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沉默4天后,国防部公开发声,对英国提出2个要求,赖清德被催下台
2446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面对英国国防大臣的涉台言论,中方时隔4天后作出回应,国防部对英国提出2个要求,而另一边赖清德正在被岛内催着下台。那么,英国此时在台海问题上高调表态,其真实意图是什么?而赖清德又是因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地时间7月27日,英国国防大臣希利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口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接受采访时,突然来了句“如果台海爆发冲突,英国准备好作战”,还加上一句,“我们和澳大利亚会并肩作战”。这一表态迅速被解读为英国对台湾问题迄今为止最强硬的公开发言,甚至有点“战前动员”的意味。
要知道,英国过去在台海问题上一直采取“战略模糊”的态度,从不明确说会不会参与武力冲突,而这一次突然“放话”,背后有两大因素。一方面是“秀存在感”。英国“脱欧”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变得越来越边缘化,无论是欧洲事务还是亚太事务,它的实质影响力都大不如前,为了不被忽视,英国只能靠这种高调“表态”方式制造声量。
另一方面,英国在向美国“表忠心”,这是因为希利的发言场景非常具有象征性,他不是在英国议会,也不是在伦敦,而是在澳大利亚、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甲板上。这就是一种政治姿态,挑明其要跟着美国搞军事演习,态度也一样强硬。
但问题在于,英国的这番“强硬”到底有多少真实成分?从战略角度看,英国在亚太地区几乎没有实质军事存在,也缺乏和地区国家紧密的利益联结。因此,这更像是一种政治作秀。于是,英国防长话刚说完,马上又“找补”,称自己只是“泛泛而谈”,英国的对台政策“没有变化”。显然,这不是他意识到了什么,而是知道说得太满,得赶紧收回点分寸。
更讽刺的是,希利的这波操作不止把英国架在火上烤,还让澳大利亚下不来台,就在他发表涉台言论的时候,澳副总理马尔斯就站在旁边。此前,澳大利亚已经拒绝美方提出的“台海一旦有事必须出兵”的暗示,而英国现在突然替所有人站台,不仅打破原本的战略模糊,还可能把澳大利亚也拖下水。
对此,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7月30日对英国提出两个明确要求,一是要求英国要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二是要求英国不要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意思很明确,就是警告英国话不要乱讲,事更不要乱做,而这不仅针对英国,也是对所有干涉台海事务的外部势力发出的警告。
与此同时,台湾岛内政局也陷入动荡。赖清德近期在台立法机构发起针对反对派的罢免行动,以25比0的大败收场,不仅无功而返,还引发更大的政治风波。先是赖清德在罢免失败后拒绝道歉,甚至表示将推动第二轮罢免,引发岛内舆论反弹和民进党内部的不满。
其次,赖清德“过境”美国的计划也惨遭失败,他原计划8月份窜访中南美洲,并借机“过境”美国纽约,而这一安排被美方明确拒绝。这说明民进党当局对美国的依赖策略已经出问题。可以说赖清德现在已经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如果8月23日的罢免继续失败,那么他极可能面临更强烈的下台压力。
回头来看这一轮台海风波,其背后反映的是两个现实问题,一是西方国家还在继续打“台湾牌”,但又没有能力承担后果;二是台湾内部政治生态已经失控,赖清德已经失去了基本的政治判断力,如果不能及时止损,不排除未来岛内政局出现更大的震荡。
总之,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不容挑战,赖清德若继续以“台独”姿态博取政治资本,只会加速其政治生命的终结。至于那些幻想用外力“保台”的行为,更是注定失败。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的其他盟友,在真正利益面前都不会为台湾“卖命”,对于这点,民进党当局应该早一点看清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