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我们能够在3到4年之内实现美国稀土自给!”

7月27日,美国能源燃料公司CEO马克·查默斯在接受美国知名财经电视台采访时,如此向观众夸下海口。

这让美国的MAGA们为美国即将摆脱中国稀土限制而欢呼,美国政府为多年来恢复美国稀土自主的努力终于将看到成功欣慰,但有关行业的专家却普遍对此表示质疑。

在他们看来,美国在稀土行业上的诸多短板,绝非短期内能够补齐,而美国政府和有关企业关于重振美国稀土产能的承诺,更是早就不值得信任。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从有到无

遥想当年,美国作为稀土行业的先驱,曾经占据着行业垄断地位。

20世纪60到80年代,全球90%以上的稀土都由美国供应,美国莫利公司掌控着稀土行业由开采到加工的全套技术专利,让后来者难以与之竞争。

当时的中国作为稀土储量大国,就是碍于美国的技术垄断,长期只能低价将原矿卖给美国,再高价从美国进口精炼稀土。

中方为此深感痛心,将稀土自主提升到战略高度,1972年,中央向北京大学下达紧急军工任务,要求攻克稀土精炼提纯的难关。

以徐光宪为代表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夙兴夜寐,科研攻关,终于在1975年实现了串级萃取工艺在稀土提取领域的工业运用,中国稀土加工技术一举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以徐光宪为代表的一众科学家们并未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并为中国的稀土领域建立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

他们的努力能够迅速落实为成果,离不开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一直对稀土产业发展高度重视。

到了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还指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将稀土放在与能源同等的战略高度。

在中国大力推动稀土产业建设的同时,美国的稀土产业却迎来了当头一棒。

20世纪6、7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民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环保议题日渐引发了社会的重视。

稀土的开采、加工,是典型的高污染产业。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尤其是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且美国公司为节省成本,大多在处理废料方面做得十分粗糙,废液直接往尾矿湖里倒。

各种有毒废弃物造成的污染,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困扰,自然会引来环保主义者的攻讦。

在国内的环保压力下,美国稀土公司半自愿半被迫地开始将产业向国外转移。

此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吸纳外资开出了诸多优惠条件,并且中国拥有接近原材料产地、基础设施完善、有大量高素质廉价劳动力等优势,自然是美国稀土产业转移的首选。

美国资金、技术的输入,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稀土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中国稀土产量大增,众多企业主为了卖货赚钱争相竞价,将国际市场的稀土价格打到了每公斤不到10美元。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这个价格放在美国本土,甚至还不够生产成本的。

对于资本家来说,越生产越亏钱的生意显然没人会干,于是美国稀土公司争相停产破产。

到了2002年,由莫利公司运营的美国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正式停产,标志着美国本土彻底丧失了稀土生产加工能力。

不过,在全球化和美国霸权的背景下,美国人对此并不在意——本土产不出来就用美元向中国买就是了,何必为了区区稀土又是浪费钱财,又是破坏美国环境。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惊觉不妙

直到2010年,因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冲撞中国渔船,并非法登船搜查,扣押船员,中国首次将稀土生产能力作为武器,对日本实施出口管制。

由于此时的中国已经取代了美国,承担了超90%的精炼稀土生产加工,在中国稀土断供之后,日本根本找不到能够弥补缺口的替代供应商,引发了日本产业界的严重恐慌。

美国眼看着日本对稀土需求极高的半导体产业陷入混乱,这才惊觉,中国已经形成了对稀土产业的垄断,而这种垄断也可能给美国造成伤害。

毕竟,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同样占据重要地位,是美国在全球产业分工时代少有的被留在本土的高端制造业。

更别说美国的军工生产同样需要用到大量稀土,而靠先进武器支撑起来的强大军事能力,是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保证。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要是中国把稀土管制这一招,同样用在美国身上,美国的麻烦就大了。

美国政府由此开始重视稀土问题,莫利公司抓住机会,游说政府支持芒廷帕斯矿重启,并为重建稀土产业链的“凤凰计划”砸下17亿美元重金,豪赌美国稀土产业本土化的未来。

然而,莫利公司万万没想到的是,奥巴马政府只是把“凤凰计划”当成备选,真正想做的始终是利用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迫使中国继续向美国廉价出售稀土。

2012年3月,美国与欧盟、日本一起向WTO提起诉讼,指控中国稀土管制政策违背WTO规则。

由于当时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远不如欧美,经过2年的拉扯,WTO最终裁定美国胜诉,中国随后取消了稀土的出口管制。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随着中国稀土恢复供应,国际市场上的稀土价格应声暴跌,莫利集团顿时傻眼。

原本,他们就低估了在今天的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面临的难度,公司长期入不敷出,如今政府支持减少,稀土售价却进一步下降,公司运营实在难以为继。

在勉力挣扎了一阵之后,莫利公司最终在2015年6月申请破产,美国恢复本土稀土生产能力的第一次尝试就此宣告失败。

特朗普上台之后,由于美国发起了对华贸易战,中国重提稀土管制。

这一次,中国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不再需要因为来自欧美的国际压力动摇自身战略资源管制。

美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再次提出了稀土本土化的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美国企业投资稀土产业。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振兴无望

但有莫利集团的前车之鉴,哪还有美国公司敢押注美国政府的政策持续性?

更何况,此时的美国稀土产业已经荒废了几十年,技术水平早就严重落后,有关设备也早已停产。

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可稀土行业的收益却是肉眼可见的有限。

全球稀土市场每年也只有区区34亿销售额,还要面临中国稀土产业的有力竞争,美国稀土公司能够拿下本土的2、3亿市场都要靠美国政府的力挺。

这2、3亿还是营收,利润就更是微薄,想要收回前期投入,起码花几十甚至是上百年。

美国的资本家对于这样风险高、利润低、回报周期还特别长的项目向来是避之不及,虽然为了政府补贴加入稀土行业,但都只是小规模生产,方便自己随时撤离。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以在2017年以2050万美元的低价接手芒廷帕斯矿的MP材料公司为例,尽管被美国政府寄予厚望,但该公司的稀土精炼始终停留在小规模生产,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竟是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

美国稀土公司如此作为,美国的稀土产业自然好不起来,虽然多少有了一点产出,但是距离满足美国的需求还有十分遥远的距离。

另一边,中国一直在不断建设、强化对稀土出口的管控能力。

终于,在2025年4月4日,也就是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解放日关税”两天之后,中国宣布对7种中重稀土及相关产品进行出口管制。

政策一出,美国国内的稀土供应顿时断档,美国联合盟友喊话中国恢复稀土供应未果,赶忙加紧向本国稀土企业砸钱,意图令其扩大生产。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美国企业口头上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尽快扩产,承诺将在几年内实现美国稀土自给自足,实际上一看产量,几个月下来一点没增。

更有甚者,为了赚更多的钱,这些有稀土生产能力的美国公司不惜当一回“美奸”。

一些美国公司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费尽心机与中国的内鬼搭上关系,悄悄开展稀土走私活动,美国政府为了国家利益,对此持默许甚至暗中支持的态度。

但这样一来,美国公司的稀土就卖不上价了,这怎么能行呢。

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继续发生,这些美国稀土生产商不惜动用金钱人脉,收集了潜在客户走私稀土的详尽证据,向中国政府举报。

中国政府在收到证据之后按图索骥,截获了大量走私稀土,打掉了不少国内走私链条。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为何多年无果

美国因此损失惨重,但参与举报的美国企业却毫不在意,因为他们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润。

没有了来自中国的走私稀土搅局,他们的高价稀土才有人愿意买,甚至能够发国难财,趁着稀土供不应求,把自己的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

同时,由于稀土价格看涨,市场不愁,这些公司的股价也快速拉升,成就了一场致富传奇。

想要靠这样的企业振兴美国稀土产业,显然不现实,但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企业在追求利润这一点上都相当一致。

如此看来,美国专家认为美国想要重建稀土产业,起码还需要10到15年的积累,那还是太乐观了。

更大的可能是,美国的稀土自主化程度迟迟没有进步,直到美国霸权彻底崩溃,稀土对于美国来说不再是关乎国家根本的关键战略需求。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