机、1架美洲虎攻击机、1架印度国产LCA战斗机、1架苏-30MKI战斗机、1架米格-29战斗机。

巴基斯坦为何能在空战中压制印军

空战中印军遭遇全面压制,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专家分析指出,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搭载霹雳-15远程导弹(射程200公里),配合ZDK-03预警机(监控半径450公里),形成“超视距猎杀”能力。印度“阵风”虽配备“流星”导弹(射程150公里),老旧的“费尔康”预警机(监控半径仅300公里)根本无法实现对巴基斯坦战机的有效监控。从已经找到的阵风战机残骸可以看出,这次阵风挂载的是“米卡”导弹射程仅80公里,不具备与巴军交战能力。

数据链整合优势明显,巴基斯坦体系明显占优。巴基斯坦装备的6个营红旗-9BE防空系统(拦截距离260公里)与LY-80中程防空系统(覆盖70公里),形成多层次拦截网,并且在实战中击落一架印军战机。印军前线机场缺乏加固机库,半数战机暴露在卫星监控下,只要起飞就能被巴基斯坦锁定,在战斗中不战先败。巴军通过中巴联合防空指挥系统,实现预警机、歼-10CE与红旗-9BE的实时数据共享。印度“阵风”、苏-30MKI与“幻影-2000”分属法、俄、欧不同数据标准,数据整个十分困难。

巴基斯坦为何能在空战中压制印军

电子战网络攻防,印军明显处于劣势。歼-10CE配备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备有最新型号电子吊舱。印度为苏-30MKI升级的“雪豹”雷达仍采用无源相控阵技术,抗干扰能力落后一代。印军阵风战机雷达系统也明显落后,并且升级工作刚刚完成,相应性能指标不能充分释放。印军在作战过程中,在电子战和网络对抗上明显处于劣势。当歼-10CE与红旗-9BE在实战中碾压“阵风”与S-400时,印度军工的“贴牌模式”已宣告破产。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体系效能——这不仅是装备的代际超越,更是国家意志与战略智慧的全面胜利。

巴基斯坦为何能在空战中压制印军

2

巴基斯坦为何能在空战中压制印军

空军战败,印军陆军边防站没有能力抵御巴基斯坦炮击,选择举白旗乞求饶命。印军空军完全战败,这对依赖空军支援的印度陆军也是巨大打击。巴基斯坦准备使用SH-15卡车炮对印军的一个边防站实施炮击,结果印军士兵直接放弃抵抗,选择了举起白旗,乞求饶命。可以说这次军事行动中印军士兵心理上已经被巴基斯坦击败,失去了抵抗意志。印度在军事行动结束后,主动向美俄等主要国家通报情况,说明印度也想鸣金收兵,不想再打了。

巴基斯坦为何能在空战中压制印军

3

巴基斯坦首战告捷,成为第一轮与印军大规模交手的胜利方。印军的失败本质上是其军事体系结构性缺陷的综合体现,战略短视、战术僵化、后勤脆弱、装备混乱、士兵素质低下及国防工业薄弱。印军士兵多来自贫困阶层,受教育程度低,身体素质差,将参军视为谋生手段而非使命,缺乏凝聚力。而巴军因长期面临外部威胁,士兵战斗意志和宗教认同感更强,在冲突中表现更顽强。这次较量中,拥有装备优势和兵员优势的巴基斯坦赢得胜利就很好理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