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洪言
春节期间,全球资本市场涨跌互现。其中,港股、印度市场涨幅靠前,韩国、日本股市跌幅靠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累计涨幅分别为2.93%和6.19%。
消息面上,特朗普对华加征额外10%关税的靴子落地;国内1月制造业PMI为49.1%,为2024年10月以来首次低于50%,其中,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9.2%和46.4%。也有好消息,DeepSeek的冲击波继续发酵,港股AI相关产业链大涨,如中芯国际H春节期间大涨19.79%;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超过20%;春节观影人次、出行人次均创历史新高,预示文旅消费依然强劲。
综合上述消息,结合节前市场趋势,节后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结构上,受益于DeepSeek概念持续发酵和春节档票房创新高,TMT板块有望成为领涨主线。
回顾1月行情,短短四周时间,A股几乎经历了一轮完整的“下跌-寻底-反弹-上行”的短周期循环。置身其中时,不免煎熬;但现在回头去看,已无关紧要,我们更关心未来。所以,股票投资,心态要淡定一点——很多波动只是云波动,只要你不在意,根本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回看1月行情,主要宽基指数均录得下跌,其中,万得全A、上证指数、中证A50、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2.32%、-3.02%、-3.04%和-2.99%。行业层面,有色金属(4.47%)、机械设备(0.97%)、汽车、银行逆势收涨;商贸零售、国防军工、食品饮料、煤炭、非银金融、房地产等跌幅靠前,均超过6个百分点。
就1月行情看,市场扰动因素主要是年初机构资金调仓、市场对特朗普2.0冲击的担忧,以及年报业绩雷、春节长假避险情绪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市场情绪持续走差,形成趋势层面的负反馈。
其中,特朗普2.0交易较为极致,美元指数一度触及110点的高位,10年期美债利率则一度触及4.8%的高点。在此过程中,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贬值至7.37附近,来到近十年来的极端低位,港股和A股等中国资产出现明显回调。
进入1月下旬后,上述因素充分发酵,甚至过度交易,市场开始酝酿反弹力量。与此同时,积极因素也在积累,为新一轮上涨行情形成支撑。
一是中长期资金入市迎来关键节点。1月22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在次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监管进一步明确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KPI要求,为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打响了发令枪。
政策要点包括但不限于:(1)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2)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3)2025年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将不低于1000亿元,春节前批复500亿元投资股市;(4)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约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
经测算,上述安排有望为A股每年引入万亿增量资金,并显著增加机构资金的话语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4.5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从2019年初的17%提升至22.2%。未来,这一比重有望快速提升。
随着中长期资金比重提升,A股市场波动性有望下降,估值中枢持续抬升,赚钱效应更加可持续,继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形成正反馈循环,最终走出大家期待的长牛、慢牛行情。短期来看,中长期资金的流入会为红利板块、权重指数带来支撑,有效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成为新一轮上涨行情的催化剂。
二是地产成交面积持续正增长,房价企稳初现端倪。2024年12月,70大中城市里,23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上涨0.2%,二线城市环比止跌,三线城市降幅收窄。结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来看,2024年11月-2025年1月,同比增幅分别为19.83%、19.76%和-16.44%,1月数据受春节错期因素影响,大概率不会改变成交量企稳的趋势。
量在价先,成交面积的企稳,可视作价格企稳的先导信号。展望2025年,随着降息政策的持续落地,地产租金回报率预计能更显著跑赢定期存款,让房价企稳更具可预见性。此外,成交面积的恢复,将带动家居、家电、装修等地产链消费的复苏,有助于驱动消费企稳。
三是消费复苏凸显韧性。2024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较11月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9%,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7%。商品结构中,家电(39.3%)、体育娱乐(16.7%)、通讯器材(14%)、烟酒、粮油食品、文化办公用品等同比涨幅均超过9%;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0.5%,较11月收窄6.1个百分点;服鞋针纺、金银珠宝同比均录得负增长。
2025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叠加春节消费旺季来临,消费复苏趋势有望延续。据统计局估计,1月CPI同比涨幅预计有所扩大,可视作消费复苏的佐证;春节期间,电影票房和出行人次双双创历史新高,亦是佐证。
四是两会临近,新一轮政策刺激窗口打开。全国两会分别于3月4号和5号召开,资本市场至少会提前半个月发酵两会行情。市场对两会关注的点主要包括GDP增速目标、赤字率等数字,以及在提振消费、稳地产等方面的新举措、新表态。
事实上,既便没有新表态、新政策,两会本身就能稳定市场情绪。因为市场清楚,如果没有新表态,大概率是基本面还不错;反过来,如果基本面不及预期,不可能没有新表态。
五是特朗普百日新政更具可预见性。就职以后,特朗普的政策主张越来越多,但讲得越多、矛盾越多,其政策落地的可行性愈发受到质疑。
比如其终止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被裁定为违宪,比如近期言论“我比鲍威尔更懂利率”,一边要推出刺激通胀的政策,一边要求美联储降息,既要又要,实际落地时必然要有较大妥协空间;比如拟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关税政策临时延期;……
随着市场见识更多类似的矛盾,对特朗普政策冲击的担忧也会去魅,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扰动有望系统性下台阶。近期,美元指数和10年期美债利率均开始触顶回调,新一轮市场纠偏已经展开。
六是DeepSeek概念持续发酵,中国AI产业链有望迎来估值重估。基于“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等特征,DeepSeek打破了OpenAI等西方大模型在算力和芯片上“大力出奇迹”的既定格局,有力提振国内AI产业打破外部封锁和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心,国内AI创新和应用有望加速落地,AI+有望带动新一轮生产力革命。相应地,国产AI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重塑,TMT板块行情值得关注。
综上,种种利好因素支撑下,市场正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的起点,对节后A股行情要有信心!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