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全球舆论总是将台海与南海视为最有可能引发战争的地区。
然而在2025年初,俄罗斯著名地缘政治学家、普京的智囊亚历山大.杜金在一次采访中却抛出惊人观点。
下一个可能爆发战争的地方,并不是台海,也不是南海,而是常被人忽视的北极。
杜金的这番话掀起了舆论风暴,但仔细分析国际局势的走向,这一预判并非空穴来风。
杜金的判断
北极,这片覆盖了约800万平方公里的极寒区域,过去常被认为是与人类战争无关的“地球尽头”。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层逐年融化,北极逐渐显露出隐藏的巨大财富。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北极可能蕴藏了全球约13%的未探明石油和30%的天然气储量,价值超过几十万亿美元。
除此之外,北极还是全球稀土矿的潜在宝库,涉及关键原材料如锂、钴、铈、碲等,这些都是新能源与高科技制造所必须的战略物资。
资源丰富只是其一,更关键的是北极的航道价值。
随着冰层减少,北极东北航线对比传统苏伊士航线,可以将亚洲到欧洲的运输时间从36天缩短至23天,运输成本降低40%。
未来一旦实现常态化通航,将直接改写全球海运格局。
正因如此,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等北极沿岸国家纷纷加紧对该地区的主权主张与开发行动,导致一场新的“资源热战”逐步升温。
在这种情况下,杜金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谁掌握北极,谁就掌握了世界。
杜金作为俄罗斯“新欧亚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地缘政治理念影响了普京诸多战略决策。
他之所以强调北极,不只是出于资源考量,更看重的是其军事与战略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杜金不仅关注北极,也深刻剖析了俄乌战争背后的文明冲突。
他认为这是一场“多极世界”对抗“单极霸权”的第一次热战,西方试图通过自由主义全球化统一世界。
而俄乌冲突,是对这一单极秩序的“否定行动”。
他也曾提出“第四政治理论”,主张摆脱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等传统意识形态,以全新视角重新建构国家身份。
这一理论强调文化多样性、文明自觉和去西方中心主义。
在这一框架下,北极博弈、俄乌战争、台海局势,都不再是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多极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多个“战场”。
从军事视角看,北极是连接欧亚美三大洲的最短路径。
无论是洲际导弹、轰炸机还是核潜艇,从北极发射的攻击能够在20分钟内打击世界任何一个首都。
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正是部署在北极冰盖之下,配备“布拉瓦”弹道导弹,可覆盖美国本土。
而美国方面,则已在阿拉斯加、格陵兰岛布置F-35战机与核导弹,时刻保持高强度警戒。
这不是简单的军事部署,更像是一场隐形战争的前奏。
北极军备竞赛正在上演
杜金指出,北极不再是地球的边缘,而是新全球秩序争夺的核心战场。
如今的北极,已非冷战时期那般沉寂,三个高风险的引爆点,正在成为未来冲突的可能导火索。
挪威意图加强对斯瓦尔巴的实际控制,违反1920年签署的非军事化条约,引发俄罗斯强烈不满。
2024年挪威政府购回群岛上最后一块私人地,引发“排外操控”争议。
再加上格陵兰岛独立运动,也让北极暗流涌动,这个地处北极、资源丰富的岛屿,正考虑在2025年举行独立公投。
特朗普早就提出了要“收购”格陵兰,而现在美军则已将其纳入“北极战略预部署”。
美国打着“人权”旗号插手加拿大内部事务,使其阿拉斯加空军基地成为潜在“干预跳板”,增加该地区政治敏感性。
这三条引线互为交错,任一处紧张失控,都可能将北极从灰色对峙推向明火战场。
美俄围绕北极的军备竞赛已进入白热化。
俄军构建了涵盖S-400防空系统的3000公里防线,“北极三叶草”基地配备5000名常驻部队与核动力破冰船。
而美国则祭出《2024北极战略》,计划2030年前部署250架高性能战机并强化北欧同盟军事合作。
北约国家也被拉入其中,瑞典、芬兰、挪威、丹麦等已向美军开放超过44个军事基地,成为美北极战略的重要桥头堡。
英法德等域外力量也在频繁“插旗”,电子干扰、海底侦察、破冰碰撞、卫星遮断等等。
这些“不打响第一枪”的“冷战术”,如今在北极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地缘紧张程度堪比当年古巴导弹危机。
虽然中国不是北极沿岸国,但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能源进口国,中国的利益在北极不容忽视。
一方面,中国90%的进出口依赖海运,北极航道的常态化通行可提升经济韧性,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另一方面,中俄在能源开发、科研破冰、物流基地等方面合作紧密。
中国在“冰上丝绸之路”构想中也明确表示支持北极多边治理与和平利用。
但中国也面临西方“北极威胁论”的抹黑,美国将中国视为“北极非传统竞争者”,批评其在俄合作项目中隐藏军事企图。
这要求中国在未来北极政策上更加灵活务实,既要拓展战略空间,又要避免被卷入大国冲突。
结语
从遥远的冰封大陆,到大国核潜艇的悄然对峙,从格陵兰岛的独立风波,到地缘政治学者的未来预言。
北极,正在悄无声息地成为全球地缘博弈的核心战区。
杜金的预言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建立在对资源、军力、文明走向深刻认知的基础上。
下一个战争的火星,不见得发生在拥挤喧嚣的南海、台海,反而可能在那片寒冷、沉默但战略价值极高的北极冰原。
而我们正处在这盘“寒地大棋”的边缘,谁能掌握节奏,谁就将影响未来全球秩序的走向。
对各国而言,这不仅是对军力与经济的考验,更是对战略智慧与历史担当的考验。
历史的齿轮已经转动,下一场风暴,或许真的就藏在这片冰雪之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