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霸道的秦朝、强大的汉朝、富有的隋朝以及盛世的唐朝,宋朝似乎是一个相对多元化的朝代,难以用单一的词汇对其进行形容。
文化
在传统历史叙述中,宋朝被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光时刻。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里,宋朝就有火药、活字印刷术两项伟大发明,极大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造纸术虽非宋朝发明,但在宋朝得到进一步改良与普及。
文学领域,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等文学大家辈出,他们的诗词文章至今仍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的典范,记录了长达1362年的历史。
科技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涵盖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诸多领域,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著作。
艺术领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法医著作《洗冤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余秋雨曾表达对宋朝的向往,史学家陈寅恪也盛赞“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足见宋朝文化成就之高。
政治、军事
尽管文化繁荣,但宋朝在政治和军事上存在诸多问题,呈现出与文化繁荣不匹配的畸形状态。
从疆域面积来看,北宋的疆域远不及唐朝,仅约280万平方公里,还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南宋更是偏安一隅,面积比北宋还要小约三分之一。
在国际地位上,汉唐明皆是天朝上国,万邦来朝,而宋朝却长期以岁币换取和平。宋辽澶渊之盟后,宋朝每年向辽输送岁币;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等,宋朝也都要支付大量岁币,这在其他朝代是罕见的。
最屈辱的当属“靖康之耻”。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这是宋朝历史上的奇耻大辱,正史对此都多有避讳。
文贵武贱
宋朝这一系列现象的根源,可追溯至“陈桥兵变”。赵匡胤通过兵变夺取政权,深知自身得国不正,为保政权稳固,他精心设计了一套“文贵武贱,守内虚外”的统治模式。
“文贵”方面,宋朝实行不杀士大夫政策,士大夫即便犯罪也可免死,读书人也受到特殊保护。
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辙参加科举考试时,指责皇帝在宫内饮酒作乐、不关心百姓疾苦,宋仁宗赵祯不但未加罪,反而称赞他是敢言之士并破格录取。
宋朝入学条件宽松,国家承担学杂费,跨区考试还报销路费,升学率高。据史书记载,宋朝历代登科人数是其他朝代的5倍以上,庞大的读书人群体也间接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
宋朝官员待遇优厚,以包拯为例,其年薪相当于一个州的赋税收入。
“武贱”则体现在军人待遇低,不仅薪水微薄,还要承担繁重劳役,武将地位低下,在文官面前毫无地位。
宋朝还采取各种手段压制军方力量,宋辽作战时,即便宋朝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也选择签订澶渊之盟,以岁币求和。
宋高宗时期,岳飞第四次北伐取得连续胜利,却在追击金兵主力时,被皇帝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社会矛盾
宋朝在国际交往中一味求和,支付大量岁币,为解决财政问题,主要采取收税和货币超发两种手段。
宋朝税赋继承唐朝且更为沉重,普通百姓负担极重。士大夫及其家族、读书人却不用纳税,这个群体规模庞大,约有上百万人,进一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宋朝是古代唯一以纸币(交子)作为通用货币的朝代。随着财政困难加剧,朝廷大量印钞且不回收旧币,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百姓财产严重受损。
宋朝立国仅30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此后农民起义贯穿整个宋朝。宋代农民起义口号多为“均贫富”,如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反映出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百姓生活困苦。
但与其他朝代不同,宋朝农民起义并非以推翻皇帝为目的,更多是为了生存。
总体而言,宋朝在文化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却存在严重的畸形问题,是一个为了皇室传承进行极致政治设计的朝代,读书人成为最大受益者,而普通百姓却深陷苦难之中。
【文本来源@脑洞里的宇宙的视频内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