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央视撕下体面后,法院又出手,高亚麟栽了!
631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夏东海”滤镜碎得比想象中快。
先是央视把《刑警的日子》里他的镜头换脸,接着法院一纸强制执行,310万直接划走。
两件事前后脚,像一记闷棍敲在童年记忆上——原来“国民老爸”也会翻车。
很多人把高亚麟的崩塌归咎于那场孕期出轨爆料。
但翻回去看,裂缝早就存在。
他演反派时骂声越狠,观众越认可演技;可当他把“好爸爸”演到生活里,大家反而忘了那只是角色。
角色和人一旦重叠,滤镜就厚得离谱,塌起来也更疼。
央视的换脸,其实比任何声明都冷。
没解释,没预告,直接把“黄队长”换成另一张脸。
这种沉默的切割,比点名封杀更尴尬——平台连口水都不想浪费,直接让角色“蒸发”。
观众这才意识到,原来片方手里还有“一键消除”这种大招。
法院的310万,则是另一记耳光。
金额不算天文数字,却足够让“金牌制片人”的标签掉色。
娱乐圈最怕的不是赔,而是被强制执行——等于昭告天下:账上真没钱了,或者不想给。
无论哪种,都够资方和合作方心里咯噔一下。
两件事凑一起,像把高亚麟的体面放在显微镜下。
一边是童年滤镜碎成渣,一边是商业信用被盖章“风险”。
观众唏嘘的不是钱,而是“原来他也会走到这一步”。
那种错愕,跟突然发现邻居家一直考第一的学霸,其实作业是抄的,感觉差不多。
说到底,高亚麟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最后一个。
观众早该习惯:镜头前的人设,保质期短得可怜。
真正该记住的,是下次再有人设出现时,别急着把角色当本人。
毕竟,滤镜越厚,碎的时候越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