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王蕊 江晨

作为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及浙江省中毒救治基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刚刚成功救治了一名误服大剂量氢氟酸的患者,并收到一面红彤彤的锦旗。送锦旗的是52岁的四川人李叔。

男子误喝除锈剂险丧命

视觉中国供图 (图文无关)

半瓶喝下去,半条命也没了

李叔(化名)在绍兴打工。那天,天气炎热,他干活回来,喉咙干得直冒烟。墙角正好有半瓶“康师傅”,看着比冰可乐还解渴,他抓起来拧开瓶盖,“咕咚咕咚”半瓶下肚——150毫升液体滑进喉咙几秒钟,他突然蹲在地上,手抠着嗓子喊:“啊,这水好烫!烧得慌!”

“坏了,那不是水!是我的除锈剂!”妻子的尖叫像惊雷炸响。

“刚喝下去没几分钟,他就捂着头蹲在地上,说喉咙像被火烧,胸口、肚子里疼得翻江倒海。”妻子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手还在发抖。

没等送医,李叔就开始呕吐,脸色白得像纸。

在送往当地医院途中,李叔就陷入了半昏迷:血压往下掉,呼吸越来越浅,全身湿冷得像泡在冰水里。“这种中毒,我们治不了,赶紧转浙大一院!”

接到当地医院李叔转来的消息,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陆远强带领团队“严阵以待”——作为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这里见过无数凶险的中毒病例,但李叔的情况还是让见多识广的专家团队心中绷紧了弦。

通过检测李叔家人带来的“瓶装水”后,发现溶剂里含2%氢氟酸、6%氟硅酸盐。150毫升的大剂量,足以让成年人在几小时内器官衰竭。

陆远强第一时间制定通过生命支持与靶向解毒、利用ECMO联合血钙管理救治大剂量口服氢氟酸中毒的治疗方案。

这“弱酸”藏着最毒的招

抢救时,李叔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他氧合低下、血压很低、呼吸衰竭、意识模糊、全身湿冷,处于休克状态。急诊科团队立即给予了紧急气管插管,开通静脉通路,同时完善各项检查。

以最快速度报告出来的血气分析让在场医护人员后背发凉——除了呼吸衰竭外,在氢氟酸混合溶剂的“迫害下”,氢氟酸里的氟离子像无数“小贼”,钻进李叔的血液里疯狂“偷钙”“偷镁”,血钙骤降,心脏瞬间“罢工”,导致开始恶性心律失常!同时,氟离子还在腐蚀消化道黏膜,穿透血管攻击肝肾,短时间内肝肾功能指标就飙到了正常值的十几倍,出现急性衰竭!

急诊团队紧急进行除颤、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ECMO(体外膜肺氧合)及其他防治感染、加强营养等对症支持处理。

经过过程艰辛、惊心动魄的抢救后,李叔才从鬼门关被拽了回来,在医院躺了十多天,才终于顺利出院。

“很多人以为强酸里如硫酸、盐酸最可怕,但氢氟酸是‘隐形杀手’,比硫酸阴毒百倍。” 陆远强戳破了氢氟酸的伪装。

他解释,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别名氟氢酸,虽然属于弱酸(pH值约3-5),却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相关文件显示,在《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氢氟酸溶液”为危险化学品。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它属于“急性毒性”危害级别中的类别1,即毒性最高,皮肤接触会致命。

接触氢氟酸后如何自救?

一旦接触高浓度(≥15%)氢氟酸接触后,人会立即出现症状,但接触低浓度的初期可能只是有点发红、发痒。但氟离子会像“钻地鼠”一样穿透皮肤、肌肉,悄无声息地钻进骨骼和血管,几小时后才会引发“刀割样”剧痛。

氟离子进入血液后,会和钙、镁结合成不溶于水的盐,引发血钙、血镁浓度骤降,就像把心脏的“电池”偷得一干二净。低钙血症造成的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是氢氟酸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氟离子还会破坏细胞里的酶,让肝肾、肺、大脑这些器官“罢工”。皮肤接触会烂到见骨,吸入蒸气会引发肺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如果不慎口服——消化道黏膜会被烧穿,胃酸混着毒物漏进腹腔会引发休克。

如果接触到了氢氟酸,首先脱去被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或黏膜15~30分钟。其次,即使症状轻微也需尽快就医,因毒性反应可能会延迟出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禁止洗胃、催吐,可大量饮水、牛奶、蛋清等中和氟离子、保护消化道黏膜。

专家提醒,氢氟酸中毒的严重性与接触浓度、时间及处理及时性密切相关。无论暴露程度如何,均需视为急症处理,避免延误救治时机。尤其是从事实验室操作员、电子厂蚀刻工人、玻璃雕刻师、空调维修工、珠宝首饰加工企业的倒模工人等这些职业的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