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年的重工业家底到底值不值?

最近网上争得凶。

卢克文: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

有人觉得当年勒紧裤腰带搞的156个工业项目现在早过时了,不如直接买技术来得快。

可看看现在被卡脖子的芯片产业,当年武汉钢铁厂顶着压力自己炼出硅钢片的故事就特应景——核心技术真的买不来。

卢克文: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

三星现在卡咱们存储芯片脖子时,谁能想到六十年前韩国人还在捡日本淘汰的轧钢机?

当年苏联专家撤走时,长春一汽的技术员硬是把解放卡车图纸全吃透了。

卢克文: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

这批人后来成了东风、陕汽的技术班底。

现在潍柴动力的发动机热效率能破52%,靠的还不是从老柴油机厂传下来的研发底子?

卢克文: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

印度当年嫌国产拖拉机土,现在国际农机市场全是约翰迪尔这些外资品牌,连个像样的农用柴油机都造不出来。

总说当年搞重工业拖累了民生,可没三线建设时在深山老林里建的军工厂,现在哪来贵州的大数据基地?

成飞歼20的生产线就是拿造洗衣机生产线改的。

卢克文: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

历史有时候真会押韵,九十年代说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现在中科院半导体所门口排队的猎头比卖茶叶蛋的还多。

最近看华为新手机拆解,国产零件占七成。

卢克文: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

这场景眼熟得很,七十年代造核潜艇时连密封橡胶都要自己研发。

现在半导体材料被禁运,南大光电还不是用当年研发激光材料的底子搞出ArF光刻胶?

卢克文: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

历史证明市场换不来技术,但自力更生能攒出产业链。

韩国半导体崛起时不也搞过"国货优先"政策?

真要总结经验,前三十年最大遗产不是那些生锈的机床,而是完整的技术攻关体系。现在搞新能源车,宁德时代电池实验室里还能找到当年搞两弹一星时的研发流程。要说建议,现在该把这种体系升级了,搞点像DARPA那种风险投资机制,别总让科学家写八股文似的项目申请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