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年秋天,井冈山天气凉得早。
山雾一层接一层,像是老照片上的灰影,压得人沉默。9月底的一个早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门口停了一辆黑色商务车。
没人注意车牌,更没人注意那个穿深蓝风衣的中年男人。
直到他走到台阶上,跟在李敏和孔东梅身后,大家才反应过来——这人是陈东升。
毛主席的外孙女婿。
这事儿当时没怎么上大新闻,倒是地方报纸《井冈山报》写了一篇,说“陈东升代表泰康人寿向革命老区捐出1000万元”。
可熟悉点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不只是捐款那么简单。
他那天说了一句话:“我是井冈山的女婿。”语气平静,甚至有点拘谨。
但听在场的人说,现场一片安静。
没人笑,也没人鼓掌。
就是安静。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陈东升1957年出生在湖北天门。
他父亲是解放军老兵,打过仗,脾气硬,说话从不绕弯。
小时候家里穷,天门那地方,种水稻的多,读书的少。
他是村里第一个考进大城市上大学的孩子。
成绩一直好,但那会儿,读书好不代表能有出路。
改革开放前的十年,很多知识分子都被打压,陈东升自己后来也说过:“那时候,最怕的是认认真真,最吃亏的是老老实实。”
真正的转变,是在1980年代初。
中央放开思想,市场经济开始试点。
他先是在体制内干了一段时间,后来慢慢往文化产业靠。1992年,辞职。
很多人劝他别冒险,他只说了一句:“再不走,机会就没了。”
他第一步做的是艺术品拍卖。1993年,嘉德拍卖成立。
那会儿中国人对拍卖这事儿还不熟,觉得是外国玩意儿。
首拍那天,他亲自站场,穿西装、打领带,一口气讲了半个小时的开场白。
有人回忆说:“他不是在卖画,是在讲一个故事。”那场拍卖之后,嘉德算是站住了脚。
但他不满足。1994年,又跟弟弟陈平一起搞了宅急送。
灵感来自日本的“宅急便”,是陈平在留学时发现的。
回国一说,两兄弟一拍即合。
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快递公司,邮政慢得出奇。
宅急送上来就打“24小时送达”,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试点,效果不错。
很快,全国铺开。
真正让他名声大震的,是1996年的泰康人寿。
保险这个行业,在当时是冷门。
老百姓对“买保险”这事儿,总觉得不靠谱。
有人甚至说:“买这个不吉利。”可陈东升看得远。
他跑了欧洲、东南亚一圈,研究各国保险模式,然后回国建团队、设制度。
那年夏天,泰康人寿正式成立。
他说:“保险,是给未来的保障,不是给眼前的安慰。”
就在这一年,孔东梅走进了泰康的办公室。
她刚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学的是英语,没什么商业经验,也不说自己身份。
公司里的人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外孙女”,但她自己从不提。
最开始干的事儿是行政打杂,端茶、复印、跑腿样样都干。
她自己说过一句话:“既然进来了,就别让人觉得我是来镀金的。”
她在公司干了不到一年,就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
学的是管理。
那时候很多红色后代选择去体制内工作,或者从政。
她没有。
她想的是“独立”,也是“专业”。
两年后回国,继续在商业领域打拼,偶尔也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但从不高调。
陈东升跟孔东梅这段感情,是在工作中慢慢建立的。
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什么公开的浪漫。
两人都在创办泰康的最艰难时期并肩作战。
有人说他们是“企业伙伴”,也有人说他们是“命运共同体”。
但他们从没解释过什么,直到2012年那次井冈山行,才算是向外界承认关系。
那天的行程安排很紧。
上午参观烈士陵园,下午走了黄洋界和茨坪旧居。
当地接待人员说,陈东升一路都很安静,不多话,也不拍照。
到了黄洋界,他站在碑前看了很久,什么也没说。
后来有人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他说:“我就是...觉得责任重。”
那天晚上吃饭时,有人提议敬酒,说:“陈总,您现在是井冈山的女婿啦。”他笑了一下,说:“这话我可不敢随便说。”可是第二天,在捐赠仪式上,他还是说了:“我是井冈山的女婿。”
这句话,后来被很多媒体引用,但他自己从没再提过。
2024年,陈东升接受《十三邀》的采访。
许知远问他:“你现在最焦虑的是什么?”他答:“时间不够用。
人的一生太短了,很多事还没做完。”那时候他已经65岁了。
身价超过550亿,旗下公司横跨保险、医疗、艺术、物流多个行业。
但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完成的事还很多。”
有人统计过,他每年有超过300天在工作状态。
不打高尔夫,不应酬,不买豪车。
他办公室里摆着一本《毛泽东选集》,还有一本《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汇编》。
有时候加班到很晚,会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书,不说话。
他和孔东梅育有3个孩子,从没在媒体曝光过。
孩子在哪儿读书、叫什么名字,外界一概不知。
他也从不带孩子出席任何公开场合。
只有一次,在公司年会上提到家人,说:“我工作太忙,亏欠他们很多。”
他说这话的时候,下面很安静。
没有掌声。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过。
参考资料:
张鸣,《中国现代经济人的兴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
陈东升口述,许知远整理,《十三邀·第八季》,腾讯新闻,2024年。
汤一介主编,《中国现代企业家档案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井冈山报》社编,《红色记忆:革命圣地与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对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