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又称《老爸相亲记》,剧里沈卓然的心上人换了一个又一个,环肥燕瘦,千姿百态,但全部看下来,作为观众的我,却偏偏对近乎是隐形人的彭玉兰情有独钟、心生偏爱。

“仙姑勾她的魂,我就勾她的胃。”

这句话一出,人物的魂出来了,彭玉兰真的如玉兰般傲然绽放、吐露芳香了起来。

只是,她大概率是单相思的悲剧性结局了。



因为从始至终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沈教授对彭玉兰没有过男女之情,彭玉兰每次也总是都在默默努力,在沈教授那里,她似乎没啥存在感也近乎透明。

旁人看在眼里,替她捏了一把汗,暗恋的酸楚是无尽的,爱而不得,最是唏嘘,不忍卒视。



但临了,作为观众的我,发现自己才是最狭隘的那一个——彭玉兰不需要同情,她有大胸怀、大格局、大智慧、大境界,她并非只是个只拘泥于小情小爱的小女子,她是个灵魂有香气的大女人。



争,她要大胆争,努力争,光明正大地争,坦坦荡荡地争——彭玉兰看着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但她的心力并不弱,彭玉兰从来不会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也不会有任何一丝的弱者心态。

不卑不亢,不妄自菲薄,不轻言失败,没有雌竞心态,彭玉兰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一切皆是由本心出发,她是主体思维,并非客体心态,所以你不会觉得她低人一等,更不会觉得她胡搅蛮缠,反而觉得她可爱又可敬。



为什么很多人鄙夷“恋爱脑”——因为他们一谈恋爱,就完全围着一个人转,情商智商掉线,抛弃了是非观念,更没有了自我,这般模样,毫无人格魅力可言——爱得患得患失,爱得拧巴做作,爱得毫无价值,怎么能不让人嗤之以鼻呢?

而彭玉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追爱范本。



对男人,她没有托付心态,无所图无所求,只图喜欢和欣赏,所以能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目的明确,毫无内耗;

对女人,她没有雌竞心态,而是互爱互助,互帮互敬,本质上,彭玉兰没有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想法,她视自己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尊重自己,也一视同仁尊重所有人。

彭玉兰老是耿耿于怀自己没文化,但她不知道,她有气节、有自尊、有大爱,这可比所谓的文化宝贵得多。

最重要的是,她有勇气,勇气才是如今一个人最难得最稀缺的品质。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勇敢主动积极追爱,与其辗转反侧、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浪费时间、错过良机、徒留遗憾,不如主动出击、全力以赴、表现自己、增加胜率,她赢得起也输得起,怎能不让为人所刮目相看。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懦弱的人将永远胆怯。

温柔、善良、大气、贤惠、自尊、自爱,彭玉兰是个可爱女人。

演员的演绎堪称完美,几乎毫无表演痕迹,行云流水也游刃有余,这个角色简直是为她所量身定做的。

本身郑卫莉的气质就很温润如水、温婉贤良、温暖慈悲,俨然就是“贤妻良母”的模样,所以她于角色而言是锦上添花的。

老话说,相由心生,她面容姣好,看起来像是那种一生顺遂、平安喜乐、岁月静好的事业家庭双美满的幸福样子。

但其实不然。

郑卫莉的婚姻生活并不一帆风顺,两段婚姻都经历过风雨飘摇的动荡时刻。

她的前夫是实力派演员赵君,当年金童玉女的两个人强强联合,郎才女貌,情投意合,能走到一起也是一段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的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郑卫莉和赵君夫唱妇随,夫妻俩双双一举夺魁,靠着一同在电影《吴二哥精神》里飙戏分别荣获了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夫妻双双把家还,当时的他们意气风发,一时之间,风光无两,无疑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别人眼里,他们是羡煞旁人的模范夫妻。

而双喜临门,喜上加喜的是,当时站在领奖舞台上的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人,而是三个人——郑卫莉彼时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有三个月大了。

掌声、欢呼、喝彩此起彼伏,事业家庭双双如意,他们仿佛处于人生的巅峰,再没有比这更畅快的喜悦了。

当时两口子是万万没想到,他们最后会落得个劳燕分飞、鸡飞狗跳的局面的。

其实,两个人婚姻的隐患从最开始就埋下了。

1967年郑卫莉出生于湖北武汉一个物质条件优渥的家庭里,父母皆是军人,随后她虽是另辟蹊径,但也算子承了父母之业,进入了北京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当了文艺兵,成了一名军旅演员。

在当时,郑卫莉的家世已算顶配,家境体面又殷实,她从小到大,不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妥妥的养尊处优,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无忧无虑也心性单纯。

然而这样被保护得无微不至的乖乖女顺遂久了身体里都隐隐长有一根反骨,心里都偷偷种有一颗叛逆的种子。

赵君就是她的劫。

如果说郑卫莉一出生就在罗马,那他则是一出生就注定与罗马无缘。

赵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姓“赵”,而他恐怕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知道自己的真实姓氏了。

赵君的父亲赵志是孤儿出身。

在上世纪兵荒马乱的30年代,赵志是被一伙土匪抢走的一个婴儿,经多方辗转后,他被一个老太太收养了,后来便随她姓赵了。

1963年,赵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的,出身贫寒,农村家庭,家徒四壁,家中有一个哥哥,还有两个姐姐。

他的童年跟郑卫莉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别,云泥之分。

5岁开始,赵君就扛起了家里的重担,他们家“不养闲人”,全员皆是劳动力,挖树根、拾野菜、捡煤核、喂鸡鸭就是他的工作。

吃苦是童年的主旋律,挨饿是家常便饭,生存是第一位,其他的享受压根与赵君无缘。

如果不是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还“人穷志不穷”,最后实现了逆风翻盘当了演员,与郑卫莉成了同行,那么他们两个人会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尽管成长背景大相径庭,但差异性却成为了他们对彼此的致命吸引力,尤其是郑卫莉对赵君。

好奇是喜欢的开始。

她觉得对方有着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东西——野心、成熟、稳重、担当、自强和拼劲儿给赵君镀了一层夺目的光环,粗糙野性的男子气概征服了温柔如水、恬静单纯的女儿心,郑卫莉很快掉入了爱河。

在对婚姻一无所知的年纪,浓情蜜意的两个人步入了婚姻。

周遭并非没有非议,毕竟他们无论怎么看都门不当户不对,一个出身是城市白富美,一个出身是农村穷小子,但因为他们都同是是前途无量、成功指日可待的演员,所以大家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只是像是被诅咒一样,结婚没几年,两个人立马傻眼了:

恋爱和婚姻压根不是一回事。

不复昔日的爱意绵绵、相敬如宾,他们开始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焦灼的婚姻生活,尤其是生了儿子之后,更是愈演愈烈——当两口子背后的两个家庭都牵扯进来、互相掺和,生活就像火上浇油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天都不得消停。

看似郑卫莉和赵君一直都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其实背后是夫妻双方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试图改变对方,他们的分歧源于生活方式、性格或价值观的根本差异。

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方也是无法改造的,所以争吵无用——一味的争吵只会浪费时间、损耗婚姻。

争吵对感情带来的消耗是不可逆的,毕竟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婚姻因此支离破碎,久而久之再也无力修补,迟早会走向消亡。

男性需要被需要,因自身有价值而有安全感,女性需要被呵护,因被爱而有安全感,而争吵消弭了双方都需要的安全感。

赵君再也无法得到郑卫莉的理解、支持和崇拜,郑卫莉同样从赵君那里得不到看见、认同和宠爱。

常常针锋对麦芒,缺乏包容与妥协,也没有经营婚姻的智慧,两个骄傲又个性十足的人在孩子满5岁的时候终于走向了分道扬镳。

他们是典型地因不同而结合,也因不同而分开,因好奇而开始,最终因了解而结束。

神奇的是,分开之后,郑卫莉和赵君反而化干戈为玉帛了,儿子放在姥姥家,由两个人共同抚养,也算好聚好散。

经此一难,赵君和郑卫莉都宛如脱胎换骨了一般,成长了许多,不过,前者选择了孤身一人,而后者则选择再次进入了婚姻。

郑卫莉在几年后与比她大13岁的演员杜志国走到了一起,还成了杜淳的后妈。

两个人属于半路夫妻,重组家庭,值得一提的是,那时,郑卫莉已经是杜志国的第三任妻子了。

她的二婚生活并不见得幸福美满,毕竟在众人眼里,杜志国是出了名的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

在郑卫莉与杜志国的婚姻昭告天下之前,他们还隐婚了8年。

而在公开婚姻的第二年,郑卫莉冷不丁遭到了杜志国的背叛——婚内出轨,而且小三还声称自己已经怀孕,曝光了各种录音文件和聊天记录,并要求杜志国对此负责并索要名分。

此事一出,舆论哗然,不道德之事被大肆宣扬,自然闹得沸沸扬扬,看客们纷纷为原配郑卫莉鸣不平,觉得她应该通过离婚以及时止损,毕竟出轨只有0次和无数次。

但郑卫莉保持了沉默,跟以往8年一样,选择了息事宁人,似乎她铁了心要跟杜志国白头偕老了。

不得不说,经过了上一段失败的婚姻,郑卫莉没有了以往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为理性和权衡利弊了起来。

上一段婚姻里没能习得的包容与妥协,在这一段婚姻里,她学会了,只是她好像用错了对象。

不过该说不说,女人缘泛滥的杜志国还是有点儿本事在身上的。

他给出的物质价值和情绪价值让郑卫莉很是满意——不仅出手阔绰、上交财政大权,而且杜志国尤为厉害的是,他甜言蜜语能说上个三天三夜,哄人的本事更是无出其右,从来不带急眼的,也很会无限放低自我,常常逗得郑卫莉心花怒放。

这是上一段婚姻里她所求而不得的,她对杜志国这一套很是受用,也许是因为这样,她选择了抓大放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人在婚姻里都是如此,尤其是女人,郑卫莉也不例外,也许存在幸福的婚姻,但绝对不存在完美的婚姻。

那一次之后杜志国仿佛收心了,再也没有过花边新闻,与妻子郑卫莉两个人也常常被拍到甜蜜出行——郑卫莉与杜志国的婚姻如今已然17载,感情不可谓不牢固。

也许,找对象是这样的,不是找最好的,而是要找合适的,人对了,你的世界才会对。

当然,是否合适,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