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在台岛周边开展大规模联合演训。
并且,作为我国现役最强航母的山东号也参与到了此次演训当中,期间更是一度抵近仅有10海里的位置,并且舰上的防空导弹更是处于竖起发射状态。
而且此次围绕台岛的大规模行动,国台办已明确表示立场,我国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环球瞭望台
四月春风里,东南海域暗潮涌动,解放军近期在台海方向展开的立体实战演练,既展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又透露出新时代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刻智慧,这场被形象地称为"无剧本实战"的演习,让台当局和国际社会都真切感受到"兵贵神速"的威慑力。
从3月29日开始,山东舰航母编队就像一柄出鞘的利剑,悄然进入台当局自划的"安全红线"——距离台岛仅12至40海里的水域,作为解放军现役吨位最大、战力最强的航母,山东舰搭载的歼-15舰载机群如同空中铁鹰,与055型万吨驱逐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等"带刀护卫"组成钢铁舰队,在碧波万顷的太平洋上犁出道道壮美航迹。
这种"航母+神盾舰"的黄金组合,构建起攻防兼备的海上作战体系,就像给台独势力套上了"金箍"。
此次演练最引人瞩目的创新,当属"无代号突袭"战术。不同于以往预先通报的军事演习,这次解放军直接以实战姿态多向出击,东北、东部、西南等六个方向同时开花,海警舰艇编队更是化身"海上警察",在台岛周边海域布下天罗地网。
这种"不宣而战"的突然性,恰似武林高手的"闪电拳",让对手连反应的机会都抓不住,正如军事专家所言:"真正的威慑不是靠嗓门大,而是让对手永远猜不透你的出拳路线。"
在巴士海峡这个国际航运要冲,解放军首次亮出"要域封控"新招,通过电子战、舰机协同等手段,在关键航道上织就"流动的屏障",既斩断了某些域外势力妄图介入的念想,又展示了掌控台海制空权、制海权的绝对实力。
这种"关门打狗"的战略智慧,让台独分子妄想的"国际救援"成为泡影,就像给台海这个"火药桶"装上了安全阀。
海警部门的"临检拿捕"演练更具现实意义,在模拟战时场景中,执法船艇化身"海上猎手",对试图突破封锁的可疑船只实施精准拦截,这种"瓮中捉鳖"的战术,既是对台独势力外逃通道的严密封堵,也是对《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战诠释,正如网友调侃:"这回'台独'们想跑,得先问问海警的钢枪答不答应。"
2025-04-01 观察者网台防务部门:山东舰航母编队进入所谓"应变区"
空中战场同样精彩纷呈,北部26架、海峡方向6架、西南15架战机的编队巡航,如同三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直指台军防御体系的软肋,这种多波次、高强度的空中威慑,既检验了体系作战能力,又向"台独"势力传递明确信号:任何挑衅都将遭到迎头痛击。
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维度看,这场跨军种、多领域的联合演练,实则是新时代"止战之武"的生动实践,从"山东舰破浪"到"要域封控",从"临检拿捕"到"立体威慑",每个战术动作都彰显着"敢战能胜"的底气。
这种"不怒自威"的军事存在,既是对分裂势力的有力震慑,更是维护两岸和平的坚实屏障,正如古语所云:"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道路上,解放军永远保持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昂扬姿态。
台军的仓促应对
面对解放军山东舰编队的强大压力,台当局匆忙调派的"万吨巨舰"却上演了现代版"皇帝的新衣",这场实力悬殊的海上较量,恰似大象与螳螂的滑稽对峙。
被台媒吹嘘为"海上战神"的苏澳舰,实则是艘服役44年的"古董舰",原型乃美国海军80年代退役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经过二手改装后摇身变成台军"主力",这种"老骥伏枥"的尴尬,恰似让拄拐杖的老者与健壮青年比武。
更讽刺的是,当这艘"纸老虎"试图逼近山东舰至5海里时,舰上雷达静默如哑炮,导弹发射架空无一物,主炮处于"睡眠状态",活脱脱演绎了"色厉内荏"的成语典故。
台舰如此"虚张声势"实乃无奈之举,军事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艘老舰若贸然开启雷达,就如同黑夜中突然亮起的探照灯,瞬间就会成为解放军反舰导弹的"活靶子"。
更致命的是,在山东舰编队构建的"立体火力网"中,055型万吨大驱的鹰击-21导弹可实施"超视距打击",歼-15舰载机编队能发动"蜂群式突袭",台舰连近身机会都未必有,遑论交锋?
台防务部门:山东舰航母编队进入所谓“应变区” 2025-04-0110:40·观察省网
台当局这番"自曝其短"的表演,恰似扯下了"强军"神话的遮羞布,赖清德急令武装体系"摸清状况"的指令,更像是给漏气的皮球打气,岛内军事观察家坦言,当解放军演练"多域封控"战术时,台军所谓的"防线"就像纸糊的篱笆,巴士海峡的"天险"在现代化作战体系面前,不过是个"地理概念"。
这场实力悬殊的军事对峙,实则是两岸军力发展的"照镜子",山东舰编队展现的"航母打击群"战力,与台军派出的"古董舰队"形成刺眼对比,当解放军海空兵力在台岛周边构建"铜墙铁壁"时,台军仍在用冷战思维玩"装备cosplay"。这种"代际差"如同让冷兵器时代的骑士对抗现代化装甲集群,结局早已注定。
值得玩味的是,台当局这番"秀肌肉"反而暴露了深层恐惧,苏澳舰的"危险接近"不过是政治作秀,雷达系统的"装睡"恰似掩耳盗铃,当大陆演训的"立体压力"持续加码,岛内武装体系已现"多米诺效应"——防空导弹阵地暴露位置、预警雷达出现盲区、舰艇部队不敢出海,这种"系统性崩盘"恰似被抽掉底牌的纸牌屋。
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坐标看,这场台海博弈实则是"统一大势"的生动注脚,当解放军用实战化演练破除"台独"迷思时,任何"以武谋独"的幻想都将在钢铁洪流中灰飞烟灭,正如古语所云:"兵者,国之大事",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征程上,解放军始终保持着"钢多气足"的定力,而台当局上演的"军事滑稽剧",终将沦为历史的笑柄。
两岸聚焦
春风拂过宝岛,却吹不散台海方向涌动的暗流,当解放军山东舰编队以"海上长城"之姿巡航西太平洋,台当局却执迷于"17项反陆策略"的虚妄迷思,这场实力与智慧的较量,恰似现代版"螳臂当车"的寓言。
国台办斩钉截铁的态度,如同定海神针:"任何分裂图谋都将是竹篮打水,"这句掷地有声的宣言背后,是大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守护,当联合国官网明确标注"中国台湾省"时,法理之锤已敲碎"台独"分子的法理幻想。
历史长河中,台湾从来不是"孤儿",而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割裂的伎俩,都不过是"蚍蜉撼大树"。
反观台当局精心炮制的"反陆策略",实则是搬起石头砸脚的昏招,将14亿同胞定义为"敌对势力",这种"自绝于人民"的荒谬,恰似自挖根基的"政治短视",当台独势力企图勾连外部势力"挟洋自重"时,恰似病急乱投医的"饮鸩止渴"。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用对抗代替对话,用敌意取代亲情,最终只会让台湾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解放军围台演训,岛内媒体怎么看? 2025-04-0122:47·直新闻
台海军事态势的演变,恰似无声处听惊雷,自2020年山东舰首次犁浪台湾海峡,解放军舰机绕台已如"家常便饭",从突破"海峡中线"到跨越"12海里线",从常态巡航到"应变区"纵深突进,这一系列战略前推,如同在台独势力周围织就"天罗地网"。
山东舰编队40海里的近距离威慑,更似给"台独"分子套上"紧箍咒"——任何冒险举动都将遭遇雷霆反击。
台军那些"古董舰艇"的作秀式巡航,在现代化作战体系面前犹如"孩童舞剑",当055型万吨大驱的雷达如"千里眼"扫视海空,当歼-15舰载机编队似"钢铁雄鹰"翱翔云端,台舰所谓的"防御体系"不过是"纸糊的灯笼",军事专家直言不讳:"台军若敢轻举妄动,结果必然是'卵击石'。"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统一大势不可阻挡。台当局若继续沉迷"以武拒统"的迷梦,终将发现这是条"不归路",承认"九二共识",回归一个中国原则,才是确保台海和平的"金钥匙",正如古语所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民族复兴的浩荡洪流中,顺应历史大势方能共享发展红利,逆潮流而动只会"自食恶果"。
站在民族复兴的潮头回望,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事实从未改变,当大陆以最大诚意推动统一进程时,任何"台独"冒险都将是"螳臂当车",正如春日里终将消融的残冰,任何分裂图谋都将在民族意志的熔炉中化作青烟,台当局与其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不如悬崖勒马,与大陆携手共绘民族复兴的壮美蓝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