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作者 | 姜苏仁

统筹 | 张鹏霞

视觉 | 顾芗

5月20日一觉醒来,存款人傻眼了。比烛光大餐先来的是降息套餐。

1年期定期存款跌破1%,活期存款更是降到0.05%。不止大行在下调存款利率,5月以来,就连以高利率吸引储蓄的中小银行也陆续降低存款利率。

一降再降的数字不止跳跃在各类新闻头条上,还在加速带起连锁反应。曾经风靡一时的“存款特种兵”话题在多个社交平台再次火热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被讨论的不再是跨省存款,而是利息可能还赚不回机票钱,不仅浪费金钱、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还存在各种阻碍和潜在风险。

“存款特种兵”们正在退出江湖。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定期存款也不香了。

或被动或主动,这代人正在抛弃“存银行吃利息”这条路。钱还能放哪?一部分年轻人率先开始给自己攒起了“新三金”,把求稳的钱分散放进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

存款利息不香了,“新三金”成贵替

520那天,黎静“轻轻地碎了”。

工作第4年,主业与副业齐飞,她才攒下人生的第一个80万。本来想着存银行定期,每个月拿点利息,多少都是赚了。然而,观摩一年多,利率一降再降,这意味着她可能什么都还没干,就要眼看着积蓄缩水了。

她想到了前段时间,一个女生攒钱百万却被Deepseek辣评无效存钱,当时登上全网热搜。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在了自己身上。

自媒体博主“爱生活的梦”把工作以来攒的百来万基本都存在银行定期,近期一笔大额存单到期,她向Deepseek寻求建议时发现,过去两三年基本属于无效存钱了,存款利率跑不赢通胀率,只能越存越亏。

Deepseek还预测,未来五年平均通胀率约在2%,货币基金或能勉强持平,债券基金可能温和跑赢,黄金和股票长期能赢但短期波动大。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5月20日存款利率全面下调当天,房贷利率也迎来年内首降,1年期和5年期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

房贷人“回了一口血”的同时,手上有闲置房产的包租婆们也趁着降息利好,反向卖房,回笼更多流动资金。

一位网友卖房后拿到400多万房款,果断选择将340多万放入支付宝里的短债和余额宝。他的目标是理财收益能超过此前的房租收入,这样既不用被多余的固定资产束缚手脚,收入来源也有保障。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甚至更有远见的网友,早早在22年就卖房买入黄金。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综合各个平台的经验和求助帖看,“风险低”“跑赢通胀”“收益高于银行定期”是年轻人寻找“存款替代品”时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而债基、黄金、余额宝,成为其中出场率最高的稳健理财产品。根据蚂蚁财富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底,有937万90后、00后同时配置了余额宝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带动了一股“新三金”的风潮。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被存款利率浇过一盆冷水的黎静,做过一番功课后,把七成资金放进了“新三金”。她开始学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稳健地分散配置。

其中,余额宝收益最稳定,而且比定期存款利息高。债券基金本质上投向的是政府、大银行等标的,整体表现也稳定,只是短期也可能出现波动,但不影响长期上涨走势,比货币基金还能再多赚点。

黄金作为今年的大热门更不用多说,前几年买黄金的人都尝到了甜头。不过,金价的波动高于债券基金,修复周期也更长,但它依然是全球公认的避险资产,收益涨幅比债券基金更可观。

今年以来,黄金ETF基金迅速走热,紧跟金价、门槛低、比实物黄金买卖更方便等优点,使其广受青睐。

“收蛋人”求稳,还要求赚

在“新三金”的群体里,债券基金“收蛋人”最近几年迅速崛起。

债基的基民们自称“收蛋人”,他们将0.01%的收益称为“收一个蛋”。比起同龄人,赵奇算是一枚资深的“债基收蛋人”。

2019年,他就开始试水买债基,如今更是把40%的积蓄都投入了债基,每天的一项固定日程就是打开支付宝“收蛋”。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几年下来,债基给他的最大体感就是“稳,不搞心态”。债基的波动很小,偶尔“碎蛋”(收蛋人将负收益称为碎蛋,仍以0.01%为计算单位),他也不会太过担心,债基看长期受益,“碎掉的蛋早晚会收回来”。

资管新规之下,理财产品加速迈入净值化时代,老百姓对于“刚兑”这件事也逐渐祛魅。“银行存款保本也就50万,但定期的收益实在太低了。”赵奇说,“银行理财也可能亏。相比之下,纯债基金也有小波动,但很快都会回正,收益也比定期好多了。”

的确,赵奇长期持有的4、5只债基最近收益都还不错,弥补了二三月时的碎蛋。更令他惊喜的是,4月股市震荡那几天,他算了下,那周自己还收了124个蛋。他悄悄截图在小红书发了帖子,没想到引来很多同道中人到评论区留下脚印。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随着市场行情回暖,赵奇把大头的钱放“新三金”之外,也给自己配置了一点股票基金。“就放了一点,成年人不做选择,求稳和求赚我都要”。在他看来,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是跷跷板,哪怕一个亏,另一个大概率赚着。

不少人和他想到了一起去。蚂蚁财富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有超1600万“债基收蛋人”在支付宝上同时配置了股票基金。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赵奇去年中就组了个群叫“收蛋人联盟”,群友人手一套“新三金”起步。今年大家尤其活跃,经常在群里互相支招、分享经验。

在赵奇的理财组合里,“新三金”的配置资金仍占大头,从股债配置看,纯债基金仓位占比60%多。他有意让稳健型选手托底,这样的配置方案在市场波动时,能有效分散风险。长期综合来看,还能有不错的收益。

理财观念开始代际演变

过去,存款趴着吃利息、在市区买套房,就能自然而然收获不错的回报。如今,如何重新配置资产成为一代人新的命题。

过去,“结婚三金”象征家庭财富积累,如今,“新三金”意味着年轻人对个人财务风险的重视。

随着存款利率下调、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年轻人们更倾向于给自己铺好“安全垫”,让生活更有底气。

之前,尽管黎静手握80万,却丝毫不敢动弹半分,“存款不知道放哪里才能不贬值,心里老是觉得很焦虑,甚至不敢花钱”。

直到把这笔钱放进比较稳的资产后,她才松了一口气。这两天,黎静终于启动了搁置已久的出国旅行计划,并且打算回来重新续上喜欢的瑜伽课。

赵奇也一样,各个APP里关于股市、降息等财经新闻推送不断,但他每天还是乐呵呵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每天日收一蛋,再靠整体组合闷声发小财,知足了”。平日吃点好的、买盘游戏,都更有底气些。

这届热衷搞钱的年轻人,对理财的认知越来越清醒。不少人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理财心得,“普通人理财的意义是为了让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底气”。

对他们而言,高风险高收益终究是遥不可及的暴富神话。相比之下,类似“新三金”这样多条腿走路、分散投资的稳健理财方式,更让人放心。

尽管收益可能慢一点,但细水长流,每日都有“蛋”收,长期有小钱赚,在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反而显得更加实在。

就像黎静说的,“这就是普通人迈向未来的底气。任何时候都能相信,我兜里还有点小钱,苟住,不用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