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及广东省新冠感染数现抬头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监测期内(3月31日-5月4日)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由3.3%升至6.3%,新冠病毒已成门急诊就诊量首位病原体。广东疾控局最新报告显示,4月全省新冠感染发病数达23188例,较3月(3548例)环比增幅超五倍。

针对公众关心的用药、就医及中高考家庭防护问题,5月15日南都记者采访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教授。

新冠小高峰,是对症用药还是选抗病毒药?

在汕头市金山中学考场外,考生们正在进行考前复习。李佳滢/摄

新冠阳性率攀升但重症率低

“当前发热门诊病例总数未明显增加,尽管新冠阳性占比翻倍,但住院重症患者极少,目前医院感染ICU暂无危重症病例”,蔡卫平认为,距离去年7-8月疫情高峰已过10个月,人群抗体水平下降,夏季前出现小高峰属正常现象。

5月12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4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居首位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较3月份增幅明显,流行性感冒发病数则有所回落。

彭劼教授用具体数据佐证了这一趋势。“从我院门诊监测数据来看,3月份新冠阳性检出率约为7%-8%,4月份升至15%左右,5月份进一步上升到20%-30%。虽然就诊总人数变化不大,但新冠阳性患者的绝对数量确实在增加,这与疾控部门公布的监测结果高度一致。”彭劼说。

蔡卫平特别提醒,新冠病毒的季节性特征已经不像疫情初期那样明显。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也可能出现局部小高峰。因此,全年保持适当的防护意识很有必要。“若出现发热、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建议先自测新冠抗原,阳性尽早服用抗新冠药物,阴性可考虑抗流感治疗。”

新冠小高峰,是对症用药还是选抗病毒药?

对症治疗or抗病毒治疗?

感染新冠病毒后如何用药?是对症用药,还是直接选择抗病毒药物?针对公众最关心的用药问题,彭劼给出了专业建议。

他强调,确诊新冠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可显著缩短病程。“抗病毒药物在感染早期使用效果最佳,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从临床观察来看,它的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良好。”

若未能及时就医,可临时服用退烧、止痛药物减轻不适。针对公众关心的“特效药好不好开”的问题,彭劼表示,目前各级医疗机构都配备了足够的抗新冠病毒药物,确诊患者凭医生处方可以顺利获取。

新冠小高峰,是对症用药还是选抗病毒药?

如何健康备战中高考?

这些防疫要点请牢记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2025年中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学子们也将进入最为关键的冲刺阶段。如何保障考生健康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对此,两位专家为考生健康防护支招: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日常注意戴口罩、勤洗手、保证睡眠和营养,学习场所多通风。

如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确诊后需遵医嘱用药,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和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应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范。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2)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根据需要及时就医。

(3)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4)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