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逛街常看到的零食店“好想来”,最近有个大动静——它的母公司万辰集团,已经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了材料,要在港股上市了。

好想来母公司冲港股!90后二代接棒,57岁创始人退幕后


这事儿之所以受关注,不只是因为它可能成量贩零食圈里首个A+H股公司,更关键的是,这家公司刚完成“交接班”:

57岁的创始人王健坤退了下来,接棒的是他93年出生的儿子王泽宁,还是个海归高材生。

1

要讲清楚这事儿,得先从万辰集团的“出身”说起。这家公司2011年就成立了,创始人王健坤是福建漳州人,最早做的不是零食,而是菌菇生意,业内都叫他“蘑菇大王”。

好想来母公司冲港股!90后二代接棒,57岁创始人退幕后

王健坤


2021年,万辰集团先在A股上市,成了当时量贩零食行业里唯一一家A股公司,不过那时候零食业务还只是“副业”,主业依旧是卖菌菇。

真正让万辰集团“改头换面”的,是2022年。那年8月,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才算正式扎进了零食赛道。

之后的操作,用“快准狠”形容一点不夸张:先是合资拿下“来优品”,又收购了“好想来”“吖嘀吖嘀”“老婆大人”这几个区域性的零食品牌,

到2023年,直接把这五个品牌整合到一起,统一叫“好想来”——也就是现在咱们随处可见的那个零食店品牌。

这步转型走对了,万辰的业绩直接“起飞”。

招股书里的数据很直观:2022年营收才5.49亿元,2023年就跳到92.94亿元,2024年更猛,直接冲到323.29亿元;净利润虽然2023年亏了1.76亿元,但2024年就赚了6.11亿元。

今年上半年更夸张,营收225.83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06.89%,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速居然有50358.8%——这可不是笔误,就是五万多的增长,足见零食业务有多能打。

现在零食业务占万辰总营收的98.9%,当年的“老本行”菌菇业务,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好想来母公司冲港股!90后二代接棒,57岁创始人退幕后

2

不过就在业务顺风顺水的时候,公司的“掌舵人”却换了。

今年3月,万辰集团突然公告,创始人王健坤被留置,还被立案调查。

这一下公司得先稳住局面,于是王健坤的姐姐、当时的总经理王丽卿,临时代理了董事长一职;而王健坤的儿子王泽宁,当时已经是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也开始承担更多责任。

没过多久,4月份的时候,万辰又发公告,说王泽宁、王丽卿还有陈文柱三个人之前签的《一致行动协议》到期终止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从这三个人变成了王泽宁一个人。

这意味着,90后的王泽宁,正式成了这家上市公司的“话事人”。

好想来母公司冲港股!90后二代接棒,57岁创始人退幕后

王泽宁


到了5月,事情又有变化,王健坤解除留置恢复履职,本以为他会回到董事长的位置,结果7月份万辰再发公告:王健坤因为“个人精力分配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这些职务,彻底退到了幕后;

董事会接着选举王丽卿当董事长,同时免了她的总经理职务,把这个位置交给了王泽宁。

这么一折腾,万辰的管理层算彻底完成了“新老交替”。

咱们再说说这位接棒的90后王泽宁,背景确实不一般:

2016年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拿到经济学学士学位,2019年又从哥伦比亚大学拿了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就进了万辰当董事,算是跟着父亲摸爬滚打了不少年。

而且万辰2022年决定做零食业务,推动公司转型的核心人物里,就有王泽宁——等于现在他接掌的,是自己当年参与搭建的“零食帝国”。

3

现在王泽宁刚上任,就面临一个重要任务:把万辰推上港股。

为了这事,公司在递表港股之前,还特意做了个“铺垫”——花13.79亿元,收购了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权。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要花这么多钱买一家自己旗下的公司?

其实南京万优商管本来就是万辰的孙公司,之前万辰通过控股公司和王泽宁,已经间接持有这家公司38.5%的股份,收购后持股比例涨到75%,成了绝对控股。

好想来母公司冲港股!90后二代接棒,57岁创始人退幕后


更关键的是,这家公司背后的人不一般。

南京万优商管是2022年万辰转型零食时,联合周鹏、杨俊两个人一起成立的

周鹏和杨俊是万辰做零食业务的核心合伙人,手里握着“好想来”和“来优品”这两个重要品牌,负责的市场包括安徽、河北、内蒙古这些地方,

到今年5月底,他们管理的门店有3212家,上半年营收就有41亿元,是万辰零食业务的重要支柱。

这次收购不只是买股权,还附带了“绑定”动作:万辰这边要给周鹏转让989万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的5.27%;

但周鹏和他老婆得把自己手里6.55%股份的表决权,交给王泽宁;杨俊拿到收购款后,一年之内还得把钱全用来买万辰的股票。

说白了,就是通过这波操作,把周鹏、杨俊这些核心合伙人跟公司绑得更紧,为港股上市稳住基本盘

毕竟上市前,公司的业务稳定性太重要了。

不过王泽宁接掌的万辰,也不是没有压力。最直观的就是门店扩张慢下来了。

量贩零食这行,靠的就是门店数量撑规模,万辰2023年净增4494家店,2024年净增9470家,可今年上半年只净增了1169家,还不到去年同期的零头。

更麻烦的是闭店数量还在涨,2023年才关75家,2024年208家,今年上半年直接关了290家,比去年一整年都多。

而且万辰的门店几乎全是加盟店,占比99.4%,今年上半年从加盟店赚的钱占总营收的99.2%——等于公司的营收基本靠加盟店撑着。

现在加盟店不好做,一方面核心市场比如江苏、安徽、山东的门店太密了,江苏一个省就有2500多家好想来,新店开多了会互相抢生意;

另一方面,盒马、美团、京东这些巨头最近都在搞“硬折扣超市”,卖的东西比零食店还便宜,抢走了不少客源,加盟商赚不到钱,自然就关店了。

好想来母公司冲港股!90后二代接棒,57岁创始人退幕后


4

对手的压力也不小。跟万辰抢着上港股的还有鸣鸣很忙,人家今年门店已经超过2万家,成了行业里第一个破2万家店的品牌,2024年营收393.44亿元,净利润9.13亿元,都比万辰高;

还有零食有鸣,靠硬折扣批发超市,今年门店也超过5000家了。

等于万辰要在港股抢“量贩零食第一股”的名头,还得跟这些对手拼速度。

另外,万辰的负债也不低,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负债51.44亿元,资产负债率68.95%——虽然负债增速比资产增速慢,但这么高的负债,对要上市的公司来说,也是个需要解释的问题。

所以这次万辰冲港股,说白了就是“缺钱、缺空间”:想靠上市融到的钱,再扩一批门店,升级仓储物流和数字化系统,跟对手拼供应链效率;

同时也想靠“港股上市”的名头,在行业里稳住地位,毕竟现在零食圈的竞争,已经从“开店多少”变成“谁能活得更久”了。

好想来母公司冲港股!90后二代接棒,57岁创始人退幕后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关心的可能是:好想来换了年轻老板,以后东西会不会涨价?加盟好想来还能不能赚钱?

其实这些都得看王泽宁接下来的操作——能不能把供应链成本压得更低,能不能推出更多老百姓喜欢的零食,能不能扛住巨头的冲击。

毕竟这家从卖蘑菇转型做零食的公司,现在的每一步,都关系到咱们身边那些好想来门店的未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