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消息报》网站报道了一则爆炸性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

根据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对该报透露,俄军认为停止维修是完全是正确的,俄罗斯海军不需要传统性航母,对于俄罗斯来说,航母时代已经过去。他还强调,传统航母这种“昂贵且低效”的武器不如俄罗斯规划中“搭载自动化系统和无人航空系统的新舰艇”。如果决定不再继续维修的话,“库兹涅佐夫元帅”号只能被切割成金属,进行废物利用。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而在俄罗斯放弃航母的同时,中国第4艘航母正在紧密建造之中,根据此前曝光的卫星图,新航母配备4条电磁弹射器,吨位可能超过10万吨,动力则可能采用核动力。

这不禁令人感到唏嘘——中俄两国的航母技术都脱胎于苏联航母,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是“库兹涅佐夫元帅”号的姊妹舰,二者技术水平大致相近,都建造于苏联解体前夕。而在苏联解体30余年之后,“瓦良格”号在中国迎来新生,以其为技术基础,中国已经迭代三款,实现了从大型航母到超级航母的技术进步。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反观俄罗斯,居然已经要结束自己的航母时代,彻底成为一个永无航母的国家,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二海军大国,似乎已经与中国实力地位互换。

今天,我们就要以航母入手,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看俄罗斯如何从苏联海军的雄厚家底落魄至今;无人机母舰的概念,又是否能让俄罗斯海军“再次伟大”。

01.“库兹涅佐夫”的悲剧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俄罗斯的服役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俄罗斯海军的悲剧史。

在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时,库舰本归属乌克兰,但舰上水兵自行将舰艇开往俄罗斯,俄方也立即计划服役该舰,维持自身的海上威慑力量,“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就此开始了自己的的“悲剧舰生”。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库兹涅佐夫”号

由于苏联解体之后造船产业结构遭到分割,俄方对该舰的建造收尾工作非常困难,一直到1993年才基本完成了船体的设备安装与舰载机部署,1995年才开始第一次远航训练。

但在首次远航训练之后,该舰就于1997年进入北方舰队船坞等待大修,由于资金匮乏长期处于停泊待修状态,期间还于2002年发生维修事故导致火灾。

直到2003年,库舰才真正结束维修,但在维修后首次航行试验又遭遇火灾。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此后的10年间,俄罗斯对该舰的使用很少,几乎将其当作海军“花瓶”,但还是避免不了问题滋生。直到2016年,该舰才首次前往叙利亚进行实战部署,部署期间表现也并不亮眼。

而在返回俄罗斯之后,该舰就进入了生命倒计时,2017年进入船坞进行大规模修整,2018年就遭受浮船坞事故,导致航母重伤;2019年又发生大规模火灾;2022年再次发生火灾。

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种种事故导致该舰舰况相当恶劣,根据外界推算,即便俄罗斯将其修缮升级后投入服役,也仅能维持至2030年代,考虑到修缮与升级投入的巨额成本,继续维持该航母对俄罗斯来说确实性价比极低,现在放弃该舰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发生火灾的“库兹涅佐夫”号

但实际上,如果俄罗斯不那么注重“拥有航母”的面子工程,在得到该舰之后态度更为谨慎,客观对待苏联解体造成的科研人员流失,不在苏联解体后的混乱期急于安排该舰服役,并加强人员管训,减少该舰服役期间的种种事故,这艘1985年才下水的舰艇完全有能力服役至2040年。

同时,俄方还可以基于该舰的平台发展新一代舰载机,甚至开发新一代航母。

中国的辽宁舰就是一个正面案例,中国在接收“瓦良格”号时,该舰状况比1991年时的“库兹涅佐夫”号更为破损,基本处于“空壳状态”,而中国在接受该舰之后并未急于改造服役,而是耗费大量资源,彻底吃透舰艇结构,掌握足够技术之后才逐步推动改造工作。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在完成改造之后,更是利用该舰作为技术平台进行相关装备测试与人员培训,为后续航母发展打好坚实基础,这才有了山东舰与福建舰的横空出世。

归根结底,“库兹涅佐夫”号的现状暴露出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之后只顾维持表面的海上威慑力量,忽视了装备发展客观规律,疏忽于人才培养与管理,且长期无法正常发展经济,为装备开发提供资金,导致重要装备服役期间事故不断,让库兹涅佐夫号大多数舰体寿命白白消耗在了维修与等待之中。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而这些都还只是俄罗斯海军过去的苦难,在将来的无航母时代,俄罗斯海军的前景仍不明朗,计划中取代航母的无人机舰艇,恐怕不会如俄方期待的一样落实。

02.俄罗斯的能力难以满足野心

目前来看,俄罗斯军界期待的无人机航母最可能由下一代大型两栖作战舰艇进行试验,而后根据试验成果决定如何发展专职的无人机母舰或混合型航母。

早在2021年时,俄罗斯涅瓦设计局就曾经拿出过机器人母舰“瓦兰”级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大量使用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替代人工,并搭载数量惊人的战机。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这一概念非常接近俄罗斯当前的自动化无人机母舰设想,可以在4万吨级的中型吨位舰体上搭载24架多用途飞机、6架直升机和多达20架无人机,实现与重型航母相近的作战能力,从而提高使用效费比。

今年的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俄罗斯“无人系统”公司又展出了新型舰载多功能无人机,表明俄罗斯正在推动无人机上舰的进程。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23000E概念模型

而俄罗斯的舰艇建造要远远落后于无人机产业部署,目前俄罗斯除了一个停留在PPT阶段的23000E工程之外没有任何航母建造计划。

能够满足大型无人机起降条件的只有在建中的23900型通用登陆舰与11711型大型登陆舰,这两型舰艇中的前者具有长度达到220米的直通甲板,而后者在今年7月新开建的同级舰“谢尔盖·卡巴诺夫”号上应俄罗斯国防部要求特别加大了舰尾直升机甲板面积,为无人机起降创造了有利条件。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因此,俄军很可能会在这两型大舰上先行试验海军无人机的相关技术,检验无人机作战效能,为将来可能发展的无人机航母打下基础。

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个明智的选择,同时也显示俄罗斯已经逐渐走出后冷战时期的海军混乱。随着俄罗斯造船业逐步恢复建造大型军舰的能力,俄罗斯海军装备开发也更加遵循客观规律,不再像“库兹涅佐夫”时代一样盲目追求面子工程。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23900型模型

但问题在于,俄罗斯的能力还是跟不上自己的野心,虽然已经领悟了自动化与无人化这两大未来发展趋势,但俄罗斯造船能力并不令人看好。排水量达到3万吨的23900型通用登陆舰作为俄罗斯恢复大型军舰建造能力的标杆项目,已经出现多次延期,预定交付时间延迟长达两年。

即便乐观估计,等待该舰形成战斗力很可能已经是4到5年后的事情,进行相关技术验证与新舰艇制造又将耗费未知时间,俄罗斯能否在2030年代形成自己想要的自动化无人海上战力还是个未知数,而彼时这些作战概念是否已经落后,同样是未知数。

而且即便这些问题都被俄罗斯克服,放弃传统航母给俄罗斯带来的战略影响,也不是几艘无人机母舰能够弥补。

03.俄罗斯面临中美大吨位舰艇的“降维打击”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相较于传统航母,俄罗斯构想中高度自动化并搭载无人机的战舰,可以在小吨位的前提下爆发出高战力。俄方希望利用自己在俄乌冲突中获得的无人机作战经验,打造一款更具性价比的装备,从而彻底提升俄罗斯海洋地位。

但问题在于,俄方设想中的这些工作,中美的超级航母甚至两栖攻击舰都能做,而且能做得更好。得益于大吨位与前瞻性设计,这些舰艇几乎能“无缝部署”无人机,对某些小吨位舰艇构成“降维打击”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076下水画面,可见弹射器工棚

美国早就在“尼米兹”级测试X-47B与“黄貂鱼”,证明无人战机可以融入现有的超级航母体系;中国也在076两栖攻击舰上装备电磁弹射系统,为大型无人机提供更高效的起降方式。

而且传统航母作为一种战略投送装备,本身还具有极强的战略威慑属性,在进行很多远离本土的远洋任务时,人作为控制装备的主体具有特殊意义,有人操控的先进战机作为机队核心,配合无人机进行作战,也更能适应现代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与突发状况。

在中美等主流大国都将有人战机视作核心,无人战机作为辅助的大环境下,俄罗斯直接强调无人化,根本无利与远洋战略投送与威慑,甚至不利于实战。

在未来,中美超级航母搭载有人/无人战机混合机队执行远洋作战任务时,表现必然优于俄罗斯所谓“搭载自动化系统和无人航空系统的新舰艇”。这种追求效费比的新概念,本质上只是对俄罗斯技术与经济环境的妥协而已。

俄罗斯成永无航母国家,中国第4艘航母现身,中俄实力地位互换?

美国X-47B

归根结底,俄罗斯这个造船业与无人机技术都弱于中国甚至美国的国家,即便获得了一款无人机航母,也很难给其海洋地位带来革命性提升,曾经全球第二海军大国的帽子已经稳稳戴在了中国头上,而且伴随中国海军不断发展,这顶帽子将来还有可能被甩到美国头上.

中俄海上地位在短短三十余年间已经彻底换位,未来俄罗斯能期待的,也许只有和造船业不断衰落的美国竞争“第二海军”头衔。对于俄罗斯来说,航母时代已经过去,但对于中国来说,航母时代才渐入佳境。

文章部分信息来源: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