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曲黎敏,再次语出惊人,振聋发聩!她说:“一旦得了癌症,越有钱的人死得越快。他们花大价钱,看最好的医生,用最贵的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房地产巨富左晖因肺癌去世,却留下了1038亿身家,引发人类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曲黎敏教授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康复的效果往往与患者经济状况呈倒“U”型,也就是说,经济条件越好,治疗效果可能越差。
作为业界的知名人物,曲教授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经过研究论证的。
据2022年英国《经济学家》刊文表示,全球共有2189位亿万富豪,但英国《财富报道》同时也公布,近8年的时间里,有72名亿万富豪离世,因疾亡故的亿万富豪们,平均年龄仅为48岁。
比如220亿身家的果壳网董事长左晖;大益普洱茶董事长吴在加等等,这些富豪得了绝症,不遗余力找最好的医院、名医,但最终还是没有救回一命。
对此,曲黎敏教授解释道:“有钱人死得最快,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有钱,可以使用新药。事实上,那些所谓的好药、新药,很多都是刚研发出来的。我们对其中的副作用了解有限,而有钱人使用的正好是这些实验品,最终付出了巨大代价。”
曲黎敏继续解释:“这些有钱人承担着较大的精神压力。他们不仅要照顾病痛,还要承担起家庭和企业的重任,内心压力过大,不利于病情康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压力下的“欲、忍、憋、扛”。
曲黎敏在著作《生命沉思录》中举了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一个48岁省级干部,找到了曲黎敏,说:“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找女人,为什么会得癌症呢?而那些烟酒不离身,又爱瞎混的人反而个个身体棒,这也太不公平了!”
曲教授说:“你的病,根在活得太‘规矩’。你的生活的确规律,但是内心却太封闭,长期压抑情绪,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如死水般停滞。”
而她开出的药方不是名贵药材,而是建议患者“每周去KTV嘶吼两次,每月去陌生城市徒步三天”配合疏肝理气的中药,患者肿瘤竟奇迹般缩小,过去了3年还活得好好的!
这个真实故事常常被曲教授与大家分享。
在她的《生命沉思录》中,曲教授也提到了一个观点:“人一生中会面临很多困扰,其中70%来自情感,30%来自事务。”
表面上看,职场人士似乎过着健康有规律的生活,实际上他们在心理上过于紧张,精神状态过于紧绷,身体各个器官也处于这种状态下,久了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所以曲教授指出:“现代人的疾病大多源于‘情志病’,这种病症无法通过现代科技仪器检测出来,实质上是由自己内心压抑产生的。”
正如曲黎敏教授所说的那样,“医药只能部分地解决人肉体层面的问题,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养心和养神。要想离苦得乐,还要内心的觉悟。”
那么,应该如何调整和改善呢?曲黎敏热衷传统文化和养生,她说养生并不难,就是把自己的时间放在自己喜欢的事上,这样才能做得持久,而持久就是养生。
为了将多年实践与感悟警醒更多现代人,她将所有关于生命的思考写进了《生命沉思录》中,用中医的思维解释了人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曲教授文笔轻松,洋洋洒洒,对衣食、生死、人性、灵魂、宗教等问题进行思索探讨,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人的通病,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态度和解决方法。
曲黎敏的观点都写在她的著作《生命沉思录》中,这本书一共三部:《生命沉思录 1:一代人的文化焦虑》《生命沉思录 2:人体文化解读》《生命沉思录 3:人生的四季风景》,每一部看完后都是从头到脚的全新洗礼,让人醍醐灌顶,欲罢不能!
该书以“从养生到养心”为核心,融合中医智慧、传统文化与哲学思考,深入剖析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焦虑,被誉为一部“疗养身心的良药”。全书围绕“生命本真”展开,涵盖衣食、男女、婚姻、性爱、生死、灵魂、宗教等多元议题。
所以《生命沉思录》是一本被读者称为:当代焦虑救赎的自我帮助指南!
书中通过大量案例,如肺癌患者因心理压力致病、婚姻矛盾引发情志病等,揭示现代人“身心分离”的生存困境,倡导通过内心觉悟实现“离苦得乐”。
中医讲究身心神三位一体,阴阳和合,五行平衡。多思伤脾,多忧伤肺,多恐伤肾,多欲伤精。怨气就是嗔,嗔怒不止,气血凝滞。
而医生治病,只治身体,难治心情,灵魂,精神更非医生关注的范畴。医药更是只能解决肉体层面的问题,解决之道需要养心和养神,这才是治本之道。
纵使你家财万贯,也买不来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你也想要“修心养性,顺应天命”不如看看曲黎敏的《生命沉思录》,或许会把你久治不愈的心病,慢慢治愈。
一套3册,全新修订、全新排版、全新装帧,从内容到观感,让阅读更具质感从医学和人文的双重角度,深度解读人体,进而认知人性,训练和把握精神之节奏,从而使生命尽可能地平稳前行。(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海峡导报观点。)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获取↓↓↓
【海峡】L生命沉思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