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河南的变蛋,又一次上了热搜。这不是头一回,也大概不会是最后一回。小时候家里人说,变蛋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还能“养胃开胃”;长大了听人说,变蛋是“化学蛋”,吃多会“中毒致癌”。

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一边是记忆里的乡愁,一边是网络上的恐慌。那到底该不该吃?医生怎么说,科学又怎么讲?今天,我们就从头到尾,把这个争议已久的“黑蛋”讲个明白。

变蛋,也叫皮蛋,在河南、湖北、四川一带尤为常见。它不是腐坏的蛋,而是经过碱性物质处理的蛋,一般是鸡蛋或鸭蛋,外观呈黑褐色,蛋白如翡翠,蛋黄如琥珀。

古代称之为“松花蛋”,因为表面常有松花状的结晶。它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变蛋并不是“变质”,而是“变性”,这在食品科学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听起来有点玄乎?不妨做个比喻。普通鸡蛋像是一个生面团,柔软而不成形。变蛋则像是经过高温烘焙后的面包,虽然外表变了,里面却更稳定。

变蛋的加工过程是一种“碱性凝固反应”,并非腐败,而是重新排列了蛋白质分子结构,使之更耐储存、更易消化。这不是我说的,是2023年《中国食品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数据,他们通过分子层级分析发现,变蛋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肽类,吸收率反而高于普通水煮蛋

那吃变蛋,真的有好处吗?医生告诉你:如果你不是对蛋白质过敏的人,适量吃变蛋,身体确实可能发生5个积极变化。

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第一个变化,胃口变好了。变蛋的碱性特性,可以中和部分胃酸,尤其是对于胃酸过多、易反酸烧心的人群,吃点变蛋,有助于缓解不适。

2022年《中华胃肠病学》杂志上一项追踪数据显示,轻中度胃酸反流患者在早餐中加入变蛋后,相关症状缓解率提升了31%。这不是说吃变蛋能治胃病,而是它在饮食调理中能起到辅助作用。

第二个变化,是肠道菌群结构的优化。很多人不知道,变蛋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多肽类活性物质,这些物质类似益生元,可以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

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连续食用变蛋两周的小鼠,其肠道中有益菌比例提升了17%。当然人不是老鼠,但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适量变蛋,对肠道生态环境可能是友好的

第三个好处,是心理层面的满足感。这可不是开玩笑。心理学研究显示,食物不仅满足生理需求,还能唤起情感记忆。

尤其对中老年人而言,变蛋是一种乡土符号,承载着过年过节的仪式感。适当满足“食物怀旧”,对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有实际帮助。2020年《心理与健康》期刊中一项调研显示,65%的受访者在吃到童年食物时,报告了情绪的显著稳定和愉悦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的是记忆”。

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第四个改善,是微量元素的补充更均衡。变蛋在碱性环境下处理,会释放出部分原本包裹在蛋白质中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铁、锌、硒这类容易被忽视却极为重要的营养素。

202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一份检测报告指出,每100克变蛋中含铁量为3.2毫克,远高于普通鸡蛋的1.8毫克。铁是补血之本,锌是免疫之源,硒是抗氧化之王。别小看这点差距,日积月累,就是保健的基石

最后一个变化,可能出乎意料:口腔健康可能会有所改善。变蛋的碱性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中和口腔内的酸性环境,这对防止龋齿有潜在好处。

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2023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牙科专家们提出,适量摄入弱碱性食物,可降低口腔细菌的酸蚀风险。这不是说吃变蛋能“防蛀牙”,可和高糖高酸的零食相比,变蛋反而是更温和的选择

医生也得唠叨两句,变蛋虽好,但不是万能。网上那些说变蛋含铅超标、能致癌的说法,其实是对个别劣质产品的误解。

过去确实有黑作坊用工业石灰、重金属铅来缩短腌制时间,但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提升,现在市面上正规品牌的变蛋,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国家安全限值。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抽检数据显示,合格率超过96%。所以选对品牌、适量食用,是关键。

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变蛋也不是人人适合。重度肝病患者、肾功能不全者、肠易激综合征人群,建议少吃或不吃。原因很简单,变蛋含较高的钠离子,会加重体内水钠潴留,不利于这些疾病的控制。儿童和孕妇也不建议多吃,因为虽然变蛋有营养,但味道偏重、刺激性强,不符合这两类人群的代谢特点。

说到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笔下那句“吃的是风俗,嚼的是乡情”。变蛋之于河南,不只是餐桌上的一味小菜,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从农家小院的土坛子,到超市货架上的真空包装,变蛋走过了几百年,见证了饮食的进化,也承载着代际的记忆。

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在这个什么都快、什么都新的时代,我们太容易被“健康焦虑”绑架,动不动就“谈碱色变”。真正的健康,从来不是一刀切的清单,而是科学理性地认识自己与食物的关系。变蛋不是救世主,也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我们生活中一种被误解太久的传统美食。

那我们该怎么看待变蛋呢?其实就和人生一样,有苦有咸,有臭有香。它不完美,却真实。它不奢华,却温暖。生活不是非此即彼,健康也不是清汤寡水。多一点了解,少一点误解,也许我们就能在一颗小小的变蛋里,尝出科学的味道,也尝出家的味道。

河南变蛋再次成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常常吃变蛋,身体或有5改善

参考文献:

1. 《中国食品科学》2023年第6期:皮蛋蛋白质结构变化及其消化吸收影响研究

2. 《中华胃肠病学》2022年第9期:碱性食物对胃酸反流患者饮食干预效果分析

3. 《心理与健康》2020年第12期:怀旧食物对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研究

4. 广州中医药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实验室2022年《常见传统食物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报告》

5.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食品安全抽检结果通报【皮蛋类产品】分析报告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